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元引爆“穀子經濟”,成都“造夢場”獲投將打造10個二次元城市地標丨新經濟觀察
封面新聞記者 張越熙
以漫畫、動漫、遊戲IP衍生的“穀子經濟”正成為Z世代消費新寵。該模式通過賦予商品“陪伴”“精神消費”等情緒價值,吸引年輕群體廣泛關注。
近日,記者獲悉,來自成都的二次元商業體運營公司“造夢場”獲數千萬元天使輪投資,計劃在五年內打造10個二次元城市地標。
千億規模的穀子市場,還在繼續高速增長
2024年中國“穀子經濟”市場規模達1689億元,同比增長40.63%,預計2025年突破2000億元;同期泛二次元周邊市場規模5977億元,2025年或達6521億元。鹹魚數據顯示,國產IP“穀子”交易額已超日本IP的1.2倍,國產化趨勢顯著。
這些數據背後,是高速增長的用戶消費需求、品牌拓店需求,以及他們共同的,對“IP+線下”主題活動文化和氛圍的更高要求。高速增長的市場,急需滿足的品牌需求,都在推動我國IP產業合作鏈開啟新的變革——次元商業體的升級打造。年初,百聯集團旗下第二個次元文化商業體,以100%商家入駐率開業運營,拿下了首日5.3萬的客流數據。之後二次元商業體運營公司“造夢場”獲數千萬元天使輪投資,投資方為深業資本。“造夢場”,是成都造夢場商業管理有限公司旗下品牌。本輪融資資金,將用於以國漫為主的二次元商業體打造和運營,造夢場計劃在五年內打造10個二次元城市地標,目前已在各城市展開調研選址。
國漫國潮文化和消費大時代已至,國創IP在授權市場的熱度攀升,穀子市場正在經曆的洗牌和迭代,也在向國創IP更進一步。以國漫為主的二次元商業體落成後,或許會給行業帶來更多新的驚喜。
購物中心“二次元”煥新,還會繼續
國內ACG產業雖起步較晚,但借鑒日美模式加速發展。成熟的二次元內容及衍生產業和用戶高消費需求,近幾年,瞄準年輕群體的購物中心、主題街區,開始了新的拓市計劃。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24年7月,國內超30個城市的90多家商場已經引進或計劃引進二次元相關業態。這些二次元業態,包括IP快閃店、作品簽售、商場動漫展,盲盒、棉花娃娃、三坑服飾、IP主題餐飲、手辦模型專賣等品牌店舖。

根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數據,截至2022年底國內僅購物中心現存項目就有近6700個。對於這些商業項目來說,年輕群體都是不可缺失的核心消費用戶。高速增長的用戶消費和商家開店計劃,再加上普遍存在的傳統商業體轉型需求,決定了國內二次元商業體的擴張在未來幾年會加速發展。二次元商業體的產業革新,來了。
國潮是主流,市場需要國漫國潮二次元主題商業
在傳統商業向二次元商業轉型熱風靡之前,二次元人群高頻線下擴列和聚會的場景是漫展。這幾年,國漫國潮文化在二次元人群的高滲透也直觀地反映在了各大漫展。二次元周邊產品銷售端,國創IP的產品銷售也在爆髮式增長。以淘天平台的數據為例,截至2024年10月底,淘天IP周邊品類的三大增長引擎,分別是:潮玩盲盒,衍生周邊和三坑COS。
衍生周邊的增長原因,是線下店的發展擴大了衍生周邊的影響力,促成了淘天所有的衍生周邊的翻倍增長。遊戲實物周邊的增長明顯,是受到多款頭部遊戲IP產品銷售的帶動,比如《戀與製作人》等部分IP淘寶官店一天成交額高達2億元。二次元商業體是基於二次元文化的玩家生活延展,當下核心二次元玩家的主題社交在變化,市場也需要聚焦國漫國潮二次元文化的主題商業代表。造夢場相關負責人表示,計劃填補國漫國潮二次元文化的主題商業體市場空白,打造首個以國漫為主的二次元商業體。目前,其正在一線和新一線城市,尋找地鐵直達的城市級購物中心,並計劃在五年內打造10個二次元城市地標。
根據《中國二次元內容行業白皮書》,預計到2026年,中國泛二次元用戶將進一步增長至5.2億人,二次元內容產業規模有望達到約1200億元。二次元也已經成為城市商業打造的亮點。以成都為例,數據顯示,2023年成都文創產業增加值2574.94億元,已成為推動城市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根據《成都市“十四五”世界文創名城建設規劃》,成都著力打造“中國動漫名城”,力求打造優質原創動漫遊戲IP,孵化更多“成都造”動漫。預計到2025年底,成都文創產業增加值將突破3000億元,占GDP比重超過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