OpenAI最強編程智能體上線ChatGPT,AI的「終極外掛」來了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APPSO (ID:appsolution),題圖來自:AI生成
Altman昨天早上還在X上賣關子,說有個研究預覽版本快上線,要給它起個「如果它成了會很好記」的名字。
就在剛剛,OpenAI正式發佈Codex。
這是一款基於雲端運行的軟件工程智能Agent,能夠並行處理多個開發任務,協助開發者高效完成編程工作。

UI設計沒整花活,Codex提供一個輸入框和兩個按鈕——「Ask」(提問)和「Code」(編碼)。你只需明確描述任務,它就會開始執行。
興奮的Altman在X平台連發數條推文表示:
像這樣的工具,讓一個人能開發出的軟件數量,實在令人驚歎又令人興奮。「你其實可以直接去做」是我最喜歡的梗之一;我原本沒想到,它會這麼快以如此重要的方式應用到AI本身以及它的使用者身上。

Codex能勝任的工作不僅僅是編寫功能代碼,還包括理解代碼結構、回答關於代碼庫的問題、修復bug,甚至直接提交可審查的拉取請求(Pull Request)。
每個任務都在雲端獨立的沙箱環境中執行,自動加載用戶的代碼倉庫。運行時長從1分鐘到30分鐘不等,取決於任務複雜度,同時用戶可以實時查看任務進度。
任務完成後,Codex會輸出一整套可追溯的執行結果,包括終端日誌、測試記錄等驗證信息。你可以對修改結果進行審查、提出建議,甚至直接在GitHub上發起PR,或者合併進本地項目。
借助項目中的AGENTS.md文件,用戶還可自定義Codex的行為,讓它更貼合具體項目的開發規範與測試標準。

Codex的核心模型為codex-1,這是OpenAI o3系列里專為軟件工程微調過的版本。
基準測試結果顯示,codex-1在SWE-Bench的得分為72.1%,紙面參數優於Claude 3.7以及o3-high。

訓練方式也很「實戰」,通過在真實開發環境中進行強化學習訓練,Codex能夠生成更符合人類編碼風格和審查偏好的代碼,嚴格按照指令執行,並不斷運行測試,直到測試通過為止。
從今天開始,Codex將向ChatGPT Pro、Enterprise和Team用戶開放,而Plus和Edu用戶的支持也將很快上線。

安全性方面,Codex做得也夠克製。執行任務時,它只會訪問你提供的代碼庫和預設依賴,不能聯網、不能訪問外部API,遇到不確定問題會停下來提示你處理。
並且,Codex經過專門訓練,能夠識別並拒絕與惡意開發相關的請求,避免被濫用於開發惡意軟件。
目前,OpenAI已在內部廣泛使用Codex,協助工程師完成重構、命名規範、編寫測試等重覆性任務,顯著提升開發效率。一些外部合作團隊也給出了積極反饋,比如Cisco與Temporal借助Codex加快了開發與調試節奏。
在深夜直播中,OpenAI的員工展示了Codex更具實用性的能力:
它能夠理解整個代碼庫的結構,自動定位並修復bug,處理超時設置或拚寫錯誤等常見問題。即使是在命令行報錯時,Codex也能分析出錯原因,自動生成修復腳本和相應的測試用例。
此外,它還具備代碼審查功能,能梳理所有改動點,並指出可能導致測試失敗的風險。換句話說,Codex正在逐步進化為一個真正可用的編程協作助手。
OpenAI員工也分享了他們用Codex管理大型代碼變更的經驗,即使這些變更代碼從未跑過本地環境,也能順利合併、通過測試。
知名科技作者Dan Shipper提前體驗了Codex,並用一篇博客分享了他的使用感受。
在他看來,通過Codex,用戶可以像管理團隊一樣分配任務,而不需要編寫代碼。Codex特別適合資深開發者,在執行任務時能夠產生簡潔高效的代碼變更,並自動生成pull request提交到GitHub。
然而,Codex也有一些局限性,比如對於新手工程師不太友好,不擅長處理後續的修改與補充任務,並且尚未完全整合到主流開發平台如GitHub和Slack。
它的設計主要面向專業開發者,而不是那些喜歡邊聊邊編程的用戶。Codex的核心優勢在於提高高級開發者的工作效率,使他們能夠同時管理多個任務,從而加速開發進程。
如果你是技術主管、需要在已有項目中添加功能或修復bug,那麼Codex是你會常用的工具;但如果你是在從零開始搞一個「一人十億級美元SaaS」,可能就用不上它。
簡單來說,如果你一個人做了一個網站或工具,用戶通過訂閱使用,每月收入達到幾百萬,年收入破千萬甚至過億,那麼你就是在做「一人十億級美元SaaS」。

除了雲端主力模型之外,OpenAI還同步推出了專為命令行優化的輕量模型codex-mini-latest,支持開發者在本地環境快速接入AI。
Codex CLI登錄流程簡潔,可直接使用ChatGPT帳號接入,並享受基礎的免費API配額。目前已向全球範圍內的Pro、Enterprise和Team用戶開放,未來幾週內還將陸續支持Plus與Edu用戶。
對於接入codex-mini-latest的開發者,該模型可通過Responses API調用,價格為每百萬輸入tokens花費1.5美元、每百萬輸出tokens花費6美元,支持高達75%的提示緩存摺扣,進一步降低調用成本。
OpenAI對Codex的長線願景很明確:
它不僅是一個寫代碼的工具,更是未來協作模式的雛形。多代理、異步執行、自動彙報進度,這一套邏輯未來可能內嵌進IDE、Git工具、甚至Slack里,成為開發者真正的「副駕駛」。
目前Codex仍處於研究預覽階段,圖像輸入等高級功能尚未開放。
但過去那些對AI編程助手的暢想,比如自動寫代碼、提PR、修bug,終於在Codex身上以可用工具的形式落地,成為真正能上手、能跑進實際工作流的產品。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APPSO (ID:appsolu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