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機器》真人電影定編劇 項目開發多年

《戰爭機器》《戰爭機器》

  新浪娛樂訊 北京時間3月28日消息,據外國媒體報導,著名遊戲《戰爭機器》改編的真人電影定下編劇:喬·斯派茨(《沙丘》《奇異博士》《普羅米修斯》)。

  此前網飛拿下了遊戲的影視版權,宣佈打造一部真人電影和一部成人動畫劇集,後續也可能有更多項目,其他陣容未宣佈。

  荷李活多年來嚐試影視化此項目,新線於2007年拿下版權,最終未能開發成形。2009年,倫·懷斯曼(《黑夜傳說》)被製片人威克·戈弗雷請來寫劇本,沒有後續。2016年,環球接手運作,肖恩·薩萊諾編劇,也沒下文。

  《戰爭機器》是Epic Games和微軟遊戲工作室於Xbox 360和電腦PC推出的第三人稱射擊遊戲。,將生存的恐怖融合到戰術動作中,並且提供極具深度的感人故事,讓玩家體驗到人類與獸族部落(從錫拉星深處鑽到表面的可怕生物)為了生存而展開的慘烈戰役。遊戲中,玩家必須帶領戰爭英雄馬可斯菲利及其隊員,獨自面對各種殘暴怪物的猛烈攻擊。

  遊戲於2006年11月7日在北美正式發售,同日也在亞洲地區(日本除外)發售行貨版本;歐洲地區版本(德國除外)則在2006年11月17日開始發售;日本地區版本也在2007年1月18日發售。遊戲行貨版本分為普通版和限量鐵盒版:普通版包括遊戲磁碟片和海報;限量版則包括光盤、說明書、設定畫冊、製作花絮,包裝也改為銅盒外殼。

  2015年8月25日,由The Coalition製作發售的該遊戲重製版《戰爭機器:究極版》公開發行,並加入原獨占於PC的章節與多項新地圖和遊玩角色。

  故事發生在一個被稱為錫拉(Sera)的行星上。數十年間,世界石油耗竭,幸好在科學家Helen Cooper的研發下,原被視為無用之物的一種流體物質“伊姆能源”(Imulsion)成為了石油的替代品。然而,大部分伊姆能源集中於少數國家,各國為了自身利益而互相結盟,不久後世界分成兩大陣營,一方是由較缺乏能源的國家所聯合而成的“Union of Independent Republics”(獨立共和國聯邦)簡稱UIR,另一邊則是由能源大國聯合而成的“Coalition of Ordered Government”(維安政府聯盟)簡稱COG。不久,雙方為了爭奪資源而爆發“鍾擺戰爭”(Pendulum War),雙方一路拉鋸,直到戰爭爆發後第77年,維安政府聯盟在艾斯方戰役(Aspho Fields)中獲得關鍵勝利,並於2年之後,戰爭第79年結束鍾擺戰爭。

  鍾擺戰爭結束後6個星期“事變日”(Emergence Day,E-day)爆發,一群透過地底通道網絡移動的獸族從地底出現,毫無防備的人類在26小時內(錫拉星一日為26小時)被消滅了四分之一的人口。獨立共和國聯邦隨即垮台只剩數小股勢力,而維安政府聯盟動員數以萬計的部隊與獸族交戰,但經過近一世紀的戰爭,人類用於內戰的輕武器已無法抵禦獸族的攻擊,維安政府兵敗如山倒;事變日後一年,獸族幾乎控製了整個Sera星上所有主要城市、軍事武器和製造中心。整個星球只剩下賈辛圖高原(Jacinto Plateau),其週遭的都市,與少數幾個其他地方的城市未被獸族拿下;其中賈辛圖高原之所以未被攻破,乃因其花崗岩層為獸族無法鑽破的,然而在高原中依舊留有從前人類的礦坑通道,為了以防萬一,維安政府封死所有通道並灌滿神經毒氣。

  事變日後1年1個月,“Ostri”一戰中,維安政府大敗,進而決定借由發射軌道激光武器(黎明之錘)毀滅賈辛圖高原以外的地方來消滅獸族,為了避免打草驚蛇,維安政府在發動攻擊前三天才發佈消息,三天后所有進入賈辛圖高原的入口封閉,隨後黎明之錘將整個表面燃燒一遍。

  然而攻擊結束後,維安政府發現多數獸族早已逃往地底下而逃過一劫,無法抵達賈辛圖的人類部分成為了犧牲品,其他則因暫時躲到地底下而逃過一劫,倖存者從此痛恨維安政府入骨,決定自力救濟而成為(遊民)“Stranded”。

  事變日後5年,維安政府在賈辛圖高原外的最後一個城市,蘭登市(Landown),遭到獸族圍攻,在獸族的迫擊炮日以繼夜的轟炸之下,蘭登市於不久後淪陷。維安政府一直到十年後才重新奪回這個城市,並以此做為地穀風暴作戰“Operation Hollow Storm”的起點。

  事變日後10年,賈辛圖高原中地層較為脆弱的維安政府首都,“艾菲拉”(Ephyra),遭獸族成功地鑽破並侵略,起初維安政府節節敗退,但之後所有殘存部隊在“東柵軍校”(East Barricade Academy)集結並開始反攻,然而,當維安政府漸漸占上風時,戰場上握有黎明之錘定位器的人,馬可斯,為了救其父親而違背霍夫曼的軍令棄守崗位,雖然他有將定位器留下,但此定位器的瞄準鏡早已損壞因而無法使用,而新的瞄準鏡在馬可斯的身上匆忙間並未轉交,進而導致反攻失敗,守軍未能利用黎明之錘殲滅於法官大橋另一側集結的獸族部隊,艾菲拉淪陷,獸族得以進入賈辛圖高原,馬可斯也因違背軍令被判40年徒刑。

  事變日後14年,維安政府擬定了一個能一口氣消滅獸族的計劃,光子炸彈作戰“Lightmass Offensive”,而為了這個計劃,他們需要全聯盟最能幹的戰士,因此,他們決定把牢中的馬可斯放出來。

  戰爭機器的故事發生在一名聯盟士兵──馬可斯的身上。在監獄服刑四年後被他的朋友多姆拯救出來,並且加入了D小隊。長官霍夫曼上校授予D小隊的任務是,與A小隊的倖存者巴德、柯爾會合,並取得A小隊攜帶的位置共鳴器,這個共鳴器是用來探測地下洞穴並畫出獸族地底通道的地圖,接著發射光子導彈來摧毀獸族的要塞。D小隊後來和A小隊會合併得到了這個共鳴器,但途中D小隊隊員安東尼。卡敏被狙殺而隊長金名揚被蘭姆大將軍一刀刺死。混亂中,他們得到遊民的幫助,於是馬可斯帶領D小隊順利穿過Sera行星的廢墟城市,最後乘車來到了一個採礦工廠,並且經由工廠到達了地底深處的礦坑。

  D小隊成功的開啟共鳴器,但共鳴器並沒有成功繪製出整個地底通道的地圖,當他們無功而返,準備返回聯盟總部時,他們發現了一份獸族地底通道的地圖,然而其內容並不完整,為了取得完整地圖,他們決定到此地圖的信號來源,東柵軍校,馬可斯的老家。之後他們所搭乘的直升機迫降在城市中,他們在馬可斯父親位於東柵軍校秘密實驗室中的電腦中,發現了一張完整的地圖,這張地圖顯示了整個獸族的通道以蜂窩式的結構蔓延了整個星球的地殼,並且比任何人預期的還要大,D小隊於是下載這份地圖並打算用此作為發射光子導彈時所需的地圖。同時,裝了8顆光子炸彈的火車出發,但不幸地,獸族成功地搶下火車,把車上所有的軍人丟下火車,D小隊只能從火車即將路過的車站跳上車。D小隊開車盡快趕到城市中的車站,馬可斯與多姆接著跳上了載著光子炸彈的火車,而巴德和柯爾則沒有趕上。馬可斯和多姆最後殺死佔據光子列車的獸族蘭姆大將軍,成功的引發了光子導彈,摧毀了獸族的通道網絡。遊戲最終部分,由霍夫曼上校發表勝利的演說表示獸族的通道已經崩塌,戰爭也近於結束;同時獸族女王最後發言,發誓獸族仍然會持續發動攻擊。

  (孟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