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印度擴產關鍵點:首次幾乎與中國同時生產iPhone新型號

·富士康在蘋果的工廠已開始生產iPhone 15系列手機,目標是讓印度和中國的發貨時間更加接近同等水平。這是印度首次幾乎與中國同時生產最新的iPhone機型。

·iPhone 15在印度的生產規模將取決於零部件的供應情況,其中大部分需要進口,以及富士康工廠生產線的順利投產。這兩方面目前都面臨局限。

印度一家富士康工廠的員工。

下一代iPhone已開始在印度泰米爾納德邦的富士康工廠生產,這是印度首次幾乎與中國同時生產最新的iPhone機型。

彭博社8月16日援引知情人士的話報導稱,富士康科技集團位於斯里佩魯姆布杜爾(Sriperumbudur)的一家工廠計劃在中國工廠開始發貨幾週後交付iPhone 15系列。

此前在印度生產的iPhone一直是舊型號。在iPhone 14之前,只有一小部分iPhone的組裝是在印度進行的,印度的生產進程落後中國6到9個月,去年這種延誤情況大幅減少。

富士康新建工廠

匿名知情人士稱,今年的目標是讓印度和中國的發貨時間更加接近同等水平,儘管供應商尚未確定能否實現這一目標。

知情人士稱,除了蘋果最重要的代工企業富士康以外,蘋果在印度的其他供應商——和碩聯合科技和被塔塔集團收購的緯創資通的工廠也將很快組裝iPhone 15。兩家企業對此不予置評。

蘋果公司現在正尋求迅速增加在印度的生產,減少對中國作為單一生產地的依賴,降低其最重要產品供應鏈的風險。到目前為止,該公司已將7%的iPhone生產轉移到印度。在截至3月的財年中,蘋果在印度的iPhone產量增加了兩倍,達到70億美元以上。

與此同時,印度在總理莫迪的領導下,一直尋求與美國建立更緊密的聯繫,並希望通過財政激勵措施成為高端製造業中心。

“雖然蘋果在印度的發展還處於早期階段,但我相信政府有一個非常明確的目標,即提升電子製造價值鏈的地位。蘋果的推動肯定會有所幫助。”彭博社援引Counterpoint Research高級分析師希爾皮·賈因(Shilpi Jain)的話稱。

除了生產方面,在以中國製造的功能手機和安卓手機為主的印度市場中,消費者也開始大量購買價位更高的iPhone。蘋果今年4月在印度開設了第一家零售店,將快速增長的印度市場視為銷售機會。截至6月的一個季度內,iPhone在印度的銷量增長了兩位數,創下新高,但蘋果尚未透露具體數字。

蘋果今年4月在印度開設了第一家零售店。

據英國《金融時報》8月14日報導,富士康董事長劉揚偉兩週前在泰米爾納德邦討論了在印度南部邦進行更多投資。鄰近的卡納塔克邦的兩位部長邀請他參加會議,隨後出示文件稱富士康還打算在卡納塔克邦建造兩座工廠。

儘管富士康堅稱沒有承諾任何項目,但卡納塔克邦政府的遊說表明,印度各地方政府正在醞釀激烈的競爭,以吸引富士康等電子產品製造商的更多投資。

近幾個月來,富士康在特倫甘納邦首府海得拉巴附近的一家工廠破土動工,政府官員稱該工廠將生產智能耳機。富士康還在卡納塔克邦首府班加羅爾的機場附近購置了土地,用於建設iPhone工廠。富士康內部介紹顯示,海得拉巴附近的另一個工廠和卡納塔克邦的另外兩個工廠正處於規劃階段。

據富士康內部介紹,目前該公司在印度擁有9個園區、36家工廠,業務主要集中在泰米爾納德邦和安得拉邦,為索尼、小米和蘋果等客戶生產智能手機、功能手機、電視機和機頂盒。

印度生產的局限性

iPhone 15在印度的生產規模將取決於零部件的供應情況,其中大部分需要進口,以及欽奈郊外富士康工廠生產線的順利投產。

熟悉富士康計劃的人士表示,印度的智能手機零部件生產目前將主要限於富士康,因為中國供應鏈的很大一部分由中國生產商組成,而這些生產商很難獲準進入印度。

另一個大問題是,富士康能夠在多大程度上提高其印度業務的成本效益,這對於利潤率微薄的企業來說至關重要。行業高管表示,無論是印度還是越南等任何其他較新的生產基地,都無法容納像富士康在中國那樣的擁有10萬工人的單一園區,他們認為大多數印度工人拒絕離開家鄉去遠方工作並住在宿舍。

目前,富士康擴建了24個現有宿舍並建造了新宿舍。一位熟悉其印度業務的人士表示,雖然印度任何一個園區都“不太可能”容納10萬名或更多員工,但通過彼此相距不遠的基地網絡,擴大業務規模的空間很大,至少部分基地的工作人員住在現場。但這將帶來高昂的成本,也存在局限性。

此外,儘管印度政府正在向投資者提供價值數十億美元的PLI(與生產掛鉤的激勵)措施,但一位接近富士康的人士告訴《金融時報》,這種補貼很難獲得。該人士表示:“PLI下的資金僅根據上一年的出貨量進行支付,即使根據允許預先支付補貼的新政策(例如半導體企業),許多企業也不符合資格。”

《金融時報》的報導稱,富士康高管和其他觀察人士對印度作為全球技術製造中心的地位可能接近中國的想法不以為然。“中國仍然可以供應美國和許多其他外國市場。”富士康的一位高管表示,“在印度,建立一條供應鏈來滿足不斷增長的國內市場,這是合理的——然後它可以成為印度周邊有限地區市場的生產基地。”

劉揚偉表示,中國業務占富士康全球業務的75%,高於疫情前的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