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醫生的“陽光收入”要保障

據媒體報導,北京同仁醫院的醫生反映,8月工資大幅縮水,績效獎金和夜班費降幅達50%。今年6月以來,河南、廣西等地都傳出醫生降薪的消息。很快“多地醫生降薪”就衝上了熱搜榜。

從相關的多位醫務人員及相關專家分析看,目前一些醫院的降薪,與當下醫藥領域反腐沒有直接關係,而是公立醫院虧損之下的“降成本”措施。一方面,之前受疫情影響,到院就診人次降低,影響了醫院的業務收入;另一方面,一些地方的財政收入壓力,逐漸傳導到了公立醫院。多地醫生降薪的現象背後有複雜的宏觀經濟、財政補貼等原因,但是,無論如何,一線的醫生的“陽光收入”不能再減了,要保障醫生有一份體面的收入,這關乎醫生的職業穩定性,也與每個人的健康息息相關,所以對這次醫生降薪,很多網民表示了強烈關注。

就現實來看,公立醫院醫生的收入由基本工資和績效工資兩部分組成,而且後者占了大頭,但績效工資事實上和醫院業務量、盈虧掛鉤。而醫療市場本身就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市場,涉及藥品進銷差價、醫技服務定價、醫保報銷範圍和比例,以及公立醫院作為事業單位適用的人社部門製訂的薪酬標準。一旦醫院業務收入不理想,就可能直接影響到醫生的薪酬。

近年來,醫療領域的改革措施指向解決“以藥養醫”問題,以集體採購擠掉藥價里的水分,以反腐利劍切斷藥廠和醫生之間不正當的利益關聯。但是,所有醫療領域的改革,必須保障醫生擁有一份讓人滿意的陽光工資,真實體現醫生的勞動價值、專業價值。

要知道,成為一個合格的醫生太不容易了:本科、碩士、博士畢業之後,還有規培、住院醫生階段,一路艱難,競爭激烈。醫生本來就是一份被期待擁有高薪的精英職業,無論如何不能委屈了一線治病救人的醫生。而且,目前一些醫院為降低醫生薪酬,都是在加班費、夜班費的“辛苦錢”上動腦筋,只有幾十元、上百元的醫生加班費都要被縮水,嚴重影響醫生群體的職業榮譽感。

事實上,國家對提升公立醫院醫生收入一直很重視,屢屢給予政策傾斜。2017年,人社部等四部門發佈相關改革試點意見,2021年,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關於深化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明確“允許醫療衛生機構突破現行事業單位工資調控水平,允許醫療服務收入扣除成本並按規定提取各項基金後主要用於人員獎勵”(“兩個允許”),這其實是為公立醫院醫生的薪酬打開了“天花板”,明確可以突破現行的事業單位的工資標準。

實事求是地說,目前,公立醫院的醫生薪酬標準設置不夠合理,沒有真正體現醫生的知識價值,也客觀上助長了“以藥養醫”、濫用檢查手段乃至醫療腐敗問題。當務之急還是提高醫生的“陽光收入”水平。特別是在面臨財政壓力的情況下,更要安排好輕重緩急,再困難也不能降醫生的薪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