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長官出席《明報》創刊65周年酒會致辭

以下是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日(五月二十四日)在《明報》創刊65周年酒會的致辭:
 
盧新寧副主任(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副主任)、潘雲東副特派員(外交部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特派員公署副特派員)、張聰主席(世界華文媒體集團有限公司主席)、劉頌陽總編輯(《明報》總編輯)、各位嘉賓、各位朋友:
 
今日很高興出席《明報》創刊65周年慶祝活動,我首先祝《明報》65歲大壽,生日快樂。《明報》立足香港超過一個甲子,代表着不只是一個企業品牌的故事,更盛載了香港在這65年間所經歷的起伏,見證和參與香港歷史。
 
《明報》的創辦人之一是查良鏞博士。還記得,今年三月我出席了查良鏞博士百年誕辰紀念活動的開幕禮,回顧了查博士筆下氣勢磅礡的武俠世界,重溫了這份深具俠義精神、為國為民的高尚情操。兩個月後的今日,我出席查博士創辦的《明報》的65周年酒會,別具意義。
 
《明報》創辦初期只是一份四開一小張的小型報章,查博士當時在頭版寫下「公正、善良、活潑、美麗」的發刊詞。到今日,《明報》已是香港一份有廣泛讀者群的主要報章。
 
剛過去的星期一,五月二十日,是《明報》創刊65周年的正日。世界華文媒體集團的張聰主席當日發表的報慶獻辭提到:「《明報》作為一家立足於香港的中國人的傳媒機構,會緊守崗位,秉持一貫原則,恪守專業要求,與讀者一起見證國家富強、民族復興,和香港再現輝煌的逐步實現。」我認為這番話點出了香港社會對《明報》以至香港各傳媒機構的期望。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香港實現由治及興的新征程上,傳媒不單只是記錄者、見證者,更應該擔任參與者、推動者,以準確全面的資訊、不偏不倚的報道、具大局意識的評論,為社會營造積極、進取的氛圍。
 
習近平主席在二○二二年七月一日出席現屆特區政府就職典禮時作的重要講話中,提出了四點希望,其中提及希望全體香港同胞,大力弘揚以愛國愛港為核心,同「一國兩制」方針相適應的主流價值觀,繼續發揚包容共濟、求同存異、自強不息、善拼敢贏的優良傳統,共同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傳媒在社會的影響力很大,在實踐這希望方面起着關鍵作用。我對專業的傳媒機構在實踐這希望方面所貢獻的力量,充滿期望。政府會履行領導責任,帶同社會各界包括專業傳媒,發揮最大的協同力量實踐這希望。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面對香港社會經濟發展的轉型期,傳媒業界都要不斷靈活應變、精益求精,積極開闢發展新領域,在變局中把握機遇,主動進取激發創新活力。
 
查良鏞博士講過,他在主持《明報》工作時,經常引用著名報人C.P. Scott的一句名言:「Comment is free, but facts are sacred」,有人把它譯為「事實不可歪曲,意見大可自由」。香港是自由開放的國際大都會,傳媒生態蓬勃,意見多元包容,就像查良鏞博士所寫的發刊詞所講,「活潑、美麗」。要維持這種澎湃活力,就需要專業新聞界做到「公正、善良」。
 
傳媒業界的影響力大。因此,恪守行業專業特別重要。這些專業代表以事實為依歸,不偏不倚,尤其是幫助市民明辨真偽。同一個場景、拍攝的角度不一樣,就可以將原本一個用盾牌保護市民的警察,變成一個看起來用盾牌驅趕市民的警察。用幾個片段堆砌起來,就可以編造一個與真相不符的故事。所以,當別有用心的人只是公開截圖,就言之鑿鑿,我們就要有所警惕,沒有看到的那部分可能才是真相。傳媒的行業專業,任重道遠,必須向以偏概全說不、向誤導說不、向「唱衰」說不。
 
我有信心,專業的傳媒機構會透過筆鋒,讓市民更多了解國家和香港的良好發展,鼓舞社會奮發向上,大力弘揚齊心建港、愛家愛港愛國情懷,為香港帶來正向社會氛圍,求變、不怕變,不妄自菲薄,發揚自強不息、善拼敢贏的優良傳統。
 
最後,我祝願《明報》業務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各位身體健康,工作順利。多謝大家。

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日(五月二十四日)在《明報》創刊65周年酒會致辭。
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日(五月二十四日)在《明報》創刊65周年酒會致辭。
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日(五月二十四日)在《明報》創刊65周年酒會致辭。
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日(五月二十四日)在《明報》創刊65周年酒會致辭。
(左四起)署理財政司司長黃偉綸、《明報》總編輯劉頌陽、世界華文媒體集團有限公司主席張聰、李家超、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副主任盧新寧、外交部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特派員公署副特派員潘雲東,以及其他嘉賓在酒會參與切蛋糕儀式。
(左四起)署理財政司司長黃偉綸、《明報》總編輯劉頌陽、世界華文媒體集團有限公司主席張聰、李家超、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副主任盧新寧、外交部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特派員公署副特派員潘雲東,以及其他嘉賓在酒會參與切蛋糕儀式。

(轉載自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