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經濟觀察|快遞驛站取件再添黑科技,上線“貨架地圖”實景找包裹|封面天天見

封面新聞記者 雷強

小快遞也被裝上了導航功能,極速取件又現黑科技。

8月31日,菜鳥驛站推出行業首個包裹導航——“貨架地圖”功能,在線精準還原驛站貨架佈局,快速導航包裹位置。據瞭解,“貨架地圖”可精準顯示目標貨架位置及包裹位置。

記者登錄菜鳥APP後發現,當包裹入庫菜鳥驛站後,到站包裹列表即會出現“實景找包裹”按鈕,點擊後即可掌握包裹所在的貨架位置,再次點擊目標貨架,就能看到包裹所在的貨架層。在站內有多個包裹的情況下,不用刻意記錄取件碼,用戶根據貨架指引就能快速找到包裹。如果包裹被分佈在不同的貨架,該功能還能利用IOT技術和算法,根據貨架分佈智能規劃“免繞路”的取件路線。

“在貨架眾多、空間佈局較為複雜的大驛站,找包裹環節佔據了整個取件流程60%以上的時間。”菜鳥驛站技術專家介紹,“‘貨架地圖’通過驛站佈局、包裹位置和用戶取件熱力行為的分析與整合,實現了包裹位置的可視化查找,取件效率預計將提升20%以上。”

目前,該功能已覆蓋杭州、上海、重慶、成都、廣州、深圳、長沙等多個城市的1000家驛站。

菜鳥驛站取件體驗負責人表示,“貨架地圖”功能的上線,再次推進了驛站“1分鍾極速取件”服務的進程。目前,驛站已經形成了“到站前看‘營業時間’和‘閑忙狀態’提前規劃取件,到站後用‘貨架地圖’快速找包裹”的極速取件解決方案。“通過菜鳥驛站的數字化升級,消費者的取件安排將變得更靈活,取件體驗也將更高效。”

數字化服務,正成為末端配送服務體驗提升的重要手段。根據國家郵政局監測數據,截至6月24日,今年我國快遞業務量已達600億件,比2019年達到600億件提前了172天,比2022年提前了34天。業內人士表示,在如此龐大的快遞規模下,數字化不僅改變驛站的傳統手工模式,讓取快遞的體驗變得更智能化和人性化,同時也在快遞行業中重新構建起人、貨、場、運底層新邏輯,讓快遞服務從有序走向分層,從分層走向精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