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鋰價格“真相”調查:電碳低價已到25萬元/噸,遠期合約最低至17.3萬元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  董鵬  成都報導

本週多家媒體報導,電池級碳酸鋰跌破30萬元/噸,但是其採用的多為第三方機構統計的市場均價,較市場一線成交價格明顯滯後。

以3月23日為例,上海有色網的電碳市場均價為每噸27.85萬元,百川盈孚電碳價格區間為26.8-29.8萬元,富寶鋰電的報價則在25-27.6萬元,均價為26.3萬元。

不過,以上價格較為市場一線真實成交價更高一些。早在一週前,記者獲得的一份鹽湖滷水電碳報價時,其價格便已經來到了25.3萬元/噸。

對此也有貿易環節人士近期評價稱,“目前市場報價比較混亂。”

造成以上觀感的主要原因,是因為不同市場、不同等級、不同原料類型的產品,其價格都存在一定幅度的價差。

首先,按照市場類型劃分,便包括了上述報價機構統計的市場均價,以及貿易環節實際成交的散單價格,後者雖然單筆成交規模普遍較小,卻是最能反應市場細微變化的價格樣本,近兩年其價格走勢多領先於前者。

其次,是無錫不鏽鋼交易中心此前推出的碳酸鋰遠期合約,由於場內交易的期貨還未上市,業內不少人在拿遠期價格當作期貨價格使用,甚至至今仍有人將其誤認為“期貨”。

而相比於以上現貨市場價格,上述遠期合約波動幅度要更為劇烈。

3月23日,代表今年4月交貨的2304合約上漲7.26%,創近一個月以來最大單日反彈幅度。而在昨日該合約曾創下173.5元/公斤的新低,即每噸17.3萬元,這顯然已經不是“腰斬”的事情了。

綜上,在現有可觀察的樣本價格中,第三方報價機構統計的市場均價 > 散單市場實際成交價 >遠期合約價格。

其次,按照不同產品等級劃分。本輪上漲週期以前,產品主要包括工業級、電池級兩種類型,但是大概從去年開始,市場上開始出現一種純度介於工業級、電池級之間的新產品,被稱為“準電池級”。

僅以富寶鋰電價格數據為例,3月23日,電池級碳酸鋰市場均價為每噸26.3萬元,準電池級碳酸鋰均價為25.5萬元,工業級(礦石料)均價則只有23.3萬元。

之所以特定標註“礦石料”,是因為按照不同原料類型,碳酸鋰的市場價格同樣存在明顯價差,比如滷水料、回收料的產品價格要明顯低於礦石料產品。

上述價格數據還顯示,今日回收料的工業級碳酸鋰均價為22.9萬元/噸,大概要比礦石料產品低上每噸4000元左右。同時,滷水料因為生產成本更低,普遍也要比礦石料碳酸鋰的價格更低。

所以,目前貿易環節提供報價信息時也會標明生產企業和產品類型,比如“藍科工碳”、“贛鋒電碳”等,由此業內人士自然可以形成一個相對合理的心理價格。

從上述價格差異表現來看,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解釋為何各家上市公司實際銷售價格會存在明顯差異了,如2022年藏格礦業、永興材料銷售均價分別為每噸40.37萬元、43.55萬元。

此外,結合今天碳酸鋰遠期合約大漲的情況來看,也是迅速擊穿寧德時代“鋰礦返利計劃”20萬元/噸結算價後出現的短期止跌。

至於,上述遠期合約反彈能否延續,以及現貨貿易環節是否跟隨止跌,仍然要看終端市場的恢復情況,尤其是需求端。

(作者:董鵬 編輯:巫燕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