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關”察 | 李彥宏:人類需要學會和機器共生 而不是二元對立

轉自:新民晚報

圖說:李彥宏作《大模型改變世界》演講 特派記者 陶磊 攝(下同)圖說:李彥宏作《大模型改變世界》演講 特派記者 陶磊 攝(下同)

新民晚報訊(特派記者 郜陽)“當下,我們正處在全新起點,這是一個以大模型為核心的人工智能新的時代,大模型改變了人工智能,也即將改變世界。”26日,在2023中關村論壇全體會議上,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指出,人工智能飛速發展,機器會越來越聰明,能夠幹的事越來越多,效率越來越高。人類需要學會和機器共生,而不是二元對立。

大模型改變人工智能

“大模型成功壓縮了人類對整個世界的認知,看到了實現通用人工智能的路徑。”李彥宏說。

他表示,大算力、大模型和大數據,導致了“智能湧現”。過去的人工智能是讓機器學會什麼技能,就教它什麼技能——教過的有可能會,沒教過的一定不會;大模型出現“智能湧現”之後,以前沒教過的技能,它也有可能會了。

與此同時,人工智能發展方向從辨別式走向生成式,“生成式人工智能會讓工作效率大幅度提升。有研究機構認為,在未來10年,知識工作者的工作效率將提升4倍”。

大模型重新定義人工智能

李彥宏判斷,自然語言人機交互會帶來提示詞革命。他在演講中預測:10年後,全世界有50%的工作將是提示詞工程,即通過輸入一些提示詞,讓人工智能大模型生成滿足用戶需求的文字、圖片等內容產品,“所以我們的教育首先要教會學生提出問題,而不是解決問題”。

李彥宏還認為,大模型會重新定義營銷和客服——誰擁有最佳與客戶溝通的方式,誰就會擁有這個客戶,“有了大模型,即使你有70億客戶,每個客戶也都可以有一個7×24小時,什麼都懂的助理去服務他。”

機器變不成人 也沒必要變成人

李彥宏預測, 今後所有的應用都將基於大模型來開發,每一個行業都會有屬於自己的大模型,大模型會深度融合到實體經濟中去。

未來,通用人工智能會不會反客為主?對於這個問題,李彥宏倒是很樂觀:“機器在很多方面比人強,但機器變不成人,也沒必要變成人。”

那該如何防止失控呢?李彥宏回答,需要擁有先進人工智能技術的國家通力協作,從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高度來製定規則。而要參與規則的製定,就要先通過科技創新和產業應用上“牌桌”,獲得國際話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