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旦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張軍答21:美聯儲轉向將拓寬中國貨幣政策空間,中國向進口促進戰略轉變將帶來巨大潛力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 吳斌 上海報導

在近期美國一系列疲軟的經濟數據公佈後,美聯儲明年降息的預期也在升溫,市場預期美聯儲將在明年6月前轉向降息,並在2024年底之前累計降息約100個基點。美聯儲明年轉向降息、中美利差縮窄對中國經濟有何影響?

第八屆複旦首席經濟學家論壇近日在複旦大學舉行,由複旦大學經濟學院和複旦經院全球校友會主辦,中國農業銀行上海市分行承辦,以“探索新引擎、開創新局面:要素市場改革與中國經濟發展潛力”為主題,複旦大學文科一級教授、經濟學院院長、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張軍在論壇間隙接受了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他對記者表示,短期來說美聯儲明年降息對中國經濟是利好,中國的貨幣政策空間會變大。如果明年美聯儲降息幅度更大,中國貨幣政策的操作會更主動。

 (複旦大學文科一級教授、經濟學院院長、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張軍,主辦方供圖) (複旦大學文科一級教授、經濟學院院長、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張軍,主辦方供圖)

他還表示,中國需要在貨幣擴張和刺激總需求方面更加謹慎。中國經濟現在面臨的各種約束很多,投資領域面臨的許多條件都發生了根本改變,不確定性很大。他認為現在放水不如放權,需要解除政府對很多經濟活動的過多幹預,讓受政策抑製的領域,特別是現代服務業領域能釋放更多的發展潛能。

此外,對於中國企業“走出去”戰略,張軍指出,在製造業和基礎產業領域,輸出產能對中國經濟的未來發展意義重大。產能的國際輸出和持續的對外直接投資將是一個有利於改善國內投資機會和促進生產率增長的重要戰略。這不僅可以助力國內產業升級,提升國內收入水平,也從根本上有助於實現國內消費與投資之間的再平衡。

具體來看,張軍分析稱,目前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存量大概在2萬多億美元,美國大概接近9萬億美元,新加坡大概1.6萬億美元,如果換算成人均水平的話,中國大約是美國的1/16,同時大約是新加坡的1/14。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存量的人均水平還相對較低,未來仍有很大增長潛力。

張軍認為,通過海外直接投資把國內產能輸出到國外,是緩解國內產能積累過多的重要出路。由於產能過剩,中國這些年來經曆了生產率的持續放緩,給宏觀經濟造成壓力,GDP增速出現了L-型的放緩趨勢。

展望未來,張軍表示,隨著中國國內產能不斷輸出,國內附加值更高的投資活動會有更大空間,國內產業升級有助於提高生產率,也有助於提高收入水平、從而創造巨大的國內消費市場。他提出,中國從根本上需要從出口促進戰略逐步轉變成進口促進戰略,這樣才能解除抑製來自生產要素的收入保持較快增長的政策約束,創造國內更大的購買力市場。因此,向外的直接投資和未來國內產能的國際輸出是非常重要的實施戰略。長遠來說,中國未來應該擁有世界上最多的跨國公司。

(作者:吳斌 編輯:李瑩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