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款多體智能軟件“微著”在渝發佈 未來將逐步開源

華龍網訊(首席記者 佘振芳)9月23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學重慶人工智能研究院發佈最新研發成果“多體智能軟件-微著”。多名院士,高校和研發機構的專家學者,百家應用領域企業出席會議。

活動現場舉行產品發佈和介紹。華龍網 首席記者 李文科 攝 活動現場舉行產品發佈和介紹。華龍網 首席記者 李文科 攝 

“微著”寓意“見微知著”,以多體粒子模擬手段探索自然和社會。它是國內首款針對多體問題進行仿真、優化、控製的通用科學計算平台,具有“算法原創、產品自研”、“硬件加速、國產適配”、“平台開放、代碼開源”的技術特色。該軟件可以對大尺度宇宙演化、群體智能控製,分子動力學等進行虛擬仿真,可以有效生產數據,提高研發效率,助力AI for science,加快多體協同控製,推動新藥物、新材料的發現和更新,並可以廣泛應用於電子信息、生物製藥、新能源、天體物理、群體智能、半導體、經濟與社會群體等領域。

“它代表工業和科學未來的發展方向,一方面芯片只會越來越小,在納米的尺度,不可能再用宏觀的模型來模擬,必須在很小的、微觀的尺度去模擬。”據上海交通大學重慶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長、首席科學家金石介紹,多體智能軟件“微著”是以上海交通大學團隊原創性的Random Batch系列算法為基礎,將多體相互作用的計算代價由O(N²)降低為O(N),解決了長程力計算的性能問題,大大減少了計算代價。通過GPU硬件加速,和單核相比,加速比達兩個量級以上,單張顯卡可以模擬一億個粒子的演化過程。通過計算機模擬,“微著”可以快速地探索不同的參數和條件,找到最優化的方案,提升產品性能、縮短研發週期。

發佈會現場。華龍網 首席記者 李文科 攝 發佈會現場。華龍網 首席記者 李文科 攝 

同時在研發過程中,團隊著重考慮了應用領域的需求,解決企業端經濟成本和時間成本的問題,“微著”具有界面友好、學習難度較低、並行效率高、計算資源消耗少等特點,可以有效降低企業的學習成本和經濟成本,搭建SaaS計算平台,向社會開放,降低應用門檻。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該軟件源碼逐步開源,也為科研、學術工作者提供高效、可擴展的科學計算平台,推動科學研究從“作坊”模式到“平台科研”模式的轉變。

現場舉行簽約儀式。華龍網 首席記者 李文科 攝 現場舉行簽約儀式。華龍網 首席記者 李文科 攝 

發佈會上,研究院還與中冶賽迪、北京深勢科技、吉芯科技、中國移動、中國電信、華院計算、成都超算中心、中科曙光等18家單位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涉及技術研發、雲服務、大數據、商業應用等多個領域,展示了“微著”應用領域的多專、多能。

此外,發佈會還邀請中國科學院院士馬誌明作了《科學發現的第五範式:智能+數據》專題報告。

下一步,上海交通大學重慶人工智能研究院將繼續推動多體智能軟件-“微著”的研發和迭代升級,優化該軟件在機器學習和深度神經網絡方面的算法,同時搭建與企業合作特定領域的材料分子動力學數據庫,為企業提供技術原理支持。與此同時,研究院也將繼續致力於人工智能技術的研發和應用,為推動人工智能產業的發展和數字重慶經濟產業建設作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