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梅花創投吳世春:部分AI公司難達“甜蜜點” 最終或為大廠鋪路
新浪科技訊 5月23日午間消息,第五屆BEYOND國際科技創新博覽會(BEYOND Expo 2025)於5月21日至24日舉行。大會期間,梅花創投創始合夥人吳世春和媒體對話。
吳世春表示,人形機器人目前的應用場景以表演和教學為主,在真正的家庭場景和工業場景還沒得到驗證。在他看來,要實現工業和家庭的場景落地,人形機器人還要邁過三個門檻。
“首先是機器人的泛化智能問題,其次是能耗問題,現在基本上幾分鍾就要去充電,完全沒法接受,最後是安全問題。”吳世春說。
吳世春談到,把robot翻譯成機器人可能會造成誤解,實際上robot是指能替代人勞動的機器,因此機器人不一定是人形的。
他還分享道,目前梅花創投在AI賽道的投資主要聚焦在AI應用。“AI能夠替代一個崗位的應用,即面向結果的AI,不要告訴我有什麼功能,而是給企業帶來什麼樣的結果,客戶有沒有為其付費。”
吳世春坦言,對於投資人來說,目前有些AI創業公司可能永遠都沒有所謂的“甜蜜點”。他解釋稱,“這些創業企業有可能只是為大廠鋪路,汽車與機器人的供應鏈相似度高達80%,像小米、華為、理想、小鵬、比亞迪這些廠商,他們推出自己的機器人,有可能會後來者居上,他們也更有資金、品牌和渠道,最後會變成他們來收割市場。”(徐苑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