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舌律師》票房口碑雙豐收 黃子華:對於還未成功的人,“林涼水”是必經階段|封面會客廳

電影劇照電影劇照

封面新聞 徐語楊 周琴

公道和正義,這是一道至簡至純的價值命題。不管在哪裡,這都是人類的永恒追求。由吳煒倫執導,黃子華、謝君豪、王丹妮、廖子妤等主演的電影《毒舌律師》正是這樣一部圍繞公道與正義展開的電影。

目前,該影片在中國香港的票房突破1億元,位居中國香港影史第一。豆瓣開分8.0,並於2月24日在內地上映。提到該片的男主演黃子華,近兩年可謂炙手可熱。去年,他主演的電影《還是覺得你最好》同樣取得了令人驚喜的票房,位列香港影視第三名。本期“封面會客廳”邀請到黃子華做客,聊了聊電影的內核,和主角“林涼水”的塑造。

對於還沒有成功的人而言

“林涼水”是必經階段

電影《毒舌律師》講述的一名“廢柴”律師林涼水(黃子華飾),在看似“廢柴”的人設下,將一腔正義熱心藏於心,屢屢通過反常規的辯護叫板豪門權貴,經過自身人性的掙紮和蛻變後,成功幫助弱勢群體辯護勝利的故事。

電影海報電影海報

從電影簡介一眼望去,這是一個有著香港律政電影“套路化”劇情的影片。但真正看完電影后,你會發現,他即便有“套路”的外殼,卻包含了深刻的內核,和讓你不得不驚歎的主角團的演技。

男主人公林涼水一直是個鬱鬱不得誌的人,因為堅持做自己,當法官十年未陞遷,結果被討厭的人升為上司穿小鞋。想認清現實去撈錢,但又不夠圓滑世故,結果砸了自己的招牌,因為一次疏忽,導致了一場冤案,也讓自己背上了良心債。40多歲的男人突然對自己感到憤怒和失望。在一次次內心的掙紮中,林涼水終於戰勝了自己,為當年的冤假錯案打了一場漂亮的翻身仗,將真正的兇手繩之以法。

林涼水不是一個完美的人,甚至可以說,他是一個有著明顯缺點的人物,他並不討週遭的喜歡,總是毒舌的性格讓人厭惡;他刻意討周圍喜歡,卻又與這個世界顯得格格不入。

“但你不覺得,這個世界上大部分人都是如此嗎?”在採訪中,黃子華說道,林涼水就像一個當代人的縮影,他不完美,但也不壞,非常真實。“他有的經曆,這個世界上大多數摸爬滾打的人都有過。我們都以為自己很能幹,不屑於他人。但後面卻發現,你看不起的那些人,人家卻比你成功。”

黃子華解讀,在林涼水身上的很多個人體驗和感受,會發生在這個社會許多不成功的人身上。固然成功的人是幸運的,但是對於還未成功的人而言,“林涼水”是必經階段。

電影海報電影海報

只有真正投入到角色的演員

才能為自己寫台詞

《毒舌律師》中,有一場戲讓觀眾印象很深,他幾乎標誌著林涼水徹底將自己的真實內心喚醒,也勇敢地面對了自己的失敗人生,他坐在台階上痛哭,給觀眾帶來了極大的心靈震撼。

在採訪中,黃子華透露,這場戲幾乎是一條過,而比較有意思的是,這場戲補拍完成的。在《毒舌律師》的主體拍攝完成後,黃子華緊接著投入到了舞台劇的演出中。但在隨後和導演的交流中,他們都覺得,應該還得有一場戲,來真正展示林涼水的內心世界,告訴觀眾,為什麼林涼水是這樣的人。

確定好要補拍後,導演吳煒倫將劇本寫好給黃子華看,半響,黃子華給吳煒倫回了條短信:導演,我覺得哪裡還差點東西。緊接著,黃子華提出,可以讓他嚐試給林涼水寫一段台詞,吳煒倫當即同意了。沒過多久,黃子華就將“成果”發送給了吳煒倫。

電影劇照電影劇照

“我當時就覺得,一定要用他寫的這個版本。”導演吳煒倫告訴記者,“只有當一個演員真正投入到了角色中,他才能寫得出這樣貼合的台詞。”吳煒倫編劇出身,對這項技能有自己獨特的見解。

這場戲黃子華拍得非常投入,在講述這段拍攝經曆時,那種對自我失望的感覺也彷彿曆曆在目。他飽含感情地向記者講述了這樣一段話:“林涼水這個人,真的是失敗到,非常透徹。我覺得最要命的是,你小看那些你看不起的人就算了,關鍵是,你自己連人家那個程度也做不到。林涼水對自己是非常憤怒的,因為他一直對自己很有要求。如果他本身是個不厲害的人、對自己沒有要求的人,就也就罷了,他可以繼續找工作過日子的。但他心裡面其實是有要求的,當他自己都看不起自己時,他的世界就坍塌了。而且你想想啊,他都不是20歲、30歲的人了,他40多歲了,很成熟的了,身邊的人都當他是成功人士啊,是很厲害的啊。但只有他自己知道自己有多麼不堪。”

這是黃子華在拍攝完整體的情節、成為了“林涼水”之後,以最瞭解林涼水的人向自己內心發出的終極拷問。

對話

做演員也許是一個“虐待自己”的過程

封面新聞:能否以您的視角給我們概括一下,這部片子在表達什麼?

黃子華:我比較喜歡導演吳煒倫之前提到過的話。拍這個戲,我們要表達的是一個簡單的價值觀。無論我們身處何時何地,一定會有一個很簡單純粹的價值觀,就是公道、正義。這個世界,你有你的立場,我有我的立場,但我們想說,有一個最簡單純粹的價值觀,應該被看到,比任何東西都重要。

封面新聞:最近的兩部戲里您都有大量的哭戲,您會因此越發感性了嗎?

黃子華:其實我好怕拍哭戲。但是角色需要嘛,林涼水這個角色,他就哭了一回,但哭得比較徹底,但我相信在以後,他就算沒了一切他都不會再哭了。他那次是對自己人生的失望,也是唯一一次。

當然,我也是感性的人,做演員不感性不行的。因為你要去進入別人的世界。如果沒有超強的同理心,去感受脆弱、凶狠、剛強、猥瑣,沒有這些情緒,你做不好一個演員。

封面新聞:每當您全情投入地拍完一個角色時,會比較不容易出戲嗎?

黃子華:我和張繼聰以前也談過這個問題,我說做演員是一個令自己受苦的過程,虐待自己的過程。因為你的確是必須要逼迫自己進入角色,但很多角色是豐滿而負責的,其實內心會比較煎熬。以前有次拍戲,我扮演溥儀,當時都抑鬱了。因為沒有辦法,他生活的環境就是那麼壓抑,我也就跟著壓抑,演員就是要面對這種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