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投融資渠道全面收緊 金融租賃“應急門”關閉

在地方隱性債務風險化解大背景下,城投公司融資渠道幾乎已全部被堵上新增債務的“口子”。據瞭解,除了信託全面收緊城投融資以外,此前被城投公司作為應急渠道的融資租賃渠道也明顯收緊。儘管目前無論發債還是非標融資成本均降至曆史低位,然而在政策嚴控之下,城投卻“找錢”難度越來越大。有些金融租賃公司跟城投公司談好的業務也“告吹”。

圖片來源:IC photo圖片來源:IC photo

自去年年底以來,城投債每月償還量大於融資額已成為常態。Wind數據顯示,自去年11月份以來,Wind口徑城投債除了今年1月淨融資為正以外,其他6個月份淨融資全部為負。

今年前5個月城投債總發行量1.74萬億,總償還量1.95萬億,還債額大於融資額,淨融資額-2098.64億元,相當於淨流出2098.64億元。而去年同期淨融資額為5636.28億元。今年前5個月城投債總償還量比去年增加30%,而總發行量卻比去年減少15.94%。

“目前城投公司融資處於全面收緊的狀態,名單內的城投公司不能新增負債,只能借新還舊,名單外的公司新增債務也比較難。”某城商行投行部人士告訴記者。

而此前作為城投公司融資“救急”的靈活渠道——金融租賃的“大門”近段時間也在徐徐關閉。“之前本來一家金融租賃公司答應給一個城投客戶放款,結果在監管一些收緊的信號釋放出來以後,金融租賃公司就說業務暫停了,做不了了。”某券商投行人士稱。

5月9日,金融監管總局非銀機構監管司黨支部在中國銀行保險報上發表了一篇標題為《推動非銀機構更好服務高質量發展》的文章,其中提到推動金融租賃公司積極穩妥退出融資平台業務,嚴禁將不適格租賃物進行重組、續作。雖不是正式下發文件,但依然對金融租賃公司形成“震懾”。

城投公司的融資渠道包括發行債券、銀行貸款、信託融資、金融租賃、境外發債等。其中發行債券融資成本最低,其次是銀行貸款,而信託融資和金融租賃屬於非標融資,融資成本相對較高,也是城投在其他渠道獲取融資難後的現實選擇。此前發債已受管控限制,銀行貸款在城投項目減少、作為抵押物的土地價值下跌後,融資難度也加大。信託融資近年來也明顯壓縮,租賃融資收緊後,意味著城投公司融資渠道全面收緊。

自資管新規實施以來,城投公司信託融資呈現銳減的趨勢,2023年融資額接近“腰斬”,2024年前5個月進一步同比銳減六成。據企業預警通數據,2023年城投公司信託融資2688筆,相比2022年減少34.84%,合計融資超過2703億元,同比減少44.04%。而2024年的前5個月城投公司信託融資僅485筆,相比2023年前5個月的1553筆,大幅減少68.77%,減少近七成。融資額592.35億元,同比減少59.62%。

用益信託研究員喻智在分析5月數據時認為,基礎產業類信託成立規模連續兩個月下滑,與地方化債息息相關,底層資產供給減少和融資成本下行是主要原因。

“重點省份城投已基本上不新增信託融資了,2024年1—5月,僅重慶和天津兩地仍有新增的信託融資,其中重慶的數量較2023年同期明顯減少,2023年1—5月數量還有112筆信託融資,但2024年僅有4筆。”華西證券研報分析稱。

金融租賃這一融資渠道自從上述重要文章發佈後也明顯減少。據企業預警通的數據(數據源為中登網),今年5月城投公司融資租賃共登記386筆(含金租和商租),同比減少40.34%,其中金融租賃僅136筆。

城投融資渠道全面收緊後,如何緩解依然不小的非標到期償債壓力成為擺在眼前的迫切難題。國金證券研報分析認為,“當前城投平台非標借新還舊尤其融資租賃業務存在續接困難的現象,需要關注後續若融資租賃壓降城投類業務,存量非標規模較大城投公司的借新還舊風險及負面輿情風險”。

也有的城投公司為規避城投融資限制,加快打造產投平台。中證鵬元研報數據顯示,2024年以來(截至2024年5月20日),各地新成立的400多家國有企業中,名字或業務涉及產業投資、產業發展的企業數量就達到75家。此外,還有部分城投通過更名的形式,轉型為產業類國企。各地主要以發債城投內部整合、發債城投外打造全新產投平台等多種方式打造產投平台。

國金證券研報認為,部分城投平台公司或通過產業類國企及水電燃氣熱公用類公司進行融資,這部分融資或將滿足城投到期融資租賃借新還舊部分需求,但需關注產業類及運營類國企“城投平台化”趨勢及特徵。

“多數產投平台定位為核心城投的產業類子公司,財務、資金、人員不獨立,在建立與市場化經營相匹配的激勵約束機制等方面有待突破,與城投實質轉型尚存在差距,能否突破融資限制並新增發債面臨不確定性。”中證鵬元研報認為。

近年來城投公司金融租賃這一融資渠道整體呈現出收緊的趨勢。首先是嚴禁將構築物作為租賃物。2022年2月11日,原中國銀保監會辦公廳發佈的《關於加強金融租賃公司融資租賃業務合規監管有關問題的通知(銀保監辦發〔2022〕12號)》提出,加強構築物作為租賃物的適格性監管,嚴禁將道路、市政管道、水利管道、橋樑、壩、堰、水道、洞,非設備類在建工程、涉嫌新增地方政府隱性債務以及被處置後可能影響公共服務正常供應的構築物作為租賃物。

2023年再次發文劍指類信貸業務。2023年發佈的149號文監管重點指向“嚴禁開展非設備類售後回租”,核心監管目標是防控將售後回租業務異化為抵押貸款業務。

今年以來城投境內融資收緊後,部分城投公司一度轉向境外發債融資,即使境外發債利率不低。但進入6月份後城投境外發債也在放緩,呈現收緊跡象。據DM數據,截至6月12日,6月份城投發行美元債金額僅4.9億元,不及5月全月發行金額的15%,此前3、4、5月發行金額均超過30億。

作為資管產品配置的重要投資標的,城投融資持續收緊導致城投融資工具減少後,對資管機構而言則面臨投資標的更稀缺的難題,尤其是高收益標的在到期後將再難尋。“城投各融資渠道基本都呈現收縮狀態,信託和租賃更是在2024年以來大幅壓降,而這些資金在到期後仍有配置需求。未來幾個月城投各類型資產到期後的再投資壓力較大。而負債端的增量資金還在不停地流入。以公募基金和理財產品為例,今年前5個月分別增加1.82萬億元和3.08萬億元。”華西證券研報認為,資管產品收益方面達到業績基準要求的難度將越來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