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旗下腦機公司將進行首次人體試驗,大規模商用近了?
腦機接口領域傳來一則新消息,再度激起千層浪——馬斯克旗下腦機公司Neuralink宣佈,將進行首次人體試驗,對癱瘓患者的大腦植入設備。
潮新聞記者查詢Neuralink公司官網時,發現網站已設有“患者登記應用程序”,用於招募患者。
點擊進入後,用戶需要先回答三個基本問題:是否為合法成年人,是否為美國公民或永久居民,是否有四肢癱瘓、截癱、視覺障礙等。
三個問題答案都為“是”,才能進入下一環節,繼續填寫更為具體的個人相關信息。
馬斯克旗下腦機接口公司官網設置的“患者登記應用程序”。
腦機接口發展大突破?
那麼,Neuranlink開啟人體試驗,對於腦機接口領域到底意味著什麼?
浙江大學教育部腦與腦機融合前沿科學中心研究員姚林認為,這將極大加速腦機接口應用發展,帶來電極、腦機芯片等相關硬件裝置的革新,以及系統信息傳輸率、穩定性等方面的提升,未來腦機接口有望為運動功能障礙、腦疾病患者提供新的治療手段。
據姚林介紹,目前腦機接口的技術路徑,主要分為侵入式和非侵入式兩種。馬斯克旗下的腦機接口公司,採用了侵入式方案,也就是需要進行腦部手術植入裝置,相較而言可以更好地獲取高精度腦電信號,解碼準確性也會更高。
Neuralink公司稱,這項人體試驗為期六年,參與者將首先參加一項為期18個月的研究,之後他們將每週至少花兩個小時進行腦機接口方面的研究。
針對這項即將展開的、長達數年的臨床試驗,姚林從三個方面進行瞭解讀:
首先,需要降低侵入式腦機接口手術本身的難度和風險,為以後大規模商業應用打好基礎。
其次,需要驗證植入物生物兼容性。電極插入人類大腦,這就涉及到設備與人體的兼容性,特別是長期兼容性,需要進行大量評估。
最後,最具考驗的,就是如何穩定有效地解碼受試者的運動意圖或疾病狀態。在長時間的人體試驗中,受試者患病情況等可能會產生變化,腦機接口能否及時根據受試者的改變,充分解碼意圖,需要大量實驗來驗證。
事實上,在成功申請人體臨床試驗前,Neuralink已進行了針對豬和猴子的相關動物試驗。2021年4月,他們還對外展示了一隻植入設備的猴子通過心靈感應玩電子遊戲的場景。
而在今年上海舉辦的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國內腦機接口公司腦虎科技也介紹了類似研究成果,通過對動物員工進行腦機接口的電極植入手術,成功實現了運動解碼,以及通過意念打電子遊戲。
當然,人體試驗面臨著很多挑戰。姚林告訴記者,首先不可避免的是倫理方面的挑戰,要遵循倫理方面的各項要求。其次,人和動物的大腦存在差異,人的大腦神經元數量也要遠超動物,腦電活動更加複雜。此外,受試者間還存在著個體差異,個性化的數據獲取和長期有效的解析也是一個挑戰。
他表示,對於侵入式腦機接口人體試驗,不論國內國外,監管都很嚴格。人體試驗前,監管機構會對試驗裝置的安全性以及範式設計是否違反倫理等進行嚴格審核。
大規模商用來臨?
科幻電影《環太平洋》有這樣的場景,人類通過意念,可以操作大型機甲。這也讓不少網友暢想,伴隨腦機接口的快速發展,這一科幻場景即將走入現實。
潮新聞記者注意到,其實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已有腦機接口應用。以浙江企業為例,專注非侵入式腦機接口的浙江強腦科技有限公司就有研發銷售智能仿生手、智能靈巧假腿等產品。該公司官網顯示,智能仿生手的標準版價格為108000元,高端版加6萬元。借助仿生手,人類可以實現抓取、寫字、跳繩、彈鋼琴等功能。
而據有關媒體報導,近年來,馬斯克致力於推動Neuralink公司的侵入式腦機接口技術走向臨床應用,希望該技術幫助治療帕金森病、阿爾茨海默病等腦部疾病。
據姚林介紹,在侵入式腦機接口方面,浙江相關研究和應用也走在全國前列。比如,2021年,浙江大學腦機調控臨床轉化研究中心正式掛牌成立。借助腦機接口,治療難治性癲癇、帕金森病和抑鬱症與強迫症、卒中後偏癱等疑難疾病,已經取得顯著成果。浙江大學腦機調控臨床轉化研究中心團隊還曾榮獲國內人工智能科技最高獎——吳文俊人工智能科學技術一等獎。
腦機接口領域先驅米格爾·尼科萊利斯教授曾表示,腦機接口不僅給交通事故和戰爭受害者帶來希望,也會使漸凍症 、帕金森病和其他運動障礙患者獲益,還可以增強正常人的感知和運動能力,能以一種革命性的方式去探索世界。
“腦機接口的兩種技術路徑都在發展,未來的應用前景非常廣闊。”姚林認為,在肢體運動感知障礙、神經疾病治療、睡眠檢測外,今後腦機接口在神經反饋訓練、防疲勞駕駛、娛樂休閑甚至軍事方面,都有著很大的應用前景。
當然,對於Neuralink人體試驗後的大規模商用前景,大家還需耐心等待。“試驗週期也許要數年甚至數十年,後期獲得商業使用許可,實現大規模商用,也需要較長時間。”姚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