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這個AI Search能夠穩居全球第二?

其月訪問量穩居3億人次,差不多是Perplexity的三倍,斷崖式領先其他AI搜索產品。
就在週末,我發現他們家悄悄上線了「超級搜索」功能。

怎麼理解這個功能呢?我深度體驗了一圈,簡單說就是DeepResearch+Manus+MCP(深度研究+超級智能體+工具調用)。
形式像Manus,功能比DeepResearch強,幹活主要靠MCP。比如它的聯網搜索、報告生成、網頁生成、播客生成、沙盒代碼運行等功能,都是通過MCP工作,這樣做可以確保任務穩定,擅解複雜問題。
對於納米,搜索一直是他們的基因。這個產品,可以說是他們目前交出的最強搜索Agent。

上手體驗
接下來,我們就來實際體驗一下。
先在納米官網下載安裝「納米AI客戶端」,支持Windows、Mac、iOS、Android、鴻蒙等系統,可根據需要下載。

下載網址:https://bot.n.cn/download
安裝完成後,進入客戶端,預設會進入AI搜索首頁,選擇這個「超級搜索」,就可以體驗了。

去年,我一直有一個選題想法,就是給大家科普下大模型的常見技術詞,帶大家一窺生成式AI的底層原理。
當時做這個選題,只能靠人工整理。今天,有了搜索Agent,我想試下,納米AI能不能幫助我。
於是,我向它發送了我的問題:
整理大模型20個技術名詞,並製作成「AI術語學習網站」。
1.每個技術名詞按名詞(英文)、中文詞、釋義(20字以內)和通俗解釋(儘量通俗、有趣,讓小學生能聽懂)這4個標籤進行整理。
2.整理完後,以學習卡片形式,為每個技術名詞製作一個AI術語學習網站。
這是重播影片。
重播網址:
https://bot.n.cn/share/mcp?id=luugs4&from=pc&src=360_llq
首先,它先做了任務規劃,把我的prompt需求拆成了11個節點任務。這一步很重要。

這個case的核心路徑,納米幫我拆成了三步:搜索資料、生成可視化圖表、撰寫研究報告並生成網站。

接著,就開始調用各種MCP工具去完成各節點任務。

任務需要什麼,它就自己去調什麼。全過程自主完成,不需要我們去做任何設置工作(比如選擇哪款MCP、配置API等)。
雖然現在大家都在說MCP、A2A,但其實對於普通人來說,使用MCP依然還是有門檻。現在,納米AI直接把這個門檻降到0。
過程中,它的搜索能力是值得說道說道的。
因為是MCP、調取本地瀏覽器,所以像小紅書、知乎、豆包、京東、淘寶、B站、抖音等網站,納米AI都是可以進去的,可搜,可看,可讀取。
比如這個case。

這個功能,打破了傳統搜索甚至現在一些AI搜索都會出現的信息圍牆問題,讓好內容、優質信源再也不用被鎖在「高牆」里。
在花了一點時間後(大概10來分鐘),納米AI給我交付了3個東西:word版報告、PDF報告以及單詞網站。

無論是網站、報告還是圖片,都是可以直接下載的。

演示網站,支持沙盒運行。也就是誰都可以打開,可以分享(不管是分享到微信還是電腦),可以使用。

比如,我這個case網址是:https://op2imw.n.cn
網站審美也在線,功能齊全。



然後,還給我提供了一份46頁、1.2萬字的研究報告,均支持直接下載(word&pdf版),格式也幫我排好了。
好,既然是關於學習的選題。接下來,我們就開始正式的學習,以下單詞卡片,全部由納米AI贊助生成。
第一次知道吧,原來GPT是這個意思。

如果覺得詞太多了,學起來麻煩,也可以看一下這張關係圖。

Prompt:
找出【Transformer、Moe、Encoder-Decoder、自注意力機制、預訓練、微調、知識蒸餾、RAG、RLHF、自監督學習、對話、生圖、圖生圖、Math Model、Tools、嵌入、重排序、多模態、API、溫度值】這20個詞的關係,用Mermaid代碼生成一張思維導圖。
圖由納米AI生成。
有一些英文單詞不會讀,我懂,已經讓納米AI把詞彙學習網站開發好了。

Prompt:
設計一個詞彙網站,為這20個詞【Transformer、Moe、Encoder-Decoder、自注意力機制、預訓練、微調、知識蒸餾、RAG、RLHF、自監督學習、對話、生圖、圖生圖、Math Model、Tools、嵌入、重排序、多模態、API、溫度值】標註音標、釋義,並提供配音。
網站由納米AI生成。

寫在最後
通過上面case,你會發現。
AI真的在越來越解放我們的雙手。寫代碼,我不會的;頻繁切換頁面、工具,我也很煩;調用API接口,那更讓人頭疼(比如某些雲平台,光是註冊賬戶流程就夠得你折騰的)。
「能不能AI直接幫我搞掂,我提需求,AI給結果。」在納米AI「超級搜索」上,我們開始見到了這種可能。
Agent正在逐漸從好玩走向能用,甚至信賴。而在搜索領域,納米AI的超級搜索絕對是值得一試的Agent產品。
儘管,也還有一些不足(比如生成時間較長、對prompt比較依賴),但納米AI已經走出了第一步。
而且免費,人人可用。
這可太讚了。
願我們,
都能夠在Agent時代,
解放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