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運輸及物流局副局長就「把握國家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機遇」議員議案總結發言

以下是運輸及物流局副局長廖振新今日(五月三十日)在立法會會議就陳克勤議員動議的「把握國家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機遇」議案的總結發言:

主席:

首先,我感謝陳克勤議員提出動議辯論,亦感謝吳傑莊議員、黃錦輝議員、陳祖恒議員、尚海龍議員、梁子穎議員、譚岳衡議員和嚴剛議員提出的修正案,以及40多位議員的積極發言,就香港應如何把握國家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機遇,提出了寶貴的意見。我現在就運輸及物流局相關範疇作出回應。

貿易和物流業作為香港經濟四大支柱產業中貢獻最大份額和提供最多就業機會的行業,一直是香港實體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二○二二年,貿易和物流業就業人數超過59萬,佔本地生產總值22.5%。憑藉自由港的地位、完善的海陸空運輸網絡和世界級的運輸基建,香港一直是區內重要的國際物流樞紐。而中央政府在「十四五」規劃中亦明確肯定香港作為國際航空樞紐和國際航運中心的地位。

近年,全球經貿格局經歷重大變化。地緣政治局勢、環球經濟、區內城市競爭等,都為香港物流業的發展帶來挑戰。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因此,我們必須不斷推動物流業持續發展,才能保持香港物流業的領先優勢。新質生產力正正為香港物流業的未來發展指明方向。

新質生產力提出「以科技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以綠色發展作為高質量發展的底色」。而政府在《現代物流發展行動綱領》中推動香港物流業走向智慧化和綠色及可持續化等方向發展,與這個思路正是不謀而合。

首先,為了以科技創新推動物流業升級轉型,邁向智慧物流發展以支援新質生產力,政府會加強支援物流業進行數碼化轉型及使用智慧物流方案,並已於今年一月在海運及空運人才培訓基金下設立了新的智慧及綠色物流專業培訓計劃,以及在二月一日起進一步提升第三方物流服務供應商資助先導計劃的資助額上限及擴大資助範圍。另外,我們會研究如何聯通不同物流信息平台,增強香港物流業的競爭力。

另一方面,綠色發展作為新質生產力形成和發展的普遍特徵,政府亦大力支持物流業邁向綠色及可持續化發展。為此,我們會透過香港物流發展局,聯同業界一同制訂清晰的綠色可持續物流發展路線圖及具體的實踐承諾,以更好地裝備物流業界,讓他們把握綠色物流的機遇。與此同時,剛才提及的智慧及綠色物流專業培訓計劃,會資助物流業組織及培訓/教育機構舉辦綠色物流的本地培訓課程。我們期望綠色物流能夠為助力新質生產力體現綠色發展理念,為形成綠色生產力作出貢獻。

另外,政府支持發展低空經濟,同時對各種先進空中運輸系統(Advanced Air Mobility – AAM)技術的迅速發展及廣泛應用持開放態度,亦歡迎業界提供實際可行的建議,並在符合各樣技術和安全考量的情況下,在現有低空空域內進行試飛活動。

有見低空經濟的發展潛力,特區政府有關政策局及部門正積極在其政策範圍內探索適合的低空活動。政府會不斷密切關注內地及其他地區在AAM方面的發展,並按香港的實際情況、法律法規、市場需求及潛在服務營辦商的商業考慮等,適時作出部署。

總括而言,運輸及物流作為供應鏈上不可或缺的一環,運輸及物流局會繼續全力發展現代物流業,貢獻新質生產力的發展。

主席,我再次感謝每位發言的議員。政府會仔細考慮各持份者的建議,以香港所長、服務國家所需,不負國家對香港的厚望。主席,本人謹此陳辭。

(轉載自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