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和林:世界無人機大會,這些技術創新值得關注
封面新聞記者 易弋力
5月23-25日,全球規模最大、最具影響力的無人機行業盛會——第九屆世界無人機大會在深圳啟幕。本屆大會有哪些亮點?低空經濟的發展有哪些最新的趨勢和產業機遇?工信部信息通信經濟專家委員會委員盤和林進行瞭解讀。

本屆世界無人機大會,有近五千架無人機系統裝備新產品亮相,目前低空經濟領域有哪些最前沿的技術創新值得關注?
盤和林表示,一是eVTOL載人商業化突破:以億航智能EH216-S為代表的載人無人駕駛航空器,通過“適航三證”認證並啟動商業化試運營,也為城市空中交通(UAM)提供了初期模板。二是智能無人機系統集成:通過飛控和輕量化設計來解決“續航焦慮”,讓無人機適用於更加廣闊的應用場景。三是5G+AI驅動的低空數字交通:比如無人機飛行管控平台,結合5G低空專網實現空域實時調度與數字孿生管理,提高低空飛行器監管效率。
四是新能源與動力技術革新:半固態/全固態電池在eVTOL上的突破性應用,當前固態電池能夠提高續航能力,並提高安全性,而這些正是低空飛行器的痛點。五是低空數字空域管理工具:基於人工智能的空域動態規劃系統,可實時預測微氣候干擾並優化航線,我們知道,飛行器在飛行中最怕遇到亂流,所以需要對空域氣候進行精準預測。
本屆大會圍繞無人機與低空經濟、低空數字交通、低空飛行服務、eVTOL技術創新與應用等領域,邀請業內人士開展討論和交流。
盤和林稱,他比較關注三個領域。一是低空數字交通與空域管理:低空經濟如今最大的痛點,就在於續航和安全性,而保障安全性需要通過數字系統和空域管理,包括低空智能融合系統,包括氣候預測,包括多場景下的空域動態規劃和數字孿生預測等等,數字交通和數字空域管理應該先於低空經濟場景落地,只有這樣,才能讓低空經濟安全推進,可持續發展。二是eVTOL商業化應用與適航認證:當前,eVTOL的技術在趨於成熟,但eVTOL缺少實際應用場景,很多應用場景項目雖然已經建成,但存在用戶受眾不多,設備閑置等問題。所以,需要在應用上給予突破。另外,eVTOL存在各種型號,各種類型,適航證需要適配更多機型來發展eVTOL,所以適航證如何適配不同機型也是值得關注的領域。三是低空經濟與保險的結合:需要發揮好保險對低空經濟的賦能,通過保險降低低空飛行器的潛在風險損失,讓低空經濟能夠盡快活躍起來。
今年以來,低空經濟的發展有哪些最新的趨勢和產業機遇?
盤和林表示,一是政策催化與標準化製定帶來的機遇:低空司成立後,空域管理、適航認證等核心規則逐步細化,而一些先發企業有望成為低空經濟規則製定,標準製定的參與者。二是基礎設施投資爆髮帶來的機遇:地方政府專項債和超長期國債向低空基建傾斜,帶動通信導航、空管系統、起降場等“硬件+軟件”同步建設,預計到2035年相關投資規模或突破萬億元。三是產業鏈協同升級大趨勢:無人機與eVTOL企業加速技術迭代,如固態電池、智能飛控系統、智能駕駛技術等突破,推動載重、續航、穩定性等性能顯著提升,同時傳統基建企業轉型參與低空設施規劃和建設,形成全產業鏈協同效應。四是試點城市與場景擴容帶來的機遇:首批6個試點城市(合肥、杭州等)基建招標加速,第二批試點即將落地,文旅、物流、應急等場景從探索走向規模化應用,釋放增量需求,相關企業因此獲益。
從應用場景來看,目前無人機已經在哪些場景有廣泛的、商業化的應用?還有哪些新場景未來可以拓展?
盤和林舉例稱,一是醫療急救與生命通道:無人機在偏遠地區藥品配送、海上傷員轉運等場景中可節省時間成本,未來急救響應,救災響應將更多依賴低空飛行器。二是城市服務智能化:無人機高空清洗、智慧城市巡查、低空外賣配送、基礎設施巡檢(比如電力)、救火救援等,顯著提升城市管理效率與居民生活便利性。三是文旅,空中遊覽,空中攝影,空中運動,低空無人機集群表演等等。結合3D投影技術,結合文化創意,打造沉浸式低空文旅消費新業態。四是海洋經濟:結合國際物流,遠洋物質補給,也包括海上救援和勘探。五是通信:在偏遠地區,通過無人機基站進行分佈式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