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丨中國企業對外投資進入新階段

王瀅(摩根士丹利中國首席股票策略師)王瀅(摩根士丹利中國首席股票策略師)

在全球供應鏈和產業鏈結構性挑戰的背景下,中國企業正進入對外投資的新階段。相關數據顯示,截止到目前,近年來大力佈局海外業務的中國企業的股市表現已經優於同行,尤其是在2023年,這些企業的表現非常突出。然而,在目前不確定性日益增加的國際環境下,應對不斷上升的地緣政治複雜性和其它國際挑戰仍然至關重要。

自改革開放以來,出口一直在中國經濟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自2000年以來,中國的對外投資逐漸從外彙儲備轉向高收益的對外直接投資。中國企業出海尋求更多海外機遇,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呈上升趨勢。同時隨著中國調整國際資產配置,對外投資回報率有望進一步改善。

其中一大突出亮點在於,海外擴張成功的中國企業在投資回報率和股市表現方面繼續跑贏同行。中國於2001年底加入世貿組織後,由於與全球供應鏈的深度融合,企業淨資產收益率(ROE)有了堅實的提升。2000年至2009年間,MSCI中國指數公司的ROE增長了一倍多,從約7%增長到約17%。在此期間,電力、能源和電信板塊提供了關鍵的供應鏈基礎設施元件,並取得較高的ROE。機械(包括手機、液晶顯示器、筆記本電腦等)、儀器儀表和原材料板塊在2000~2005年間的出口額增長幅度最大,超過三倍。

摩根士丹利研究表明,在最新的宏觀經濟背景下,海外收入比重高的公司股票相對於MSCI中國指數在股市上表現更為強勁。自2017年以來,摩根士丹利研究覆蓋範圍內按海外收入排名的前30家中國公司,在過去七年中有五年跑贏摩根士丹利研究覆蓋的全部中國股票,同時在七年中有四年跑贏MSCI中國指數。2016年5月至目前,相對於MSCI中國指數,期內排名前30的公司(每年根據海外收入占比最新數據重新平衡)實現了9.0%的年化超額收益率。2023年,排名前30的公司回報率為22%,大幅跑贏MSCI中國指數。

與此同時,筆者也認為積極參與對外投資的中國企業應該保持對國際地緣政治風險的關注,在美國大選和更廣泛的多極世界背景下,國際地緣政治衝突的不確定性可能會上升,需警惕相關外部風險。

首先是直接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美國大選結果可能帶來一系列潛在的貿易政策,但考慮到實施方面的局限性,筆者認為貿易政策影響相對可控。其次是全球供應鏈“去風險化”。企業將通過在其他貿易夥伴經濟體重新佈局和建立業務,向新的細分板塊(如可再生能源和半導體)和新的地域進行多元化發展,從而降低風險。

從外部來看,國際地緣政治局勢和全球供應鏈“去風險化”可能會對中國的對外直接投資產生結構性影響,因為中國企業或將更加積極主動地調整投資佈局,從而避免相關外部風險。對此,筆者對全球緊張局勢下的宏觀形勢主要有以下幾方面觀察。

一是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結構的變化反映了國際貿易局勢的變化:通過增加對新興市場的綠地投資以及加大對可再生能源等行業的關注力度,不利的結構變化趨勢有所緩解。二是供應鏈一直在拉長,而不是“脫鉤”,這主要由新冠疫情和地緣政治因素驅動。三是貿易政策可能持續改變全球供應鏈網絡,中國將與更多國家開展更多合作。

總而言之,儘管國際地緣政治局勢複雜性在增加,2017年12月至2023年12月期間,中國在全球出口市場的份額仍從12.9%上升至14.4%。截至2022年的數據表明,中國在汽車、零部件、化工產品等領域的出口份額正在穩步上升。此外,中國企業正加速在貿易合作夥伴經濟體開廠運營,這也在保障中國企業收入方面發揮了開源的作用。未來,筆者預期“走出去”的中國企業將有更大市場增長空間和更多的投資機遇。

(編輯:洪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