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體》可以養活多少企業?看頂流IP撬動百億產業鏈|在成都遇見未來

封面新聞記者秦怡 實習生施媛媛

就算你不是科幻迷,應該也知道《三體》。這部源自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的科幻巨作,被譽為國產科幻標杆。在它“誕生”的16年中,全球出版19種語言版本,銷量突破2900萬冊。有人曾這樣評價:劉慈欣的《三體》以一己之力把中國科幻文學提升到了世界級的水平。

在《三體》吸引一代代讀者走進科幻大門的同時,中國科幻產業也迎來了蓬勃發展階段。根據《2023中國科幻產業報告》發佈的數據,2022年中國科幻產業總營收877.5億元,呈現穩中向好的發展趨勢。

作為科幻屆的頂級IP,《三體》在商業方面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今年初,《三體》改編的電視劇熱播;國慶節當天,全國首個三體“宇宙閃爍”增強現實觀測站在成都東郊記憶開展;B站同人動畫番劇《我的三體》單平台播放量超過2億;《三體·引力之外》沉浸式科幻體驗空間,帶來一場沉浸式科幻體驗……除了IP授權,舞台劇、展覽、玩具、服飾、電子產品、家居用品等行業引入了《三體》IP,僅《三體》IP聯名消費市場價值累計超過20億。

《三體》可以養活多少企業?這或許是一個值得關注的話題。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會開幕前夕,封面新聞記者對話科幻產業從業者、資深科幻迷和相關產業研究員,解讀科幻產業發展前景,探尋當今社會需要科幻的意義。

得到授權耗時3個月

科幻產業從業者把《三體》故事講出新意

詭譎的星雲、璀璨的星河、劃過長空的隕石……走進位於成都東郊記憶的全國首個三體“宇宙閃爍”增強現實觀測站(以下簡稱“觀測站”),浩瀚宇宙以真實的形式呈現眼前。10月1日正式亮相,過去10餘天,來自全國各地數萬名科幻迷通過觀測站體驗《三體》中的情景,感受宇宙的終極浪漫。

全國首個三體“宇宙閃爍”增強現實觀測站亮相東郊記憶(攝影施媛媛)

將《三體》中的場景真實地呈現出來,並非易事,首要就是拿到授權。事實上,目前市面上所有關於《三體》IP的開發,都需要先由《三體》三部曲內容開發和商業運營全球版權方三體宇宙官方授權。

“光是拿到授權,就花了三個月。”觀測站項目開發方、成都文趣星球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文趣星球”)CEO潘波告訴封面新聞記者,三體宇宙對於IP授權有著近乎嚴苛的考核,從策劃方案到執行落地,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看項目的開發是否符合《三體》的世界觀,“關鍵還是拚內容。”

遊客打卡全國首個三體“宇宙閃爍”增強現實觀測站(攝影施媛媛)

內容的創新之處在於,過往《三體》影視劇的創作都是從地球人的視角展開,觀測站創新性地引入三體人視角,把三體的故事講出了新意。雖說開發思路得到認可,但要讓《三體》中的世界觀以宏大的方式驚豔觀眾,也成了團隊的開發難題。據瞭解,該項目中運用了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技術,將《三體》中的場景進行再現。

觀測站是文趣星球做的第一個項目,也是第一個科幻項目。從目前的數據來看,這算得上是一份合格的成績單:國慶期間,客流量營業額達到百萬。潘波提到,接待的遊客當中,有不少資深《三體》迷,他們在參與體驗過後紛紛在後台對觀測站表達了認可。

“互動性很強。”在複盤成功經驗時,潘波表示:“相較於以往的《三體》IP開發,這是一個全新的模式。整個體驗過程中,可以全方位調動受眾的方向感、空間感、協調性,是一次全新的體驗。

從成都出發,觀測站下一站將登陸上海,開啟全國巡展。

當越來越多的前沿技術進入科幻產業。圖為遊客用VR眼鏡感受三體世界(攝影施媛媛)當越來越多的前沿技術進入科幻產業。圖為遊客用VR眼鏡感受三體世界(攝影施媛媛)

科幻產業發展現狀

IP開發集中在視聽領域

根據《2023中國科幻產業報告》,我國科幻產業目前主要有科幻閱讀、科幻影視、科幻遊戲、科幻衍生品、科幻文旅五大板塊。

在目前三體IP的授權開發中,最廣為認知的莫過於影視劇。今年年初,由張魯一、於和偉等人主演的電視劇《三體》熱播,叫好又叫座,豆瓣評分達到8.7分。而上一次引發全民科幻熱的作品,則是電影《流浪地球》。

《三體》影視劇(圖源網絡)《三體》影視劇(圖源網絡)

科幻題材影視劇熱播的背後,同樣折射出科幻產業發展中的兩個現象:一是科幻產業對於科幻IP的強依賴性,二是科幻頂流IP的開發大多還集中在視聽領域。

成都高質量發展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鄭穎從事創新領域的研究,正在操盤一個科幻項目。在她看來,科幻產業對IP的依賴並不是一件壞事。“‘超級IP’的吸引力是催生受眾消費的關鍵驅力,是助力科幻產業這一新生事物發展的強勁動力。”鄭穎在接受封面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科幻IP的邏輯性強,“科學濃度”高,其中涉及的很多物理學、天文學概念讓普通人望而卻步,但通過視聽改編後,觀眾接受度會高很多,受眾群體年齡層也更為廣泛。

潘波也提到類似的觀點。他提到,人們的消費一定是建立在共情和認可的基礎上。以《三體》為例,一部成功的科幻作品積累起了廣泛的群眾基礎,這是科幻產業發展的底氣。與此同時,科幻IP的開發過程一定是先影視作品而後其他,“影視作品有一套成熟的模式。”也正是如此,如何將科幻IP的開發多元化對從業者而言是一種考驗。

來自《2023中國科幻產業報告》的數據顯示,五大板塊中占比較高的業態前三分別是科幻遊戲、科幻文旅和科幻影視位。科幻遊戲,也正是三體宇宙搶占的重要市場:為了讓海外玩家感受到中國科幻的創造力,2022年2月,三體聯動網易遊戲研發的《荒野行動》在海外推出主題版本,把紀元更迭的三體遊戲世界以可視化、場景化、更具體驗感的交互形式呈現。

三體宇宙CEO趙驥龍曾向媒體表示,希望通過“科幻+科技”的結合,多維度地將三體IP創造出更加豐富和有深度的文化體系。

以觀測站為代表的項目,依託東郊記憶園區的地理特徵,給大眾帶來了一次沉浸式體驗三體世界的機會,也為文學IP商業化帶來一條新路徑。而這也正是科幻文旅的發展方向:以國產科幻IP為核心打造的科幻主題公園正在成為新的增長極,糅合了科幻、科普、研學等元素的體驗項目,正展露發展潛力。

觀測站的全國巡展結束後,還將開啟它的海外旅程。目前,卡塔爾已經是確認好的目的地之一。潘波已經準備好和他的團隊深耕在科幻產業這片藍海中。

《三體》動畫在B站播出(圖源網絡)《三體》動畫在B站播出(圖源網絡)

前沿技術挺進科幻產業新藍海

看好《三體》打造百億產業鏈

今年4月,三體宇宙和人工智能平台商湯科技攜手開發的《三體·引力之外》線下沉浸式娛樂新業態正式開展。人工智能技術讓原本只能停留在想像中的三體故事觸手可及,一個獨一無二、沉浸式的三體世界來到了人們的面前。

當越來越多的前沿技術進入科幻產業,科幻世界也變得立體形象了起來:無論從群眾基礎還是硬件支撐,眼下都來到了科幻產業發展的黃金時代。

去年年初,《流浪地球2》熱映,官方授權的周邊衍生品也火出圈,高達1.18億的眾籌金額創造了中國影視IP周邊衍生品眾籌的最高紀錄。“這反映出,用戶對於科幻類衍生品和科幻產品是願意買單的。”肖邢是一名資深科幻迷,《流浪地球1》上映時,他就抱著試一試的心態走進了電影院,“雖說裡面有一些知識不準確,但整體效果還是很驚豔。”在電影周邊發起眾籌時,他第一時間參與了進來。

科幻IP的開發要實現多元化,也依託一定的科技進步。在觀測站的“宇宙閃爍AR體驗”中,文趣星球在東郊記憶的建築中做了一次整體建模,運用虛擬現實等技術將讓宇宙閃爍的特效在上空虛擬成像直徑一公里;《三體·引力之外》能夠直觀地再現三體世界,人工智能技術是背後的強大助力。

至於《三體》這個頂級IP能夠產生的商業效益,鄭穎認為可以形成一個產業鏈。“從目前國外知名科幻IP開發及發展模式來看,他們大多以‘全產業鏈’的開發思路來進行運作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建構豐富的故事體系積蓄內容資源,打造多元化產品形成跨媒介開發,最後再通過繁榮粉絲文化鼓勵二次創作,提升IP附加價值。

來自三體宇宙的官方數據顯示,《三體》國內粉絲達到2000多萬,與此同時還有廣闊的海外市場。目前,《三體》IP聯名消費市場價值累計超過20億,“加授權的IP開發,這個價值不可估量。”從這個角度來看,潘波認為,《三體》可以形成一個百億產業鏈。

至於眼下,近在咫尺的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會即將叩開一個大門,“這隻是一個開始,科幻產業的影響力將通過這場大會實現和世界對話。”潘波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