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頌文向張紀中道歉”,兩人本無事,網友自擾之

澎湃首席評論員 李勤餘

“張頌文向張紀中道歉”,誰也沒想到,最近爆紅出圈的演員張頌文會因為一件陳年舊事再度衝上熱搜榜。

當年張頌文在沙漠拍戲時撿飯盒,結果錯過了劇組的車。本來,這不過是演員對往事的一段回憶,不少網友卻跑到導演張紀中的微博下去責問,以至於張頌文不得不出面解釋。張紀中表示,他已經因此遭受了“持續數月的嚴重網暴”。

其實,張紀中對此事“並不知情”,劇組撿飯盒是出於環保的目的。張頌文也在許多採訪節目中反複強調過,他從不覺得過去的自己有多“慘”,更不會去計較得失對錯。他之所以會提起此事,顯然不是因為心中懷有“怨恨”,而是將過去的經曆都當作人生中寶貴的財富。

簡而言之,兩人之間本無事,完全是網友自擾之。可偏偏有網友執意要把張頌文的回憶塑造、加工成一位優秀演員被壓迫、欺辱的故事,甚至於跑到張紀中的微博下為張頌文“撐腰”。

說到底,這部分網友關心的並不是事情的真相,也不是張紀中和張頌文的心情和感受,而是要借此機會狠狠宣泄心中的怨氣——從前的我你愛理不理,現在的我你高攀不起。網暴者將自我投射到張頌文,一個在“爽劇”中實現逆襲的主角身上,又將張紀中抹黑成“勢利眼”,從而完成了想像中的“替天行道”“匡扶正義”。正如張紀中所言,網友們應該“擦亮眼睛看清事實,不造謠不網暴”,共同維護文明的網絡秩序。

另一方面,此事的受害者不只是張紀中,也是張頌文。“自家哥哥”受了“委屈”,一定要在社交媒體上進行堅決的反擊,這完全是典型的飯圈思維、飯圈文化。張頌文不需要所謂“撐腰”,更不需要從天而降的熱度和流量,既然他多年來一直堅持以作品說話,用演技表現自我,那麼一個真正支持、喜愛他的粉絲,又怎麼會願意一位有藝術追求、理想的演員總是陷入此類無謂的是非恩怨中?

儘管張頌文和張紀中都已在網絡上進行了澄清,但還有一部分網友不依不饒:“最後還是善良到沒有死角的張頌文道了歉”。這恰恰反映出文藝圈中極為不良的風氣:在一位明星/演員/導演走紅之後,就有人對ta極盡吹捧、諂媚之能事,可謂肉麻至極。這不僅不利於個人的成長、進步,反而可能妨礙其未來的發展。

事實上,數年前張頌文就因為電影《風中有朵雨做的雲》里的出色表演得到圈內外一致的肯定和讚揚。但因為種種原因,直到電視劇《狂飆》的爆火,才讓他有了如今的知名度。更不用說,張頌文還經曆過很長一段“落魄期”。這也說明,一位優秀的演員必須耐得住寂寞、頂得住誘惑、經得起考驗,而不是總被八卦、流言、風波所包圍。

更需要指出的是,張頌文的走紅固然源自於其爐火純青、入木三分的表演,但也離不開整個電視劇製作團隊的共同努力。過度突出個人的作用,忽視了作品的打磨和雕琢,有違藝術創作的基本規律,最終也會埋沒優秀演員的努力。可以預想,張頌文未來還會和許多位“張紀中”合作,相信沒有人願意看到他被頻繁捲入口水戰之中。

所以,放過張紀中,讓他重回平靜的生活;也放過張頌文,讓他安心磨練演技、鑽研藝術。我們更希望在下一部優質的作品里而不是在社交媒體的熱搜榜上見到張頌文。畢竟,作為一位演員,大器晚成的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本期編輯 邢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