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士傑回歸、倪妮加盟,再做一場8小時的《如夢之夢》

演員繞著觀眾演出8小時的史詩話劇《如夢之夢》專屬版,將於12日在上劇場再度上演。

與導演賴聲川合作了40年的著名演員金士傑,回歸專屬版的伯爵一角,與影視演員倪妮扮演的顧香蘭搭檔,再現宏大到包括整個人生的戲碼。

如何把各種簡單融入龐大的劇目?

賴聲川答:舞台劇的密碼,是“節奏”。

誕生於2000年的《如夢之夢》,靈感始於賴聲川的一次歐洲之旅——他看到了一幅楊·勃魯蓋爾的畫,畫面的內容,是一牆正在展出的畫。

“畫中畫”的樣式,讓他腦海里跳出一句話:“在一個故事里,有人做了一個夢;在那個夢裡,有人說了一個故事。”

隨後,他在印度旅行,看到僧侶繞行佛塔。劇場里最神聖的,其實就是觀眾。於是,他就大膽把觀眾安置在中央,讓演員繞著觀眾出演。

於是,他就地完成了《如夢之夢》的大綱:“一個人每天要走很多路,走來走去,可能還是繞回原點,也可能是終點……但是,終點就是結束嗎?”

2002年香港話劇團《如夢之夢》里的汪明荃

劇中故事跨越百年,穿越台北、巴黎、諾曼底、北京、上海,劇中人的故事可以說是“命運的重複”也可以說是“命運的迭代”。

劇名《如夢之夢》本身看起來似乎也有點語法不通——夢怎麼可以既是“相似”又是“是”?

該劇2000年首演之際就以其獨樹一幟的形式引發關注。而戲劇正是在特定時間與空間里展現的藝術。其內涵需要以如此非同一般的空間運用和時長來表現。

2000年《如夢之夢》台北首演劇照2000年《如夢之夢》台北首演劇照

該劇從一個剛入職的“菜鳥”醫生開始。小梅醫生實習第一晚,接連遭遇病人死亡,一時無法從單純的醫學判斷轉入生死的哲學思考。身患怪病的5號病人,與她講起了自己的故事。

在他的故事里,觀眾和小梅一起踏上“尋夢之旅”——多年前,他帶上了一幅顧香蘭的畫像開始尋找畫中人的故事,豈料故事里還有故事……

對於這種“套娃”結構,賴聲川解釋過,當我們說一個故事A的時候,總是要旁逸斜出一些故事BCD,來證明這個故事A的可信度。這也是對該劇結構的一種解讀。

因為是環形舞台且有三層樓,因而,在製作方面都極為複雜。

2019年《如夢之夢》劇照2019年《如夢之夢》劇照

首先,樓上樓下、東西南北——連舞台走位,寫得再清楚也不一定能讓演員精準到位,需要他們之間反複磨合,確保默契。

其次,該劇需要三十多名演員、三百多套服裝。如果為了視覺華麗而增加一些道具,演員可能就無法搶裝。萬一音樂的節奏與演員的步伐沒有契合上,這也不行。

因而,這部劇目的製作,好比瑞士鍾表匠在修表,每一個環節必須如各種齒輪之間咬合,才能傳動。

金士傑

如夢之夢

2005年、2013年都曾經在劇中扮演伯爵的金士傑,此番再度回歸專屬版,扮演顧香蘭的丈夫,一位法國伯爵。

2005年,金士傑在《如夢之夢》中扮演的5號病人

在2013年的版本里,金士傑、徐堰玲、劉美鈺,蕭慧文等一起搭檔。

但演員的出入,就相當於齒輪的重新咬合,好比與“熟悉的陌生人”一起排演一台新戲。

2013年《如夢之夢》劇照2013年《如夢之夢》劇照

但是,好在有金士傑這樣資深、專業的演員重返,帶來一種傳承。從最早在台灣複興話劇之一的《摘星》開始,金士傑與賴聲川合作已經達到40年。他們合作的代表劇目還有《暗戀桃花源》。金士傑始終被譽為“永遠的江濱柳”。

倪 妮

如夢之夢

倪妮的話劇經驗,全來自與賴聲川導演的合作。

迄今為止,她主演的上一部是《幺幺洞捌》——一部諜戰戲劇。

如今,她站上舞台已經很清楚自己的狀態以及需要表達什麼了。

賴聲川讚道,這種感覺就算是很多年的舞台劇演員都不一定會有。

賴聲川:

“舞台劇,它就是一門手工藝,而且你不能都依賴大師傅,每個人都要把自己當大師傅。所有元素整合起來,靠的就是節奏,掌握節奏感——這個蠻難教的,也蠻難掐秒錶。”

作者:朱光(新民晚報·新演藝工作室)

圖片:官方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