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提前批額度頂格下達:專項債2.28萬億,一般債0.43萬億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 楊誌錦 上海報導

截至2月23日,31個省份都披露了預算報告,且都公佈了提前批地方債額度的情況。

據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整理,2024年31省份獲得的提前批專項債、一般債額度加總分別為22800億元、4320億元,二者均為2023年新增專項債、新增一般債額度的60%,意味著監管部門按照全國人大常委會授權上限下達了提前批額度。

其中一般債總額度和去年持平,各省份提前批一般債額度和去年變化不大;專項債總額度相比去年增加900億元(增長4%),但結構出現調整——廣東、江蘇、浙江、山東等經濟大省專項債額度相比去年增長10%以上,而天津、重慶、廣西等一些高風險省份相比去年下降40%左右。

究其原因,2023年發行的1.39萬億特殊再融資債向高風險省份傾斜。與新增地方政府債券一樣,特殊再融資債券也會增加政府債務餘額。而在新增地方政府債券額度的分配中,債務風險高的地方額度少,而特殊再融資債用於化解債務風險,風險高的地方額度多。為了避免債務風險進一步積累,獲得特殊再融資債額度的地方後續新增債額度將減少或沒有。   

2023年12月11日至12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統籌好地方債務風險化解和穩定發展,經濟大省要真正挑起大梁,為穩定全國經濟作出更大貢獻。中央財辦有關負責同誌解讀時表示,債務風險高的地區要邊化債邊發展,在債務化解過程中找到新的發展路徑,要更大力度激發民間投資、擴大利用外資。債務風險較低的地區要在高質量發展上能快則快,特別是經濟大省要真正挑起大梁,為穩定全國經濟作出更大貢獻。

分省份來看,廣東省提前批專項債額度最高為3245億元,其次為山東(2433億元)、浙江(1903億元),三省額度合計超過7500億元,占全國總額度的三成。而青海、西藏、寧夏三省份額度較少,均不到30億元。

提前下達的地方債限額被稱為“提前批額度”,這起源於2018年12月。2018年12月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決定,授權國務院在2019年以後年度,在當年新增地方政府債務限額的60%以內,提前下達下一年度新增地方政府債務限額(包括一般債務限額和專項債務限額),授權期限為2019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2023年10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將授權延至2027年12月31日。

預算報告顯示,2023年新增專項債、新增一般債額度分別為3.8萬億、0.72萬億,按照授權上限,2024年提前批額度將達到2.71萬億,其中專項債、一般債額度分別為2.28萬億、0.43萬億。

財政部國庫司司長李先忠2月1日在國新辦發佈會表示,2019年以來財政部就建立健全了提前下達新增地方政府債務限額管理制度,指導督促地方完善預算管理,合理安排新增地方政府債券發行節奏,有效降低融資成本,加快資金撥付。

“從2019年這項制度建立以來,到2023年,經國務院批準,財政部分別向各地提前下達新增債務限額是1.39萬億元、2.85萬億元、2.36萬億元、1.79萬億元和2.62萬億元,合計超過11萬億元。2023年12月,財政部依法履行審批程序後,已經向各地提前下達了部分2024年的新增地方政府債務限額,支持重大項目建設,推動形成實物工作量,充分發揮地方政府債券對經濟的拉動作用。”李先忠表示。

不過李先忠未披露具體的額度,而從31省份披露的數據加總來看,財政部按照全國人大常委會授權上限下達了2024年提前批額度。

另據記者瞭解,近期監管部門正在組織申報2024年專項債項目,本次申報在投向領域、項目要求、申報程序上均有變化。投向領域上,總體仍保持著11大領域不變,但細分投向出現細微變化。此外,專項債作資本金領域新增保障性住房

另據瞭解,存量已審核通過的專項債項目沒有實質性變化,可以率先發債。後續監管部門審核地方新報項目後,將為項目庫提供新的“彈藥”,支撐專項債發行,進而推動社融和基建投資平穩增長。

一些省份預算報告也提及專項債管理。比如天津市表示,加強專項債券投後管理,推動穿透式監測系統與財資管理雲平台無縫對接,打通專項債券資金監管“最後一公里”。強化專項債券項目預期收益管理,更加註重償債來源落實。壓實主管部門和項目單位責任,落實償債備付金機制,按時足額償還本息,確保法定債務不出任何風險。

廣西預算報告表示,加強對專項債券項目申報工作的培訓和指導,嚴格專項債券投向領域負面清單管理,優化專項債券項目預審工作機制及中介機構盡職調查管理制度,提高專項債券項目儲備質量。嚴把專項債券項目成熟度、合規性、平衡能力三道關口,提高發債項目質量,建立專項債券項目滾動管理機制,提高專項債券發行科學性、精準性。建立政府債券資金專戶管理機制,合規高效支出政府債券資金,全流程監控反饋政府債券項目實施情況。開展專項債券項目全生命週期績效管理,切實提高專項債券資金使用效益。

(作者:楊誌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