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歐三週年,英國傷痕纍纍

轉自:參考消息網

參考消息網2月7日報導(文/舒夢)2020年1月31日,英國正式脫歐,並以敲響大本鍾的方式隆重慶祝這個重要時刻,然而在迎來脫歐三週年之際,卻沒有了大張旗鼓的宣傳。美國《紐約時報》撰文稱,英國脫歐已淡出政治前沿,不願觸碰這一問題的政界人士提都沒提,更關心國家經濟危機的民眾也不予理會。

雖然現任英國首相里希·蘇納克在這個紀念日提及脫歐時,仍將其描述為一個對英國來說不折不扣的福音,但是各種民調結果卻啪啪打臉。據美國《紐約時報》報導,輿觀調查公司去年11月進行的一項民調顯示,56%的受訪者認為脫歐是個錯誤,只有32%的人認為是個好主意。

這種幻滅感是全國性的。新聞網站“特立獨行”網站和研究公司福卡爾數據研究公司近日公佈的一項民調結果顯示,現在,在英國全部632個議會選區中,除了3個以外,其他選區多數人都讚同以下說法:“英國脫歐是錯誤的。”

據西班牙《日報》報導,民調專家約翰·柯蒂斯表示,57%的英國民眾讚成重新加入歐盟。65%的人希望再次舉行公投。49%的人認為,脫歐削弱了英國經濟。

民眾們的怨念之所以如此深重,跟英國脫歐三年後的“慘痛”現實不無關係。

西班牙媒體總結了脫歐三年對英國造成的七大損傷:貿易陷入崩潰;護士、服務員和司機短缺;食品價格飆升;英國大學流失了至少一半歐盟學生;通往歐洲大陸的列車空座率上升;英國農民更窮;歐洲音樂節上英國音樂家減少。

德國《明鏡》週刊則稱,英國脫歐三年讓五大承諾化為泡影。巨額財富、權力和美好未來——這是英國的歐盟反對者的承諾。但在脫歐三年之後,有一點很清楚:白日夢已經瀕臨破滅。

彭博社經濟部發佈的一項分析報告指出,英國脫歐是每年耗費1000億英鎊的巨額錯誤。

英國《金融時報》則稱,如今,英國顯然是發達世界病夫,“英國病”複發了。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近日預測,英國將是2023年全球唯一收縮的大經濟體,其表現甚至將糟於遭受多項製裁的俄羅斯。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稱,雖然英國現在的困境不能完全歸咎於脫歐,但是英國脫歐的影響卻實實在在地貫穿於表現倒數第一的英國經濟中,並且也貫穿於其四分五裂、精疲力竭的政壇中。

《金融時報》文章指出,雖然在2016年之前,英國的生產率增長和商業投資就已經很乏力,但很少有經濟學家提出異議的是,自公投以來,英國脫歐加劇了英國的疲軟。

文章稱,一方面,脫歐讓英國與其最大的貿易夥伴之間設立了貿易壁壘,導致其商業投資停滯不前。另一方面,脫離歐盟還降低了治理質量。從鮑里斯·約翰遜到特拉斯,再到里希·蘇納克,不斷更換的首相帶來的是不斷更換的路線,而這種政壇上的不穩定也導致經濟政策不連貫,使得企業越發不願投資。

《紐約時報》刊文稱,在這個正努力應對同樣折磨著歐洲其他國家的能源衝擊和通脹壓力的國家,英國脫歐是一條暗線,它解釋了英國比鄰國遭受更多痛苦的原因。

德國《明鏡》週刊文章指出,在2016年的脫歐公投前幾週,政治家們承諾,只要“奪回控製權”,就能讓英國恢復往日榮光。如今看來,這一口號並未讓英國恢復榮光,反而讓它陷入了政治與經濟危機。即使英國脫歐的辯護者也發現越來越難以解釋他們宣揚的美麗新世界到底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