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飲財經觀察|從校門口零食到千億大產業 辣條行業經曆了什麼變革?

封面新聞記者 韓建文

辣條堪稱中國人的“國民零食”,對不少人來說,小時候最期待的事情之一,就是在校門口買一片幾毛錢滲著油星的辣條,跟小夥伴們一起分分。那時候辣條雖然飽受爭議,“垃圾食品”的標籤如影隨形,但十幾年過去了,萬萬沒想到如今的它即將成為一個千億市場的大產業。

一根辣條撐起的休閑經濟

市場規模近千億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休閑食品市場之一。一份獨立行業報告顯示,按照零售額計算,2021年中國休閑食品行業的市場規模為人民幣8251億元,2016年至2021年年復合增長率為6.1%。受目前國民可支配收入增長、消費場景日益豐富、休閑食品企業現有產品持續升級、新產品推出以及銷售渠道不斷改善等因素的推動,預計2021年至2026年中國休閑食品行業市場規模將以6.8%的年復合增長率擴大,按零售額計算,2026年規模將上升至人民幣11472億元。

在眾多休閑食品的口味中,辣味植根於中國悠久的傳統飲食文化,為消費者所帶來的愉悅、解壓和滿足感使其受歡迎程度與日俱增,從而成為休閑食品賽道中增長最迅速的細分賽道,擁有巨大的發展空間。上述獨立行業報告預計,中國辣味休閑食品行業2021年至2026年的零售額將以9.6%的年復合增長率增長,至2026年將達到人民幣2737億元,辣味休閑食品在中國整體休閑食品行業中的份額預計將繼續攀升。

2014-2026年辣條市場規模

而在辣味休閑食品中,辣條的地位舉足輕重,隨著消費群體的穩固,國家和地方不斷加強和完善辣條市場的管理,行業規範逐漸形成,同時生產技術化,高品質生產流程專業化,辣條市場規模持續擴大。艾瑞諮詢最新的研究報告顯示,近年來我國辣條品類持續擴容,未來5年預計仍將蓬勃發展,預計2026年我國辣條市場規模將接近千億元。

辣條市場品牌化日益完善

頭部品牌初定江山

報告指出,我國目前擁有辣條生產企業1000多家。事實上,根據研究,我國辣條行業共經曆四個發展階段,分別為1998年-2006年的新興萌芽期、2007-2014年的行業規範期、2015-2019年的市場爆發期,2020年至今的品牌規模發展期。新興萌芽期時,1998年辣條在湖南興起,那時市場集中度不高,大多數為區域性、地域性的產品,行業整體缺乏規範,直到2005年開啟了全國辣條行業的整頓風潮,行業迎來第一次洗牌;洗牌後的行業規範期,全國辣條行業企業從2000多家攔腰減至1000多家,隨著行業規範逐漸深入,辣條市場逐漸成熟;2015年起,伴隨電商興起,渠道流量的紅利顯著,辣條企業銷售模式創新,到2019年辣條市場規模已經達到651億元,年化增長率為8.59%;2020年起,辣條行業頭部企業逐漸顯現,他們憑藉各自品牌文化,佔據較大市場份額。

辣條品牌梯度(根據品類天貓成交金額劃分 2022.4-2023.3)

除了主營辣條的企業,綜合零食品牌也在積極探索辣條品類。鯨參謀電商數據平台統計顯示,2022年全年度辣條商品的銷售量近1600萬件,總銷售額將近2.7億元,其中良品鋪子、衛龍和三隻鬆鼠三個品牌的銷售狀況整體最為可觀,三個品牌辣條的銷量分別是487多萬件、368多萬件和192萬件,銷量市占比共計將近66%。其實,辣條在行業規範里歸為“調味面製品”,2022年10月1日起,《調味面製品》QB/T5729-2022已正式實施,新的標準減少了調味面製品中食品添加劑的品種數量,降低了產品的鹽、油含量。業內認為,該標準實施有望提高行業參與者的準入門檻,辣條企業未來將在產品健康化、品質化、高端化等方向展開激烈競爭。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12月“辣條第一股”衛龍在港交所上市,前不久其發佈了上市以來首份財報,2022年公司實現營收46.32億元,同比略降3.5%,實現經調整淨利潤9.13億元,同比增長0.6%。作為辣條企業在資本市場的代表,衛龍去年的營收表現不盡如人意,但是其零食單品佈局策略和其健康化品質化的產品研發, 都被消費者稱為“神級存在”。

艾瑞諮詢的報告顯示,辣條消費者以女性為主,年齡階段集中於90後至00後,坐擁大量都市年輕群體的廣東省奪得辣條購買量榜首。事實上,為了佔據年輕人的市場,目前各大辣條企業均試圖打造品牌獨特賣點,開展跨界營銷,營銷特色品牌體驗,推動品牌“破圈”,提升核心競爭力。例如,衛龍打造了“辣條節”,麻辣王子舉行麻辣婚禮計劃,源氏辣條跨界共辦快閃市集,等等。

零食越來越回歸趣味休閑的本質,你最愛的辣條品牌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