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國九條”後險企跟進“一年多次分紅”

繼多家上市銀行宣佈2024年中期分紅計劃以後,近日,上市保險公司也陸續披露2024年中期分紅規劃。5月25日,新華保險發佈公告,將在公司2024年半年度具有可供分配利潤的條件下,實施2024年度中期分紅派息;5月30日,中國平安發佈公告,公司將於2024年7月26日一般分紅每股人民幣1.50元,折合每股1.65港元,除淨日為6月7日。

值得注意的是,新華保險是新“國九條”後首家宣佈派發中期分紅的險企。而銀行方面,今年也是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等國有大行集體提出並通過中期分紅議案的第一個年頭。

增加中期分紅險企+1

5月25日,新華保險發佈公告,董事會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2024年度中期利潤分配相關安排的議案》(以下簡稱《議案》),《議案》中指出新華保險將根據經審閱的2024年上半年財務報告,合理考慮當期業績、資金狀況及風控指標要求,在公司2024年半年度具有可供分配利潤的條件下,實施2024年度中期分紅派息。

這是新“國九條”發佈後,首家增加中期分紅的上市險企。在此之前,據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統計,A股上市五家險企中,只有中國平安每年兩次分紅,中國人壽、中國人保、中國太保和新華保險則每年分紅一次。

業內人士分析,新華保險此次增加分紅頻次,一方面有利於平滑投資者現金流、提升投資者獲得感,可以在體現公司對股東回報的重視的同時增加管理層對公司經營發展的信心;另一方面中期分紅也積極響應了新“國九條”、《上市公司現金分紅指引》等政策導向。

4月12日,國務院發佈《關於加強監管防範風險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新“國九條”)。新“國九條”在分紅方面進行了重點強調,指出要強化上市公司現金分紅監管。對多年未分紅或分紅比例偏低的公司,限制大股東減持、實施風險警示。值得注意的是,新“國九條”還重點指出要加大對分紅優質公司的激勵力度,多措並舉推動提高股息率。增強分紅穩定性、持續性和可預期性,推動一年多次分紅、預分紅、春節前分紅。

中期分紅是指上市公司根據自身運營、發展狀況,在年度中期派發股息。“分紅是上市公司回報股東的重要方式,也能向公眾展示公司穩健的經營業績,給投資者信心。”蘇商銀行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杜娟表示,中期分紅增加了分紅頻次,符合高股息高價值策略投資者的期望,給股東帶來更加穩健持續的收益回報體驗。

針對險企增加中期分紅,上海對外經貿大學金融管理學院副教授趙蕾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時指出,“保險業的反應是對新‘國九條’的正常響應,同時向市場釋放積極信號,有利於減輕市場對利率下行給保險資金運用,尤其是對壽險公司經營帶來壓力的擔憂。”

除了增加中期分紅對於增強投資者信心具有重要作用,長江證券在研報中表示,中期分紅能夠實際在2024年內發放,相當於年內到賬1次上年度股息和1次本年度中期股息,可以拉升短期的股息率,這對部分高股息策略投資者來說至關重要。也就是說,險企的中期分紅有利於吸引增量資金進入保險股板塊。

趙蕾也補充道,“分紅穩定性、持續性和可預期性是股票市場成熟度的體現之一。多次分紅有利於降低股票波動率。”

去年A股五家上市險企分紅率均超過30%

事實上,提高上市公司分紅積極性,規範上市公司分紅比例,是監管長期以來的努力方向。除了4月的新“國九條”,去年監管發佈的《上市公司監管指引第3號——上市公司現金分紅(2023年修訂)》(以下簡稱《現金分紅指引》)和《關於修改〈上市公司章程指引〉的決定》(以下簡稱《章程指引》),也對現金分紅做出更為明確的規範。

一是鼓勵上市公司增加現金分紅頻次,引導形成中期分紅習慣,穩定投資者分紅預期。同時,增加對中期分紅的完成時限要求。二是督促公司在章程中細化分紅政策,明確現金分紅的目標,更好穩定投資者預期。同時,引導公司在章程中製定分紅約束條款,防範企業在利潤不真實等情形下實施分紅。

對於上市公司的分紅比例,雖然此前也有建議強製要求分紅或設定強製分紅比例的建議,但是考慮到各上市公司情況各異,難以規定具體量化指標而並未有進一步的措施。業內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公司如果確實處於在急需資金的發展階段,進行大比例分紅不利於公司的長期良性發展,還是需要公司按實際情況靈活製定分紅方案。

不過,堅持長期分紅是進一步提升投資者信心的關鍵因素之一。在過去的一年中,儘管淨利潤有所波動,但頭部險企在維護股東利益的共識非常一致,分紅水平均保持高位。值得注意的是,A股上市五家險企分紅率均超三成。

整體來看,2023年,中國平安、中國人壽、中國太保、中國人保、新華保險擬派發現金紅利合計超755.20億元,平均分紅率達45.63%,且五家險企分紅率都在30%以上。

從分紅金額來看,中國平安在五家上市險企中最高,高達440.02億元。該公司擬派發2023年末期股息每股現金人民幣1.5元,全年股息為每股現金2.43元,同比增長0.4%。分紅金額位居第二的是中國人壽,擬現金分紅121.54億元,該公司擬向全體股東派發現金股利每股人民幣0.43元(含稅),擬派發現金股利總計約人民幣121.54億元(含稅)。位居第三的中國太保,2023年度擬按每股人民幣1.02元(含稅)進行年度現金股利分配,共計分配人民幣98.13億元。此外,中國人保和新華保險擬現金分紅分別約為69億元和27億元。

從分紅率來看,中國人壽位居首位,高達57.57%;此外,2023年分紅率同樣超過五成的還有中國平安,為51.37%;餘下三家險企分紅率也均超過三成,中國太保、新華保險、中國人保的分紅率分別為36.00%、30.44%、30.29%。

此外,2022年五家險企分紅率也均高於30%,中國平安為52.3%,中國人壽為43.2%、中國太保為39.9%、新華保險為34.3%、中國人保為30.1%。多家險企管理層曾在業績發佈會及公開場合上表示,未來將保持分紅政策穩定。

中國人保總裁趙鵬對於未來的分紅政策表示,“集團分紅比例連續4年保持在30%以上,人保財險分紅比例連續5年保持在40%以上,中國人保將保持分紅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未來我們不會低於這個比例。”

中國人保在回應投資者有關分紅的問題時稱,中國人保高度重視市值管理,在行業中率先將市值考核納入到相關部門的KPI中;高度重視對股東的合理投資回報,希望能夠不斷提高投資者回報能力和水平。

中國平安集團董事長馬明哲則在5月30日舉辦的中國平安股東大會上表示,中國平安仍然是一家成長型的公司,長期發展需要資本金,公司的每一分錢都要用在保障股東長期價值的基礎上。“個人股東、機構股東對分紅、回購、利潤留存發展的要求不一樣,我們一定會去平衡不同股東對公司的要求,去找到市值管理的最佳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