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股價大跌近8%!急炫AI搜索肌肉,聊天機器人卻被指答案出錯

在微軟大秀新版搜索引擎必應一天后,Google的一場發佈會“驚喜不足”。

北京時間2月8日晚,Google於巴黎舉行AI(人工智能)發佈會,展示該公司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新進展,Google地圖軟件、多重搜索功能等迎來更新,但備受矚目的聊天機器人Bard仍然處於測試階段,正式版本推出時間仍未公佈。

就在前一天,微軟宣佈推出搭載AI功能的新版搜索引擎必應及瀏覽器Edge,在業內引起關注。相比之下,Google的發佈會則顯得“平平無奇”,甚至發佈會上Google團隊在台上找不到演示手機。《華爾街日報》將Google此次的大動作稱為“在人工智能領域戰場的一次反攻”,目前看來這場反攻似乎出師不利。

截至8日美股收盤,Google(Nasdaq:GOOGL)大跌7.68%,報收99.37美元/股。

AI發佈會上,Google展示“多重搜索”功能AI發佈會上,Google展示“多重搜索”功能

Bard發佈時間未知,“多重搜索”功能面向全球開放

對於備受期待的聊天機器人Bard,Google並未透露正式版本的發佈時間。不過該公司表示,計劃將這一技術應用於搜索引擎中,以便為沒有標準答案的搜索結果,提供長版本的文本回答。

該公司表示,當Google對人工智能提供的答案質量充滿信心時,就會正式推出這一功能。

“我們正在超越傳統的搜索概念,幫助用戶以新的方式理解信息。”Google高級副總裁Prabhakar Raghavan在發佈會中說道,“新的生成AI功能能夠幫助我們在搜索結果中組織複雜的信息和觀點。”

AI發佈會上,Google展示Bard工作原理AI發佈會上,Google展示Bard工作原理

此外,Google還透露了更新版“多重搜索(multisearch)”功能的新進展,配合智能鏡頭(Google Lens)應用,該功能能夠在移動設備上使用,且面向全球用戶開放。

多重搜索(multisearch)於去年4月首次推出,去年10月向美國用戶開放,支持文本、照片和視頻等各種格式的信息。據介紹,用戶可以在Google搜索中選擇自己喜歡的襯衫照片,詢問Lens在哪裡可以找到相同的款式。此外,用戶還可以將手機對準自行車上的破損部件,在Google搜索中輸入“如何修理”等問題。

Google表示,文字和圖像結合的方式,可以幫助Google搜索處理以前無法處理的問題。未來幾個月內,Google還會將該功能擴展到移動設備之外,推出支持網頁版本的多重搜索功能。

Google地圖方面,該公司表示,目前正在推出一項功能,允許Google地圖用戶觀察目的地的三維景象,比如讓用戶直接看到餐廳內部的樣貌。

官方宣傳材料被指回答出錯

Bard是基於應用程序語言模型(LaMDA)的實驗性人工智能程序。此前2月6日,皮查伊透露,Bard已經向值得信賴的測試人員開放,未來幾週會更廣泛地面向公眾推出。

他將Bard比作“創造力的出口和好奇心的發射台”,稱其能夠從網絡中獲取信息,提供“新鮮且高質量”的回答。

目前還不知道Bard到底能提供多麼“新鮮”的信息,但這或許將是Bard與ChatGPT最重要的差別之一。目前火爆全球的ChatGPT與世界存在著“時差”——ChatGPT表示,自己的知識截止到2021年,不能保證回答更新的信息。

不過,Bard還未正式發佈,就被指出回答存在漏洞。

就在Google8日發佈會的同時,英國《每日電訊報》報導稱,Bard在展示工作原理的官方宣傳文章中,就出現了一條錯誤回答。

根據Google官方博客,有用戶向Bard提問,“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有哪些新發現,可以講給我9歲的孩子?”Bard的其中一條回覆為,“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拍攝了太陽系外行星的第一張照片。(JWST took the very first pictures of a planet outside of our own solar system.)”

來源:Google官方博客來源:Google官方博客

《每日電訊報》稱,第一張太陽系外行星的照片出現於2004年,由位於智利的甚大望遠鏡陣列(Very Large Telescope array)拍攝。這顆系外行星名為2M1207b,大小約為木星的五倍,距離地球約170光年。報導進一步指出,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的望遠鏡於2021年12月才投入使用。

NASA官網顯示,“2M1207b是第一個直接成像(directly imaged)的系外行星。它是在2004年由VLT首次拍攝的。”

而對於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的描述,NASA在2022年9月1日的一篇文章中寫道,“天文學家首次使用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直接拍攝(take a direct image)了太陽系外的一顆行星的照片。”

來源:NASA官網來源:NASA官網

對於聊天機器人的準確性,此前已有人工智能分析師警告稱,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仍然存在潛在問題,例如,ChatGPT它的回覆中有時會包含虛構事實。

研究聊天機器人缺陷的華盛頓大學教授Chirag Shah此前表示,“公司經常過快地推出新技術,忽視它們的缺陷,然後又試圖快速修復它們……這會造成真正的傷害。”

《每日電訊報》更是在報導中直接寫道,Bard的錯誤將進一步引發人們去質疑搜索引擎和人工智能生成答案的準確性。

儘管競爭對手ChatGPT也被曝出不少錯誤回答,但對於信心滿滿的Google,Bard發佈伊始就被“揪出錯誤”顯然不夠順利,Google股價在上述錯誤被媒體曝光後一度跳水近9%。

競速AI領域,Google能發起反攻嗎?

《華爾街日報》認為,Google宣佈在搜索引擎中引入AI技術,是其在人工智能領域戰場的一次反攻。

自OpenAI去年11月公開發佈ChatGPT以來,各大公司紛紛敲響警鍾。ChatGPT問世不到一個月,Google便發出了“紅色代碼(Red Code)”警告。

根據《紐約時報》2022年12月報導,ChatGPT的最新版本發佈以來,Google及其母公司Alphabet的CEO桑達爾·皮查伊(Sundar Pichai)參加了多次圍繞Google人工智能戰略展開的會議,商討如何應對ChatGPT對其搜索引擎業務構成的威脅。

英國《泰晤士報》1月報導,該公司還召集了Google聯合創始人拉里·佩奇(Larry Page)和謝爾蓋·布林(Sergey Brin)來一同解決這個問題。

就在Google發佈會的前一天,微軟也召開了一場發佈會,宣佈推出搭載了AI技術的搜索引擎必應(Bing)和瀏覽器Edge,新版本中引入了OpenAI旗下ChatGPT的相關技術,升級後,用戶可以直接提出問題,並通過搜索引擎生成答案。

與Google“平平無奇”的發佈會相比,微軟帶來的消息更加振奮人心。《華爾街日報》指出,微軟希望此次人工智能升級,能夠幫助其削弱Google在搜索市場上的主導地位,後者佔據全球搜索引擎市場九成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