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玉《花毯上的側臥裸女》1.87億港元在港成交

11月28日,佳士得香港2023秋拍“二十及二十一世紀藝術夜拍”舉槌。第11件拍品常玉的《花毯上的側臥裸女》以9000萬港元起拍,經過現場與電話的多輪競拍,最終落槌至1.6億港元,成交價1.87億港元,遠超最高估價,成為藝術家又一件過億港元的作品。

此外,“千禧後晚間拍賣”專場共28件拍品,獲1.18億港元成交額,成交率89%。羅馬尼亞藝術家艾德里安·格尼 (1977年生) 《無眼簾》以4272.5萬港元成交。

佳士得香港2023秋拍“二十及二十一世紀藝術夜拍”,常玉作品《花毯上的側臥裸女》以1.87億港元成交佳士得香港2023秋拍“二十及二十一世紀藝術夜拍”,常玉作品《花毯上的側臥裸女》以1.87億港元成交

常玉(1895年10月14日—1966年8月12日)為中國二十世紀最重要的傳奇藝術家,其畫風中西融合,常被稱為“東方馬蒂斯”。他出生於四川順慶府南充縣的富商家庭,1910年即與趙熙習畫,1917年進入上海美術專科學校就讀,1919年赴日時在東京展出其書法作品,而獲當地雜誌刊載推薦。

在五四運動掀起的熱潮下,由大哥常廷傑全額資助,於1920年轉赴法國留學,與徐悲鴻,林風眠、顏文梁等成為中國最早期的留法學生之一,之後留居巴黎。在巴黎落腳後,常玉隨即融入當時極富藝術氣息的生活方式。

常玉常玉

1920年代後期,法國學者和收藏家亨利-皮爾·侯謝 (Henri-Pierre Roché) 開始對常玉的繪畫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購買了許多藝術家的作品作為他的個人收藏。當時,侯謝是巴黎新興藝術界的重要人物。1906年,侯謝將25歲的畢加索介紹給居住在巴黎的美國人斯坦因一家人,斯坦因一家人隨後收集了藝術家的藍色時期和立體主義時期的重要作品,並在此重要時期成為畢加索的重要讚助人,並因此獲得了成功;而侯謝則收藏了主要野獸派的許多作品。他和立體派畫家經常說他對常玉的傑出創意天賦表示欽佩。在他的家中,常玉的畫與馬蒂斯的作品並排懸掛著。

常玉的藝術創作至今仍受市場追捧。常玉的作品涵蓋了人體,靜物、花卉等各類主題,其中,裸女為最受市場關注的題材。

常玉 《花毯上的側臥裸女》常玉 《花毯上的側臥裸女》

此次佳士得呈現的《花毯上的側臥裸女》創作於1929年,正值巴黎 “咆哮的二十年代”。作品描繪了一位側臥的女性裸體背影,其主角是當時為眾多知名藝術家擔當模特的琪琪。她也是莫迪利安尼 (Amedeo Modigliani)、藤田嗣治、莫斯·奇斯靈 (Moïse Kisling)、曼·雷 (Man Ray) 和亞曆山大·考爾德 (Alexander Calder) 等知名藝術家的靈感女神。

《花毯上的側臥裸女》局部《花毯上的側臥裸女》局部

據常玉最重要的著作《常玉油畫全集》(第一冊及第二冊)記錄,常玉畢生創作約300幅作品,其中只有13幅油畫為1930年以前完成的裸女,其中更只有五幅描繪裸女的背面。這幅作品作為“畫冊”第一冊的封面,足證此作的重要性。

《花毯上的側臥裸女》巴黎預展現場《花毯上的側臥裸女》巴黎預展現場

《花毯上的側臥裸女》同樣有著非常清晰的收藏脈絡,來源顯赫。此作誕生的第二年,著名藝術商亨利-皮爾·侯謝 (Henri-Pierre Roché) 從藝術家手中直接購買,其後由另一位知名巴黎藝術商兼常玉作品藏家尚·克勞德·希耶戴 (Jean-Claude Riedel) 納入珍藏。隨後由享負盛名的巴黎德佛斯珍藏(Dreyfus Collection)收藏至今。此拍品早於1929年在德國「新藝術中美麗的人」聯展中展出,並記錄於著名雜誌《德國藝術與裝飾》中的展覽評論。此外,作品也曾同年在亞洲多次出版,如《新月》和《上海畫報》,可見該作品的知名度。

在當天晚間的佳士得香港2023秋拍“千禧後晚間拍賣”專場中,羅馬尼亞藝術家艾德里安·格尼 (1977年生) 《無眼簾》以4272.5萬港元成交。

艾德里安.格尼 2016/19年作 無眼簾艾德里安.格尼 2016/19年作 無眼簾

(本文據佳士得及相關資料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