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封閉不排外,任正非道出中國企業家應有格局|新京報評論

▲華為創始人、CEO任正非資料圖。圖/新華社▲華為創始人、CEO任正非資料圖。圖/新華社

“我們不要排外,我們也經常探究蘋果的產品為什麼做得好,也能看到我們與蘋果之間的差距。有一個老師是很幸福的,可以有學習機會,有做比較的機會。如果從這些角度來說我是果粉呢,也不為過。”

據《中國經濟週刊》報導,9月19日,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ICPC)官網公佈了華為創始人、CEO任正非一段談話紀要,引發廣泛關注。

華為是全球頂尖的手機製造商之一,也是蘋果在中國市場的主要競爭對手,就在9月份,兩家公司的年度新機也同步面世對壘,疊加此前美國連續數年對華為持續打壓的大背景,作為華為創始人兼CEO,任正非還公開坦言蘋果是華為老師、自己是“果粉”,這種好學、謙虛與開放的胸懷尤其難能可貴,一番話道出了中國企業家不封閉、不排外的大格局,著實引人深思。

其實,這已經不是任正非第一次讚揚自己的競爭對手。而這背後隱現的,正是任正非所代表的中國一代企業家的精神內核:迎難而上、創新進取和寬容開放。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的矚目成就,很大程度上就是靠企業家不斷開拓進取、積極向外學習取得的。

而在當前這一特定時間段,此番表態實際上也有多重含義。

首先,這是“中國製造”對產品與技術的自知與自信,即清醒自知後起猶有不足,又有通過虛心學習不斷進步在市場競爭上進行堂堂之戰的自信;“不要排外”,則顯示出競合和共贏的態度,競爭對手的存在不但是“中國製造”學習的對象,也是中國企業進步的重要動力。

▲2019年6月17日,任正非在華為深圳總部與美國學者對話時表示,只有全球化合作才能讓更多人享受科技成果。圖/新華社▲2019年6月17日,任正非在華為深圳總部與美國學者對話時表示,只有全球化合作才能讓更多人享受科技成果。圖/新華社

與此同時,任正非還含蓄地對近期坊間一些偏激輿論進行了勸誡,表明市場競爭對手之間的關係並非勢同寇仇,不是封閉與對抗,而是開放與合作,是互相學習借鑒,共同進步。

事實上,從義烏小商品到機電設備,從跨境電商到新能源汽車,“中國製造”乘風出海,中國企業也就是在與國際競爭對手一路的競爭與合作中成長起來的。

己之不欲,勿施於人,拉小圈子製造貿易壁壘,甚至是不公正打壓,並不能消滅競爭對手。從這個角度講,一直對中國科技公司堅持打壓政策的美國政府,其實也需要對任正非的這番話有所領悟。

在商業上也好,外交上也好,人類共處地球村,競合與共贏當是主旋律,一味想靠孤立和打壓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不可阻擋。要拆牆而不是築牆,要開放而不是隔絕,要有大胸懷大格局才能共謀發展。

開放引領發展,合作共贏未來,這是中國四十餘年來實踐出的成功之道,是幾代中國企業家成長中形成的共識,也應該是社會公眾普遍熟稔的主流價值觀。當下的網絡民意中,有一些針對外資品牌、商品的偏激言論和做法,這實際上不但有損開放大局,也無助於國貨、國潮健康成長。

或許,百年前中國孱弱時需要通過“抵製”與“厭棄”來表達抗爭,而今曆史環境不同,中國與世界互相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即便沒有所謂“情懷”“排外”助力,“中國製造”也當有一代中國企業家不封閉、不排外的格局與眼光,有信心擺出堂堂之陣,在質量、創新、服務等維度上取得市場上的成功。

撰稿 / 海潮(媒體人)

編輯 / 何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