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增長30%,這家品牌兩年蟬聯中國空調行業十強

近年來在互聯網和電商重塑競爭格局的背景下,中國空調市場從大品牌壟斷,演化進入品牌林立、競爭充分的時代。在此背景下,美博空調異軍突起,成為空調市場的新力軍。能在競爭如此激烈的空調市場中迅速崛起,這與該公司在細分領域和市場上精準佈局密不可分。

美博集團董事長 餘方文  (企業供圖)美博集團董事長 餘方文  (企業供圖)

多點突破,強勢增長

近日,據工信部官網公佈,美博空調蟬聯中國空調行業十強品牌,這是美博連續兩年獲得該項榮譽。美博穿戴式空調則獲得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頒發的“年度技術創新成果獎”。

對於在空調業摸爬滾打了10多年的美博集團董事長餘方文而言,空調是一個剛需“好生意”,但又是一個面臨大企業多、小品牌多、競爭異常激烈的生意。而科技和研發成為美博空調在市場上站穩腳跟的第一動力。

據餘方文介紹,今年以來,美博空調加大在家用空調、商用空調、特種空調、穿戴式空調、熱泵空調等領域的全產業鏈佈局。在家用空調領域,2023年,美博持續以30%的高速增長,進一步強化行業地位。

在海外出口市場上,目前美博產品已經覆蓋超過82個國家,囊括北美、拉美、俄羅斯、印度、東南亞、中東等國家和地區。

美博安慶產業園空調生產線一角。(企業供圖)美博安慶產業園空調生產線一角。(企業供圖)

在創新領域,美博是穿戴式空調細分領域的領導者。今年,美博發佈重量輕35%,體積小20%,節能30%以上的第二代新品,並與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達成戰略合作,成立全國首個穿戴式空調和先進熱管理聯合實驗室,以創新科技和產品繼續引領該細分領域發展方向。今年4月,美博強勢進軍家用熱泵空調領域,與安徽工業大學聯合研製推出新一代二氧化碳熱泵空調。

餘方文表示,任何偉大的產品都在於量產的速度。據他介紹,今年美博安慶基地和佛山順德基地相繼竣工投產,加上蕪湖基地共三大智造基地,極大提升了美博的製造實力,為美博在製冷細分領域規模化高速發展插上“翅膀”。

美博集團蕪湖產業園。(企業供圖)美博集團蕪湖產業園。(企業供圖)

迎合時代找準市場機遇

在互聯網與電商重構的市場背景下,目前中國的空調品牌,出現了細分多元化的品牌結構。據瞭解,經過13年的發展,美博集團已經形成美博、樂京、美邦霖界、萬寶空調、餘師傅等多個品牌佈局。

目前對於新品牌可謂最好的時代。互聯網信息碎片化,讓大量新品牌得以出現。另一方面傳統家電連鎖渠道遇到發展瓶頸,讓下沉渠道出現真空,大量新品牌得以迅速成長。餘方文認為,美博空調的突圍,得益於全新的商業規則和以此帶來的市場機會。在目前商業模式下,收款按規則而行、資金高效流轉,能否成功更多看企業自身實力。

“時代在變化。美博就是時代切換過程中找到機遇的品牌之一。”美博集團新聞發言人甘建國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互聯網、社交媒體與電商發展重構了中國商業規則,中國對互聯網的包容呈現了巨大的機會。

美博空調近年推出的各種新品展示。信息時報記者 郭柯堂攝

美博空調近年推出的各種新品展示。信息時報記者 郭柯堂攝

海外市場拓展至82國

從市場份額看,中國企業是全球空調市場的翹楚。而現在,全球空調市場又迎來了美博這個新力軍。

目前美博空調出口到82個國家,在俄羅斯、巴基斯坦、馬來西亞、泰國、緬甸、拉美等國家和地區銷售增長良好,在北美國家如美國、加拿大、墨西哥也持續突破,銷售勢頭強勁。

海外市場製勝法寶之一是高性價比前提下,依然保持過硬的質量。據介紹,美博空調在關鍵產品指標上比當地標準高出5%。另一製勝法寶是更優質的服務。據餘方文介紹,在海外市場,美博空調主推產品定製化,對於面板、外觀、功能等,海外客戶都可以提出創意,而美博則負責完善和設計。

更有成效的品牌傳播,也成為美博空調在全球市場上成功的要素之一。今年6月,美博成為國際籃聯“國際團結杯”官方合作夥伴和塞爾維亞男籃官方讚助商。9月,美博讚助的塞爾維亞男籃勇奪世界盃亞軍,受到全球球迷關注,讓美博的品牌聲量更上一層樓。

美博集團順德產業園。(企業供圖)美博集團順德產業園。(企業供圖)

美博最終會成為有動力的“高鐵”

“在家電消費上,人們可以不買電視,但不能不買空調。”餘方文向記者表示,空調本意是“空氣調節”,不止於製冷和製熱,更能實現濕度調節、換氣通風,是人們生活質量提高後的剛需產品。餘方文表示,空調的銷售規模在家電中居第一,超過冰箱、洗衣機和彩電總和,他長期看好中國空調市場在國內和世界範圍內的發展。

餘方文認為,目前全新的商業時代已經給美博空調充分的機會,包括多元化的渠道,年輕化的用戶,標準化的商品製造門檻。

“對於空調市場,這是一個看誰跑得更快的時代。我們一邊學習、一邊做。如同賽場上奔跑,需要良好的體能和毅力的堅持。”餘方文表示,成本、效率和品質是美博空調三大發展保障。

餘方文表示,美博空調不會成為只靠火車頭帶動的“綠皮車”,而是成為每一節車廂都有動力的“高鐵”。

(專題|撰文 潘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