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科大訊飛王瑋:行業很內卷但訊飛不焦慮,已採用國產化昇騰算力平台

新浪科技訊 5月24日上午消息,在第四屆BEYOND國際科技創新博覽會,科大訊飛副總裁王瑋向新浪科技表示,目前中美大模型競賽中,國內還處在追趕的狀態,但是需要有更多的人去用這些數據。

她提到:“作為大廠,科大訊飛還是應該要有一些社會責任感。把這些技術開放出來,讓大家更多的應用,而不是讓它在實驗室里。”她認為,科大訊飛投入了很多,短期看肯定是虧的,但做大模型一定是一個長跑,所以還是要評估長期的價值,隨著AI應用覆蓋到更多場景,未來在其他應用和賽道上,將能夠反哺回來。

就在近期,訊飛大模型宣佈降價並加入“價格戰”,對此王瑋提到,之所以能夠做到更低成本,來自於算法等層面的優化,目前訊飛大模型是完全構架在國內自主算力基座之上,這也是訊飛區別於很多AI企業的一大特徵。

“科大訊飛在今年1月已經組建萬卡集群,是全國產化的,來自華為昇騰。並且在全國產化的算力基礎上進行專門調優。最開始效率只能達到英偉達30%~40%,後來在算法、算力、算子庫上面不斷訓練,現在的能效提升很多。另外也包括國家對於AI提供的電費電價優惠,比如如何用好國家的電費電價,然後把整個模型進行調優。”

談及多模態領域的技術發展,王瑋認為,相較於國外,中國在多模態領域之所以還不夠強,主要是因為缺少大量的數據應用,如果在這些數據的應用上,再加上一些數據的標記,然後再有這樣的訓練才能夠實現。“國內還是需要有使用的環境和場域,才會形成一些迭代的版本,逐步追趕上來。”據悉,目前訊飛已經在視頻生成領域進行技術探索,推出“訊飛智作”,具備文字轉視頻的能力。

王瑋表示,自2023年推出訊飛星火大模型以來,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對於大模型發展有明確的時間節點規劃,包括6月9日、8月15日和10月24日,在這些節點上訊飛星火大模型如期完成產品迭代,所以訊飛做大模型有自己的節奏,即便行業“內卷”,訊飛也並沒有焦慮。

關於國際化,科大訊飛早在2018年就計劃走國際化,目前一些消費類硬件、語音轉文字的技術、同傳服務技術已經在國際化,面對目前的國際局勢,科大訊飛現在正在積極佈局海外,同時也能看到一些海外企業又開始和中國重新進行合作,而在這背後,靠的是中國企業的競爭力。同時,科大訊飛目前在香港已設立公司,訊飛醫療要在香港發展。(羅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