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司司長在啟德體育園跨部門工作小組首次會議後聯同相關官員會見傳媒談話全文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今日(六月十四日)主持啟德體育園跨部門工作小組首次會議後,聯同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署理文化體育及旅遊局(文體旅局)局長劉震和保安局副局長卓孝業會見傳媒。以下是他們會見傳媒的談話全文:
 
政務司司長:各位傳媒朋友,大家好。今日下午,由我帶領的啟德體育園跨部門工作小組,剛聯同來自政府十多個政策局和部門的同事,舉行第一次會議。
 
啟德體育園是香港歷來最大型的體育基建,提供很多現代化和多功能的康樂體育設施。這項基建對於香港體育以至盛事經濟的發展,都起到非常重要的支撐作用。
 
隨着體育園已進入最後施工階段,我知道市民都很關心我們現時跨部門的籌備工作進展如何。因此,在工作小組今日開會後,我便聯同幾位同事——(包括)相關政策局同事——第一時間與大家分享會議重點。
 
整體來說,我可歸納出三大方向,指示各相關政策局和部門同事要全力推展有關落成啟用啟德體育園的籌備工作。我所說的三個方向,就是「做快」、「做強」和「做好」。接下來,我會逐點向大家解釋一下。
 
第一個方向是「做快」,即盡快完成體育園工程。在剛才會議上,我們檢視了體育園的工程進度,確定整體進展非常良好。所有向我報告的相關同事,都說進展符合預期。現時,公眾運動場、室內體育館和主場館的主體結構,其實都已大致完成;而屋宇設備安裝和系統測試、內部裝修、園景建築,以及天台和行人通道綠化等工作,則正進行中。按現時工作進度,啟德體育園的主要設施將於今年年底落成,而體育園將於明年上半年啟用。
 
由現在到啟用,我們尤其重視營運前期的準備功夫,因為體育園畢竟是全新的大型基建,我們必須做好充足測試和準備,確保不同環節,包括場地設置、購票系統,以至場內場外的秩序管理等,都要互相配合、順利進行。我們將會在體育園正式運作前,試行很多次、有足夠試驗,試行一些活動。目標只有一個,就是希望設施、設備全部操作順利,而觀眾觀看完後,乘搭交通工具離開亦順暢。我們要達到這目標,(體育園)才會正式開始運作。
 
在剛才會議上,我已指示文體旅局繼續與承辦方,即啟德體育園有限公司密切跟進工程進度,並全面有秩序地推展各項前期工作,包括做好各個環節測試,以及不同規模——即我剛才所說——的試業活動,並按相關經驗作出調整和優化,確保體育園順利運作。在這些試行活動中,我們會邀請市民參加、給予意見,看看我們運作如何。我們的目標只有一個——就是我剛才所說——希望體育園非常順暢、順利運作,我們才會正式啟用。
 
第二個方向是「做強」,即確保體育園發揮最強大的經濟效益。在剛才會議上,我們都很同意,啟德體育園將擔當雙重角色,第一是要推動本港體育發展,並要帶動娛樂、演出、旅遊等相關產業發展。
 
至今,啟德體育園有限公司已與200多個本地和海外的體育和非體育活動推廣機構、組織和代理人接觸。他們都很有興趣租用體育園設施,可見體育園將廣受大型活動主辦單位的歡迎。
 
此外,由特區政府舉辦的活動,當然亦不容忽視。其中較重要的,就是明年十一月舉行的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全運會),定必成為體育園一個重點,有些項目將會在體育園內舉行。由我領導的香港賽區籌委會(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香港特區賽區籌備委員會),聯同文體旅局轄下的統籌辦公室(全國運動會香港賽區統籌辦公室),會繼續做好全運會統籌工作,現時正進行得如火如荼。
 
另外,在剛才會議上,我們亦一致認同,啟德體育園不但要做好活動本身,亦要為市民和遊客提供多元化的體驗,做到運動、休閒、餐飲、購物,應有盡有。園區設有超過70萬呎的零售和餐飲設施,以及海濱長廊和美食海灣,讓市民和遊客可選擇在室內或露天用膳,並享受維港景色。此外,體育園毗鄰九龍城和土瓜灣這兩個食肆林立的地區,到體育園欣賞賽事或參加活動的市民和旅客,之後亦可前往這些地區品嚐地道美食。
 
我已指示文體旅局,聯同相關部門、旅發局(香港旅遊發展局)和啟德體育園有限公司等單位,針對體育園本身,以至周邊的消閒和餐飲地方,做好宣傳推廣部署,務求產生強大協同效應,帶動當區經濟發展。
 
第三個方向是「做好」,即做好啟德體育園所需配套。簡單來說,我會形容要做到「軟硬兼備」。
 
在硬件方面,我在會議上已指示運輸及物流局,聯同文體旅局和啟德體育園有限公司,確保園區相關交通配套落實到位,配合訪客不同模式的出行需要。當中,例如地鐵、的士、跨境巴士,這些全都要做好配套工作。
 
體育園位於啟德發展區核心位置,大家可以使用四通八達的鐵路網絡往返體育園,亦可到(鄰近)巴士站,(乘搭)多條巴士路線。此外,園區內設有的士站和超過800個停泊位供觀眾使用;當然,附近購物商場亦設有停車場,讓公眾使用。
 
至於軟件方面,同樣重要,我們很講求靈活變通。就體育園將來舉行的不同活動,我已指示文體旅局,聯同保安局、運輸及物流局等相關政策局和部門,以及啟德體育園有限公司、交通營運商、活動主辦單位等,適時制定協調機制,根據活動性質、規模和參加人數等,作出相應人群管理和交通部署,例如加強鐵路服務和開辦特別巴士服務。 
 
此外,在大型活動舉辦時,體育園內會按需要設立聯合指揮中心,讓各持份者緊密溝通協作,確保參與活動的市民和遊客順暢有序地進出場地。
 
最後,我亦想一提,我們正積極籌備設立啟德體育園諮詢委員會,將邀請不同相關界別的代表加入,就體育園的營運和推銷策略等提供意見。我們將適時公布詳情。
 
總括來說,我會帶領跨部門工作小組,貫徹「做快、做強、做好」三大方向,與各持份者通力合作,確保啟德體育園順利落成啟用,鞏固提升香港作為盛事之都的策略定位。
 
記者:你好,想問交通配套方面,附近的交通配套是否足以應付大型盛事?有否實質計劃改善附近的交通配套?下年已經會進行國際七人欖球賽,這些改善措施能否趕及在活動前完成?還有早前中環的S2O音樂節,很多黃大仙居民受到噪音困擾,啟德體育園更接近黃大仙區,亦會舉辦音樂活動,有否預防噪音的措施?有何管制和罰則?
 
政務司司長:噪音方面,啟德體育園,特別是我們的Main Stadium,即主場館,有可以開合的上蓋。上蓋合上後,噪音不會對居民構成影響。當然,我們都很緊張,每次舉辦活動時,噪音會否影響居民,經測試後全都達標,這不成問題。
 
我們亦很重視交通配套,因為最大的主場館可以容納50 000名觀眾。當50 000名觀眾在活動完結後,如何有序離開,我們很重視,亦與警方通過多次會議討論此問題。該處有兩個較近的港鐵站,一個是宋皇臺站,一個是啟德站,如用步行方式前往這兩個站,約10至15分鐘內到達。我們相信,這兩個站可有效疏導觀眾,我們亦會按需要──如有大型活動──加密班次以加大承載力。除此之外,我們會安排的士、設的士站,亦會有巴士。另外,觀眾如走遠一點,其實亦可到彩虹或其他港鐵站。我們很有信心,將來(啟德體育園)正式啟用時,可保持秩序。
 
另外,我們為何要找人作測試,是希望能夠盡量有清晰的指示,因為這是很新的體育設施,對大家來說並不熟悉。市民有時會不知該走哪條路、如何走到啟德站或宋皇臺站。我們會總結市民的試驗情況,設立多個指示清晰的路牌,目標是希望能夠令市民參加活動時出入順暢。
 
記者:你好,想追問多一點交通問題,剛才說到主場館有50 000個座位,有議員估計,單靠屯馬線,其實要一小時才可以完全疏導人流。剛才都有提到有兩個站接近體育園,分別是啟德和宋皇臺,但它們都是屯馬線的地鐵站。局方有否預計過,包括巴士、的士等,其實需要多久才可以完全疏導人流,或者目標大概是多少?另外,想問體育活動支援計劃方面,主要的支援對象是誰?有沒有甚麼要求才可以申請這個支援計劃?如果做不到這些要求的話,有沒有罰則?
 
政務司司長:我剛才都說過,最大型的運輸系統當然是鐵路,這提供最大方便去疏散觀眾,我們對這方面很有信心。當然,有觀眾乘搭其他交通工具,包括巴士、的士,這些全都有。還有一點很重要,除了這些之外,啟德體育園旁邊有一個很大型的商場,內裏有很多食肆、很多零售(店鋪)。剛才我說過,有零售、有餐飲,我們相信亦有市民在參加活動後,會到這些地方購物或飲食。我相信,整個園區的設計有很多直路,是很闊、很大的路,市民若要離開,一直走過去,十多分鐘就會到達;需要其他的餐飲、娛樂的話,都有提供,所以是多元化。
 
50 000名觀眾是(主場館)最高容量。就算有這個數目,我們都有足夠信心可很快疏導他們離開園區。如果走遠一點,還有其他地鐵站,如我剛才所說,附近有彩虹站和其他地鐵站。我們最重要做一件事,就是指示要很清晰,警方同事亦會做好這方面工作,令人群疏散時更有秩序。
 
記者:可否說明一下,公眾測試方面,你說會找公眾測試,最主要是會找甚麼人?預計有多少人參與測試?
 
政務司司長:測試方面,我們稍後會試行、試辦一些活動。我們正籌備該些活動。如有一些活動適合邀請市民參加,我們會公布詳細情況,讓市民參加,我們一定會做這件事。
 
署理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資助計劃方面,政府會與啟德體育園公司商討細節,有詳情後會公布。我們對啟德體育園公司有許多不同要求,包括規定每年最少做多少日的體育活動,若不達標,會有機制處理。多謝。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中)今日(六月十四日)聯同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左二)、署理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劉震(右二)、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左一)和保安局副局長卓孝業(右一)在啟德體育園跨部門工作小組首次會議後會見傳媒。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中)今日(六月十四日)聯同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左二)、署理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劉震(右二)、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左一)和保安局副局長卓孝業(右一)在啟德體育園跨部門工作小組首次會議後會見傳媒。

(轉載自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