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際之門內部曝光:大鋪 40 萬塊 GPU,奧爾特曼千億豪賭險把電網干崩

1000 億美元,砸出什麼成果了?剛剛,一位記者深入阿比林基地,獨家揭開了「星際之門」超算的神秘面紗。工人們 007 趕工,奧爾特曼、孫正義親自坐鎮,要在這片土地上重塑 AI 世界格局,這絕對是一場人類未來的豪賭。問題是,他們能賭贏嗎?

星際之門數據中心內部,首次曝光了!

就在剛剛,記者 Emily Chang 探訪了德州阿比林的星際之門基地。

這項特朗普就職典禮第二天就官宣的、意義非凡的 5000 億美元 AI 未來投資計劃,第一次如此詳盡地展示在我們眼前。

隨後,這位記者還和 OpenAI CEO 奧爾特曼、軟銀 CEO 孫正義暢談了星際之門的意義:為何要斥巨資與甲骨文合作,打造全球最大的 AI 數據中心。

紀錄片的播放量已經突破 136 萬
紀錄片的播放量已經突破 136 萬紀錄片的播放量已經突破 136 萬

星際之門實地探訪,出發!

從特朗普講出這句話開始,阿比林的這塊 1200 英畝的土地,註定會不平凡。

「星際之門,把這個名字寫在你的書里,因為在將來,你必定會聽到很多關於它的故事。」

現在,在德州阿比林,第一座星際之門已經建造起來。

在這片土地上,將建起一座座建築,生產出推動 AI 革命的芯片。

這個世界最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將創造全新的經營方式,真正推動人類進步。

要知道,在星際之門的消息首次宣佈時,曾遭到了諸多質疑。

許多人懷疑,這些工程簡直大到難以置信,而 OpenAI、軟銀、甲骨文並不能拿出這麼多錢來。

這真的是只是一場炒作嗎?

記者 Emily Chang,帶我們來到了星際之門如火如荼的建造現場。

她探訪的當天,已經有 2200 名工人在現場施工了。

星際之門基建項目的核心人物,是 Chase Lochmiller。他的另一個身份,是數據中心初創公司 Crusoe 的創始人,而 Crusoe 正負責監督這個龐大的項目。

星際之門將包含 8 個建築,每座建築中都會有完全互連的大型 GPU 集群,總共有多達 40 萬塊芯片,這也讓它成為世界上已知最大的計算集群之一。

迄今為止,OpenAI、軟銀、甲骨文等,已經為這個項目投入了 1000 億美元。隨後,項目還會擴展到更多站點,投入資金也將達到 5000 億。

接下來,數據中心大冒險,開始!

數據中心內部,是這樣的。

接下來,他們來到了一個 GPU 數據大廳,這裏會有一個非常大的 Blackwell GPU 集群。

Blackwell 是英偉達最新的 AI 優化芯片。

一旦八棟建築完工,每棟建築將容納多達 5 萬塊芯片。

畫面中頭頂上這些管道,就是大型液冷裝置,它們將冷水輸送到集群中的各個地方,使其降溫。

因為 GPU 運行時的溫度非常高,冷卻它們的過程,每天會消耗數百萬加侖的水。

不過,星際之門想出了一個神奇的「開環冷卻器」架構,解決了這個問題。

在這個系統中,液體會永久被封閉在管道中,只要注入一百萬加侖的水,就可以一勞永逸了。

007 不眠不休趕工

阿比林的這個數據中心,被命名為「Project Ludicrous」(荒唐計劃),項目預計在 2026 年中期完工。

為此,Lochmiller 帶領著工人們以 24*7 的速度全天候趕工,晝夜不停,爭取達到有史以來最快的速度,甚至要快過一百兆瓦數據中心。

為何要追求這般瘋狂的速度?

當然是因為,星際之門實際上等同於更大規模的 AI 競賽!

微軟、Meta、Google、亞馬遜、xAI,所有大廠都在火速建設自己的 AI 數據中心,數百億美元的巨款說砸就砸,眼都不眨一下。

誰都想成為第一個造出 AGI 的人。

而 OpenAI 病毒式傳播的吉卜力時刻,也讓奧爾特曼愈發意識到:星際之門,越快建成越好!

他表示,這股吉卜力熱,是從未有過的瘋狂,但是生成 AI 圖像並不是一項低計算任務。他被逼得在 X 上直呼:GPU 融化了!

最後,OpenAI 只能被迫借用研究中的算力,同時放慢一些其他功能的速度。

這也讓他們意識到:如果能有數十萬個閑置的 GPU,就能應對這種程度的需求激增了。

星際之門這個點子,是怎麼碰出來的?

所以,奧爾特曼是這樣和孫正義、Larry Ellison 這些大佬交談,碰出「星際之門」這個點子的?

在採訪中,他表示,自己曾有兩次在世界各地長途旅行,目的就是為了與開發商和政府交談,同時瞭解供應鏈的情況。

在一次會面中,他和孫正義討論道:究竟該如何實現超大規模的計算?

他們相信,為了達到 AGI,建造星際之門是必須做的事。

所以,5000 億美元的成本,是怎樣計算出來的呢?

奧爾特曼表示,根據目前的增長曲線預測,這個數字涵蓋了他們認為未來幾年所需的產能。

現在,數據中心已經在全球各地建起來。許多國家已經認定,數據中心這種關鍵基礎設施,必須加速建設。

星際之門總發電量,1.2 千兆瓦

在奧爾特曼看來,2025 年是智能體年,世界上將有很多智能體,幫人類去完成已知的工作。

而在 2026 這一年,他希望能見證 AI 幫助人類取得真正的科學進步。

而要實現這一點,只靠建造一個充滿芯片的建築是不夠的 —— 我們還需要能源。

而這,可能成為 AI 發展最大的限制因素。

在 20 年前的數據中心中,單個機架的功耗通常在 2 到 4 千瓦之間。

但在今天,如果採用英偉達最好的配置,每個機架的預算就是 130 千萬,這幾乎是兩個數量級的增長。

可以這麼說,向 ChatGPT 提問,所消耗的能量大約是Google搜索的 10 倍。

就支持工作負載的基礎設施數量而言,這是一次徹底的轉變,已經成為了主要瓶頸。

也是因為如此,數據中心不能建在任何地方,而是必須找一個擁有大量可用電力的地點,而德州西岸,恰恰符合這個條件。

下圖中,就是第一座 200 兆瓦的變電站。

而且,這裏還將建起一座一千兆瓦的變電站,因此站點的總發電容量將達到 1.2 千兆瓦。

這種級別的電量,能為 75 萬家庭、2600 輛特斯拉 Model 3 或 1 億個 LED 燈泡供電。

而隨著未來幾年,越來越多的 AI 數據中心上線,它們會給已經不堪重負的電網,增加數千兆瓦的需求。

據估計,到 2035 年,數據中心會消耗美國 8% 以上的電量。

其中一半需求來自可再生資源,另一半還是主要來自煤炭和天然氣。

甚至,Crusoe 在星際之門現場直接建起了自己的燃氣發電廠,作為備用。

記者向 Crusoe 提問道:每家大型科技公司都承諾到 2030 年實現淨零排放,AI 目標跟氣候目標是否背道而馳呢?

對此,他回答道:在我個人看來,這些承諾都無法實現,實際使用的能源,是無法實現百分百的無碳發電的。

星際之門 5000 億豪賭,結局是什麼?

如今,星際之門似乎擁有實現目標所需的資源,但巨額投資也伴隨著巨大的風險。

在過去幾年里,數據中心的支出大幅增加。僅去年的資本支出,就已經超過了 2000 億美元。

而人們真正關注的大項目,只有兩個。

一個是位於阿比林的星際之門,另一個就是馬斯克在莫菲斯的數據中心項目。

為了星際之門,OpenAI、軟銀和甲骨文真的會投入 5000 億美元嗎?

有業內人士暗示,這個數字不可能真的達到,並且指出軟銀一向喜歡在炒作週期成熟時買入項目。

對此,孫正義是這樣表示的:我們很有信心實現這一目標,因為我們並不需要在一天內投入 5000 億美元,可以一步一步來。

他為何如此有信心,在星際之門上能賭贏?

面對記者的提問,他給出了非常模糊的回答:當你擁有信念和激情,你會從錯誤和傷疤中學到更多,這會讓你更強大。

為星際之門投入的錢,都花到哪裡去了?

如今,看著這 40 萬塊芯片(保守估值也有 1520 億美元),我們會知道,目前真正的贏家,只有英偉達。

說到底,星際之門是否太誇大了?發展 AI 真的需要這麼龐大的基礎設施嗎?

DeepSeek 的出現,已經讓很多人開始反思了。它的性能已經能比肩美國最先進的模型,但使用的計算資源卻要少得多。

所以,星際之門是不是一個錯誤,其實根本無需建造?

給奧爾特曼的靈魂拷問給奧爾特曼的靈魂拷問

對此,奧爾特曼回答說,DeepSeek 團隊很有才華,但他們還沒有找到比我們更有效的方法。

他也承認,一定存在更高效的方法來驅動 AI,但如果 OpenAI 能以 AI 價格的 1/10 提供服務,人們的使用次數就會增加 20 倍,這種情況下,就仍然需要兩倍的計算量來滿足需求。

不過,微軟似乎不這麼認為。他們已經宣佈,暫停或取消在美國及國外多個數據中心的建設。

但奧爾特曼仍然選擇堅持到底。

記者問道:你對於 OpenAI 成為一家財務上可持續發展、盈利能力足以證明投資合理性的公司,有大信心?

奧爾特曼表示,雖然在做一些前所未有的事,但我們目前做得很好。

當然,如果某一天人們不願意再為 AI 付費,OpenAI 的財務狀況就會很睏難。

在奧爾特曼看來,AI 必然會導致一些工作崗位消失,也會創造一些新的工作崗位。

而且,世界也沒有準備好迎接機器人時代。

在某一天當我們走過街頭,就會有七八個機器人從我們身旁走過,這種感覺會非常科幻。

這一天已經近了。

不過當我們回到現實,就會看到 OpenAI 在 2024 年已經虧損了 50 億美元。僅僅增加算力,也並不能保證 AI 模型一定會性能更強大,甚至發展到 AGI。

星際之門的 5000 億賭注,最終會得到回報,還是會打水漂?

多年以後,我們將見證這個問題的答案。

參考資料: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hIJs4zbH0o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新智元(ID:AI_era)

廣告聲明:文內含有的對外跳轉鏈接(包括不限於超鏈接、二維碼、口令等形式),用於傳遞更多信息,節省甄選時間,結果僅供參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