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微電腦5個月內大漲50%,全球AI數據中心液冷市場迎來新熱潮

Computex 2025電腦展正在台北舉行。

5月19日消息,英偉達(NVIDIA)供應商、服務器公司超微電腦(Supermicro)宣佈推出超微新一代DLC-2技術。

超微電腦創始人、CEO梁見後表示,過去3年,超微電腦公司營收增長4倍,動能來自液冷技術(DLC)的成熟推進。而全新數據中心建設模組解決方案(DCBBS),結合新一代DLC-2技術,可以實現節電、節水,比前一代提升40%,熱量捕獲率高達98%,噪音水平低至50db,還能降低高達20%的資本支出。

值得一提的是,英偉達CEO黃仁勳也現身演講。

梁見後稱黃仁勳是「好朋友、AI天才」,而黃仁勳表示,12年前,當AI首次出現時,它主要關注的是感知和語音識別,5年前,每個人都開始瞭解生成式AI,AI不僅可以理解內容,還可以產生內容,而如今,真正的突破是推理AI,眾所周知,智力與思考有關,智力與推理有關,透過推理,可以解決從未瞭解過的問題。

實際上,算力成為全球AI發展的關鍵生產力。隨著AI算力性能快速提升,黃仁勳稱AI算力每10年提高100萬倍,因此,熱應力將影響芯片的電性能、工作頻率、機械強度及可靠性,單個半導體元件的溫度每升高10度,系統的可靠性將降低50%,所以服務器需要散熱,使得數據中心液冷技術近期引發廣泛關注。

IDC《中國人工智能計算力發展評估報告》顯示,2025年,中國AI算力市場規模將達到259億美元,較2024年增長36.2%。另一份公開數據顯示,2025年,中國數據中心能耗總量突破4000億千瓦時,耗電量佔全社會總耗電量的4%以上

目前,液冷技術主要分為非接觸式液冷、接觸式液冷兩類。

其中,非接觸式液冷即冷板式,通過冷板將發熱器件的熱量傳遞給管路中的冷卻液以帶走熱量;技術成熟度高,應用度最廣;接觸式液冷包括浸沒式、噴淋式液冷等,而浸沒式液冷已逐步進入商用部署階段,噴淋式液冷因改造成本高,現階段應用較少。

從不同數據中心類型來看,尤其是採用風冷系統的數據中心,平均有超過50%的能耗要用來供應冷卻系統,在一些高功率密度的AI算力中心散熱能耗佔比可能更高。

淼算科技創始人、CEO徐彥斌認為,數據中心的「液冷時代」正在到來,在AI智算時代,隨著服務器功率密度越來越高,單台服務器功率來到4000至6000瓦區間,甚至以後達到十幾千瓦一台的時候,液冷整體的綜合運營成本實際上已經接近甚至低於風冷,接下來的市場中,無論是冷板式液冷技術還是單相浸沒式液冷技術都將會出現大規模應用的可能性。

近日,擁有多家上市公司的亨通集團,與服務器液冷技術公司淼算科技等聯合在北京發佈高密度計算場景的新一代浸沒式液冷解決方案。

上海淼算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淼算科技」)成立於2023年7月,是一家以單相浸沒液冷技術為核心企業,公司總部位於上海,在武漢、香港、新加坡均設有分支機構,可以為全球客戶提供從浸沒液冷設備的研發設計、生產製造、運輸安裝、後期運維的一站式服務和全棧式浸沒液冷解決方案。

85後的徐彥斌是馬來西亞人,少年時得到新加坡全額獎學金,在新加坡完成初高中,並在新加坡國立大學化學系畢業後,2008年,他進入新加坡當地投行從事金融投資業務,主投IT和數字設備方向產業。2018年,徐彥斌決定移居中國,先在北京定居,並加入了專門從事服務器液冷業務的企業,主要客戶在中東地區。經過5年的沉澱,充分瞭解國內情況以後,隨著ChatGPT風靡全球,2023年徐彥斌選擇創業。

據悉,新一代浸沒式液冷產品採用單層浸沒式液冷架構,搭配睿啟模塊化服務器輕量型機身,整機16U可滿載4台浸沒式液冷服務器,單位面積功耗最大可達75kW/平方米,中小型機房(100kW以下)不需要進行機房改造,4小時內可完成部署。

此次發佈的新一代浸沒式液冷解決方案,其核心優勢包括三點:

  • 一是提升能源利用率,經實測,該系統可將PUE降低至1.15,特定區域降低至1.09,且三層浸沒式設計實現單機櫃功率達180kW,機房單位面積使用率提升近90%;
  • 二是通過優化供應鏈、設計和模塊化交付,降低液冷技術的準入門檻,實現液冷與風冷初期投資持平,最終實現「風液同價」;
  • 三是健全運營維保體系,提升IT設備的可靠性和運維能力的便捷性,解決液冷技術投入應用落地挑戰。

徐彥斌近期對外透露,淼算科技2024年的營業額超過5000萬元,而2025年公司目標營業額是3億元。「我們今年和睿啟服務器有一個重磅新品,發佈以後,我們25年目標營業額是3億,併力爭盡快出海。」

而5月初,沙特阿拉伯數據中心公司DataVolt宣佈,與超微電腦這家一度陷入困境的美國AI服務器與高性能計算平台製造商簽署了一份多年期合作協議。隨後,超微電腦股價漲逾15%。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超微電腦股價近幾個月表現波動較大,市場對其會計操作及下調財務預測感到擔憂。

2023年,受益於AI算力需求爆發及英偉達芯片訂單激增,公司股價全年漲幅超300%。然而進入2024年下半年,受財務報告延遲、治理爭議及做空機構質疑影響,公司股價累計跌幅超80%,市值大幅縮水。

  • 2024年夏季,做空機構興登堡(Hindenburg Research)發佈報告,聲稱找到了超微公司會計操縱的證據。
  • 2024年10月,安永會計師事務所辭去公司審計師職務,對財務報告內部控制和其他事項表示擔憂。去年11月,超微公司任命德豪會計師事務所(BDO)為其新的審計機構。
  • 2025年2月,超微電腦及時提交了2024財年及2025財年前兩季的財務報告,趕在諾斯達克的最後期限前避免被摘牌。
  • 2025年4月,超微電腦再次下調全年銷售預期,承認會遭受特朗普關稅的衝擊。

超微電腦在聲明中稱,業績不及預期的主要原因為部分客戶平台採購決策延遲,導致約10%的訂單從第三財季順延至第四財季。此外,老舊產品庫存積壓與加急費用支出增加,進一步擠壓公司利潤空間。

受AI熱潮以及業績不佳等因素影響,超微電腦股價迎來了「過山車」行情。2025年初至今,超微電腦已經累計漲超50%,而最近半個月的時間,超微電腦較低點累計漲超60%。

(本文正選於鈦媒體App,作者|林誌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