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讀 | 清明:水氣清 菜花黃 又見一年柳如煙

來源:央視新聞   作者:談正衡  節選自《節氣的呢喃與喊叫》
來源:央視新聞   作者:談正衡  節選自《節氣的呢喃與喊叫》

圖片:視覺中國

編輯:劉倩

本文系轉載,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繫本賬號

清明,天地一派澄澈雋永,氣清景明,萬物皆顯。

二十四節氣中,既是節氣又是節日的,只有清明。冬至在曆史上曾經也是,後來掉落了。

早先,還有一個上巳節。上巳節就是三月三,是春天慶典日,翻到《詩經·鄭風》,仍能聽到青春的歌唱:“士與女,方秉蕳(jiān)兮……”(秉:執,拿。蕳:一種蘭草。)人們歡會遊春,聚在水邊盥洗驅災、嘯歌招魂,青年男女則談情說愛,互贈芍藥幽蘭,你儂我儂,忒煞情多。 

到宋元時期,一個全民參與的以祭祖掃墓為中心、將上巳踏青活動與寒食風俗相整合的清明節,正式定型。

三月初三,油菜開花一片黃。村子都淹沒在金黃色海洋里,濃鬱的花香滲入空氣,隨風飄散在曠野間,引來蜜蜂嚶嚶嗡嗡忙碌,大大小小的葉蝶子飛來飛去。有的狗看見這鋪天蓋地的油菜花,都會發癲瘋,跑得整天見不到影子。 

水氹子裡,有一窩窩旋動的黑團,是成千上萬新生的蝌蚪。

小雞出苗了。剛出殼的小雞身上潮潮的,怯怯憨憨站也站不穩。從田里拔來小雞草,捋下籽實加碎米粒喂幾天,小雞就換了模樣,一團鵝黃的細絨,配上紅紅的喙🐤,粉嫩的腳丫,以及涉世未深的純潔無瑕的眼睛,實在惹人憐愛。

老雞領著孩子們到處轉悠,這裏扒扒,那裡劃劃,稍有動靜,便迅速張開翅膀讓小雞鑽到裡頭藏起來。

早上起來,折一段柳枝插在大門兩旁,謂之插“清明柳”。

柳易活,人說插根棒槌也生根。如果這棒槌是柳做的,不用插,橫扔在那裡都能長根。一些育苗的秧床或剛栽下秧的田頭也插著柳枝,更像是一種導向和祈祝。

林木扶疏,芳草連天鮮碧,這顯然又是一個令人容易傷感的季節。各種草木瘋長,思念也在雨中滋長……

清明一雨數千年,雨中,牧童騎在牛背上,抬手一指,酒旗就斜飄在憂鬱的風景里,醉倒了古往今來多少行人!

清明是上墳祭祖的大日子。大姓宗族,由族長帶領族人到祖墓團祭,更多的是各家各戶自往先人塋地跪拜祭祀。

青團是清明上墳祭品,也用來自食或款待親友。將雀麥草汁和糯米粉一起舂合,然後包進豆沙、棗泥等餡料,墊上蘆葉蒸。蒸熟出籠的青團,香氣撲鼻,色澤鮮綠。 

“清明螺,賽老鵝”,清明前後,螺螄肥壯,味道極好,讓人為之傾倒。這天用針挑出螺螄肉烹食,叫“挑清”。全家團圓吃晚餐,飯桌上少不了炒螺螄和老藕。這都是養蠶人家立的規矩,據說,把吃剩的螺螄殼往屋頂瓦縫裡拋,聲音能嚇跑老鼠。同時,毛毛蟲會鑽進殼里做窩,不再出來騷擾蠶。那麼老藕哩,是不是斷後能拉出更長的絲來?

稻種播下秧畦二十八天,就長到近尺把高了,綠汪汪的,滿懷喜悅在風裡一仰一俯,像是待嫁的新娘。

當遙遠的北方從貓冬中醒來,剛剛開始耕作時,江南已是一片禾苗青青。

清明 · 民俗

清明三候

古人描述的清明物候為,一候桐始華:白桐花開,美好如約而至。二候田鼠化為鴽(rú):字面意思是老鼠變成了鵪鶉那樣的鳥兒。其實在說喜陰的田鼠回到地下洞中,喜陽的小鳥來了。三候虹始見:雨過春深,則見虹霓,七彩霓虹定格春日勝景。

祭掃踏青

“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清明,是天朗氣清的清明,也是踏青尋春的清明,更是情深追思的清明。上巳·寒食·清明三節合一,清明的民俗內涵相當豐富:掃墓祭祖和踏青郊遊是其中兩大主題,還有插柳戴柳、放風箏、蕩鞦韆、拔河等閑趣鬧趣流傳於今。

此外,對農家來說,正是春耕、春種、春管的大好時節。這一天,有詩情畫意,也有泥土氣息,更有濃鬱的人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