鵬華基金王誌飛:一攬子化債背景下的城投債投資思考

3月22日,鵬華基金聯合新浪財經在寧波舉辦了以“潮湧海天闊,東風隨春歸”為主題的第二屆基本面投資峰會暨2024年春季投資策略會。會上,鵬華基金固定收益研究部總經理王誌飛作了以《一攬子化債背景下的城投債投資思考》的主題分享,解讀一攬子化債政策的曆史演變和影響,並對此背景下城投債的投資策略提出建議。

回顧2023年,城投債上下半年經曆了較大變化。2023年上半年,城投債輿情頻發,市場一度擔憂城投債的剛兌打破一觸即發;但在2023年7月份一攬子化債政策提出後,整個城投債收益率出現了波瀾壯闊的行情。

城投的產生背景及政策脈絡

王誌飛指出,城投產生的背景源自於兩個方面:第一是中央和地方財權和事權的不匹配;第二是各地GDP的激烈競爭。

回顧過去十幾年城投的重要監管政策,他認為,城投從誕生後經曆了高速發展,對重要經濟的發展做出巨大貢獻。但是伴隨著城投債務增長,對整個宏觀杠杆率和政府債務的壓力產生了負面影響。

城投債的監管政策以2018年為界分為上下半場。王誌飛指出,上半場主要代表文件是2014年的43號文,允許地方政府發行地方政府債券,允許發行置換債券去置換以非債券形式存在的地方政府債務。下半場是2018年的隱性債務的化解,提出以5-10年時間逐步化解隱性債務,控製增量,化解存量,並提出六種化解隱性債務的方式。

曆次債務置換下的城投行情演繹

王誌飛認為,曆史上一共有四輪債務置換。第一輪是自2015年開啟的允許地方政府發行置換債券,發行規模12.2萬億。第二輪是2019年針對一些建製縣的隱性債務化解。第三輪是2020年,第一次是2020年1月-2021年9月,是第二輪建製縣隱性債務化解試點;第二次是全域無隱債,要求廣東、上海率先實現全域無隱債。第四輪是從去年7月份政治局會議後到現在的一攬子化債,目前一定發行了1.38萬億的特殊債融資債券進行隱性債務置換。

結合債務置換的城投信用利差的走勢看,城投的行情是經濟週期、金融週期、監管週期三期疊加的產物。當經濟下行壓力較大時,開啟信用擴張,城投的監管政策相對較鬆,再融資較為通暢,城投債的收益率和利差出現壓縮,城投債對組合貢獻較為凸顯;當經濟企穩回升的時候,信用週期開始收縮,監管政策開始收緊,城投的再融資受到限制,城投往往表現較差。

王誌飛還認為本輪的一攬子化債方案是2018年的隱債化解政策的延續。主要有三大主線:第一是發行特殊債融資債券;第二是金融機構支持化債;第三是央行設立應急流動性借款的SPV工具。

王誌飛指出,特殊債融資主要呈現出幾個特點:第一體量大;第二集中發行、節奏較快;第三可置換區域面廣;第四置換用途突破“僅可化債隱債”的限制。關於金融化債,有重點省份12個;融資平台為2023年二季度末各省負責人報送國務院的名單;化債範圍包括今明兩年到期的貸款、債券和非標等金融債務。從特殊再融資債的金額來看,全國層面杯水車薪,但有利於降低城投的尾部風險。

一攬子化債政策下的城投債投資策略

在城投債正在收緊,銀行化債進度不及預期的背景下,王誌飛提出要提防高息非標、境外債等融資上量。因為債券融資的收緊和銀行化債進度的錯位,在“債券保剛兌”的整體基調下,地方城投平台被迫去增加高息融資,去填補債券融資的缺口。

展望2024年,城投的負面輿情可能難以避免,還是要警惕城投債估值的風險,但短期內城投整體的違約風險相對較可控。從擇券層面來看,他認為,短期維度內進一步往重點12省份下沉的必要性不高,即使擇券也需要嚴格控製期限。中期維度需要尋找經濟產業結構好、財政實力強、債務可持續性高、有現金流、持續經營假設強的邏輯,對應長端以區域經濟財政債務、金融資源和協調層級為標準篩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