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長官出席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宣講會後會見傳媒談話內容(附短片)

以下是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日(八月二十六日)出席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宣講會後會見傳媒的談話內容:

行政長官: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上月在北京勝利舉行,並通過《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決定》)。

二十屆三中全會不但引領國家邁向中國式現代化和高質量發展,《決定》中多項重要內容都與香港息息相關,包括要發揮「一國兩制」制度優勢;鞏固提升香港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地位;支持香港打造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深化粵港澳大灣區工作等,對香港的長遠發展、長治久安同樣至關重要。

我衷心感謝中央應香港特區政府的請求,港澳辦邀請中央宣講團成員,全國人大憲法和法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沈春耀主任,以及商務部黨組書記、王文濤部長,來香港宣講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足見中央對香港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

特區政府剛舉行了首場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宣講會。我先總結一下今日宣講會的情況,再談談我的體會。

今早的首場宣講會,有超過500人出席,包括特區政府官員、行政會議成員、立法會議員、司法界代表以及重要法定機構的負責人等。

宣講會由我主持,沈主任和王部長深入淺出、詳細精闢講解了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系統地解讀了《決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包括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遵循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則,以及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成就等。

會上設有互動提問環節,沈主任與王部長就大家關心的問題,特別是二十屆三中全會所審議通過的《決定》對香港的啓示和香港該如何貫徹落實等都作了深入交流。

這次宣講會對我們全面深入理解和領會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有十分大的幫助。會上大家認真學習,從中獲益良多、受益不淺。

藉此機會,我想談幾點領會:

第一,我們必須深入理解和領會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決定》提出三百多項重要改革舉措,涵蓋包括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國家安全等方面部署改革。我們要理解其重要性,以及對香港未來發展的意義,把握機遇,進一步發揮香港在「一國兩制」下高度國際化、市場化、法治化的優勢,在推動自身發展和與內地高度融合發展的進程中,不斷致力尋求政策、機制、體制的創新突破,持續鞏固及提升自身優勢,以香港所長貢獻國家所需,為促進國家與香港的高質量發展和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而努力。

第二,我們必須以新思維,守正創新、勇於改革、因地制宜、因時制宜推進各方面的工作。香港在國家進一步改革開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作為「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香港持續發揮着聯通內地和世界「走出去」、「引進來」的重要橋樑和窗口作用。我們要從香港視角,以改革創新精神當好中國式現代化的「超級聯繫人」,在服務國家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更好實現自身發展。

第三,我們必須將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融匯貫通在日常事務中。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正加速演進,國家的發展已進入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並存的關鍵時期。面對紛繁複雜的國際形勢,我們在深入學習和領會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後,要以積極進取、務實擔當的精神,積極識變、應變、求變,以進一步改革為己任,在各自崗位上將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融匯貫通,實現更好發展。

我高度重視二十屆三中全會,早前已經先後兩次組織主持政府團隊研習會,與司局長等特區政府主要官員一同認真學習,除了增進對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的理解,亦對特區各界全面學習、落實和貫徹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起帶頭作用。

我也指示特區政府官員深刻學習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貫徹落實、融匯貫通在日常工作中。

今日下午,特區政府將會在會展舉行第二場宣講會,由沈春耀主任和王文濤部長主講。香港電台和政府網站將會全程直播。我呼籲市民踴躍收看宣講會,一起學習二十屆三中全會的重要精神。多謝大家。

記者:行政長官,你好。二十屆三中全會中提出的《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當中提出鞏固提升香港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地位。香港特區政府會如何進一步加強相關工作,在國家發展大局當中發揮更加大的作用?謝謝。

行政長官:要詳細回答剛才你的問題,可能要再宣讀我兩年以來的《施政報告》,因為當中我們談到很多有關香港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地位的推展工作。讓我扼要地談談這幾方面的問題。

我們一直全力鞏固香港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的地位。我首先談一下金融中心地位方面。根據不同報告,香港現時排名世界第三或第四。香港是一個資金自由流動的市場,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離岸人民幣交易中心,香港將繼續增加香港金融中心的動力,例如針對股票市場的流動性。我在上年成立了一個專責小組,專責小組為了增加股票市場的流動性作出了一系列建議,包括短、中、長期的建議。我們已經落實有關的、特別是一些短期措施,包括降低交易稅,以及在極端天氣下,股票市場不停市。接下來,我們會按照報告提出的一些中長期建議努力工作,進一步深入推動包括優化上市要求、市場結構、交易機制、互聯互通推廣和教育各個範疇的工作。

另一方面,我們也強化了資產和財富管理的優勢,二○二三年香港管理的資產規模穩站在31萬億港元以上,當中超過一半的資產是來自中國內地和香港以外的投資者,這顯示國際投資者對香港財富和資產管理的前景充滿信心。

在強化資產和財富管理方面,我們會繼續實施一系列措施,包括為家族辦公室提供稅務寬免和一站式支援;延長開放式基金型公司及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資助計劃等,亦推出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目的是進一步提高來港的資金,並提供基金管理、財富管理服務。

另外,在保險方面,早前我們發布了《香港保險業的發展策略藍圖》,闡述關於我們的願景和政策措施。近年,我們也透過海事保險和專項保險業務,推出一些利得稅寬減,優化監管保險集團的法規框架,以及擴闊專屬自保保險公司和可承保風險範圍等措施,推動保險業在這方面的競爭力。同時,我們全力發展我們的金融科技和綠色金融。

有關我們的國際航運中心地位,香港是一個自由港,有名是清關快、效率高、國際連繫強,我們擁有優質船舶註冊和蓬勃的海運業群。我們在最近在關於航運中心的報告中,世界排名第四。香港在這方面有很多優勢,去年十二月我們發布了《海運及港口發展策略行動綱領》,從四方面推展國際航運中心的地位,包括增強港口競爭力、發展高增值海運服務、加強宣傳香港海運品牌和培育人才,以及強化香港海運港口局等。

其中一些措施,包括打造香港成為優質綠色能源加注中心,提供綠色甲醇、液化天然氣等清潔能源;促進智慧港口發展,通過數據化港口社區系統提高營運效率。而且,我們會加強與粵西地區及其他大灣區港口和城市合作,擴大貨源和國際連繫。我們同時會推動高質航運服務的發展,包括海事法律和仲裁、海事保險和船舶租賃等。

談到國際貿易中心地位,香港是一個自由港,是單獨關稅區,絕大部分貨物都是免稅,所以一向都是很受歡迎的貿易中心。在最近的一份《世界競爭力年報》中,香港在國際貿易排名第一、商業法規排名第一,是很有競爭力的一個國際貿易中心。

特區政府充分發揮「一國兩制」下的獨特優勢──背靠祖國、聯通世界──既向內地拓展國內的內銷市場,通過CEPA(《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推廣香港的產品在內地銷售;向外,我們會擴展全球貿易網絡,發揮我們作為「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的功能,參與和推動「一帶一路」倡議的不同項目。我們既會兼顧歐美市場,也會開拓東盟(東南亞國家聯盟)、中東、中亞、非洲等新興市場。我們已經與33個經濟體簽署了24份投資協定,也已經簽署了多份自由貿易協定,涉及20個經濟體。我們亦已經完成了與秘魯的自由貿易協定談判,在程序完畢後,將會很快簽署協議。我們亦正與沙特阿拉伯和孟加拉國進行投資協定談判。在擴大我們的區域貿易網絡方面,我們正努力加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係協定》(RCEP)作為成員,因為與RCEP成員的商品貿易總額佔香港整體商品貿易總額約70%,我們已經隨時可以準備參與加入RCEP的討論工作。所以我們會全方位發揮好香港作為國際金融、航運和貿易中心的地位,我們有信心,也覺得我們在這方面有優勢、有能力鞏固提升我們在這三方面的中心地位。

記者:你好。三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指出,支持香港、澳門打造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想問特區政府未來會如何進一步推進相關工作?謝謝。

行政長官:香港一向都是吸引人才的優勢城市,我們有好幾項在傳統上多年累積的優勢,包括我們是一個很國際化的城市,國際社會對香港的認識亦相當深。我們是高度國際化、法治化和商業化的城市,在這方面,吸引國際高端人才是有優勢的。

事實上,特區政府一直努力打造香港作為國際高端人才集聚地。首先,香港出入境是自由的,而且政府一向銳意培育人才,投入大量資源,特別是在教育方面。香港擁有五所世界百強大學,而且每年都有以萬計的優質本地和外地畢業生,對於香港、大灣區以至全國的先進產業發展,都可以作出很大貢獻。

香港一直吸引國際人士來進修、創業或就業。二○二二年,為了「搶人才」,推出一系列吸引人才的措施,特別是高才通計劃(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我們吸引世界百強大學的畢業生,以及每年收入250萬元、世界都追求的人才來港,高才通計劃亦受歡迎。(各項輸入人才計劃)推出之後,已經收到34萬宗申請,有21萬宗已經獲批,而已經來港的14萬人都是我們所期望的人才,其餘獲批的亦已陸續來港,正正顯示香港對外地人才的吸引力,這有助於壯大香港的人才庫。

另外,我們更重視科技人才,因為科技人才正正是我們打造香港作為一個國際創科中心,以及世界每個地方都希望爭取的,所以我在這方面作出了不同措施,其中之一是建立了創新香港研發平台InnoHK,我們已經擁有兩個這些平台,非常受歡迎。我們成功跟來自12個不同經濟體、超過30間頂尖大學和科研機構,經InnoHK建立了合作關係,從此匯聚了本地和全球各地約2 500名科研人員,進行世界級和具影響力的科研合作。我們亦打算再推動第三個香港研發平台,創新研發平台會推動香港在環球科研合作方面更上台階。我們亦會針對人才清單,吸引我們需要的人才來港。

在去年的《施政報告》,我宣布建設香港成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更擴容、擴闊我們未來人才培養的領域。我們希望吸引更多國際人才匯聚香港。我亦在去年的《施政報告》中亦提出推展成立應用科技大學,培育各式各樣的人才,配合香港創科和技術發展。在未來,特別在北部都會區,我們將會發展「北都大學教育城」。這個教育城鼓勵香港專上學院與內地和海外的名校,還有一些不同領域有前瞻性、前端性的成功代表加入合作,吸納人才,通過區內共享資源和產業聯動,產生協同效應。相信這亦會吸引不同的國際高端人才來港,發揮我們作為吸引高端國際人才的集聚地。多謝大家。

(轉載自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