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前漲超14%!機構紛紛上調目標價!英偉達業績好在哪,有無隱憂?

今年剛過去兩個多月,英偉達(Nasdaq:NVDA)股價已經漲超40%。雖然已經身處高點,英偉達最新的財報表現依然帶給了市場驚喜。

當地時間2月22日盤前,英偉達大漲超14%。此前英偉達發佈了截至1月28日的2024財年第四財季財報,期內實現營收221.03億美元,同比上漲265%,遠高於預期的203.7億美元;淨利潤122.85億美元,同比上漲769%;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non-GAAP)每股攤薄收益為5.16美元,同比上漲486%,高於預期的5美元。

整個2024財年,英偉達營收同比增長126%至609億美元。Non-GAAP下每股攤薄收益為12.96美元,同比增長288%。同時,英偉達預測2025財年第一季度的銷售額將達到240億美元,上下浮動2%,遠高於華爾街預期的221.2億美元。

財報發佈後,機構紛紛上調了英偉達的目標股價。彙豐將英偉達目標價從835美元上調至880美元,花旗將目標價從575美元上調至820美元,伯恩斯坦將目標價從700美元上調至1000美元,摩根士丹利將目標價從750美元上調至795美元。而在上週五,投行Loop Capital分析師就表示,英偉達的強勁勢頭遠未結束,該行給英偉達“買入”評級,並設定了華爾街的最高目標價1200美元。

投資研究機構Main Street Research的首席投資官詹姆斯·戴默特(James Demmert)表示,英偉達的盈利增速甚至超過了其股價的增長速度:“每次英偉達公佈財報,其市盈率就會縮水,因為每股收益往往比人們的預期要好得多。”

AI需求強勁:數據中心至少四成營收來自AI推理

英偉達核心業務中的數據中心業務營收再次創下曆史新高,支撐起83%的營收占比。英偉達第四財季數據中心業務營收為184億美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409%,與上一財季相比增長27%。數據中心在2024財年全年營收475億美元,也創下了曆史新高,同比增長217%。

在財報後電話會上,英偉達的首席財務官科萊特·克雷斯(Colette Kress)詳細闡述了數據中心營收背後的組成部分,稱過去一年中,數據中心的總營收約有40%來自AI推理。這顯示出在許多場景中,AI已經能夠為企業帶來實在的業務和業績。

英偉達CEO黃仁勳還指出,40%的數字只是“保守估計”,諸如網絡新聞、視頻、音樂等推薦算法系統過去都是採用基於CPU的方式,而現在,隨著深度學習和生成式AI的發展,這類推薦算法系統都在向GPU加速的方式轉變:“GPU現在存在於推薦系統的每一個步驟中,而推薦系統是地球上最大的單一軟件引擎。世界上幾乎每家大公司都要運行這些大型推薦系統。”

英偉達還特別強調了公司上季度的軟件收入,並十分看好其發展前景。克雷斯表示,公司在軟件和服務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進步,在第四財季的年化營收達到了10億美元。

黃仁勳也強調,隨著時間的推移,軟件會成為公司一項很重要的業務。他指出,作為和通用計算的根本區別,加速計算的關鍵在於其軟件。英偉達的大型團隊正在與各大雲廠商的大型團隊展開合作,同時,隨著全球軟件企業擁抱加速計算,英偉達也在幫助絕大多數沒有大型工程團隊的企業來維護和優化他們的軟件堆棧,提供英偉達AI Enterprise服務。

官網資料顯示,英偉達AI Enterprise是為英偉達AI平台提供支持的企業級軟件,它能夠加速數據科學,並簡化生產就緒型生成式 AI、計算機視覺和語音 AI 等模型的開發和部署。

黃仁勳補充道:“我們將英偉達AI Enterprise視為AI的操作系統,每年對每個GPU收取4500美元。我預測,全球每一家企業、每一家部署軟件的軟件企業,在所有的雲端、私有雲和本地都將會採用英偉達AI Enterprise解決方案。”

隱憂:雲廠商自研芯片,產品供應受限

不過,有分析指出,英偉達的季度財報也藏有隱憂。

首先,在數據中心的營收構成中,雲廠商客戶占了一半以上的比例。而在當前,微軟Azure、亞馬遜雲服務AWS、Google雲等雲服務巨頭都推出了自己的AI芯片,正在通過一系列技術手段降低對英偉達GPU的依賴。

尤其是考慮到,英偉達的競爭對手們也在大力投入AI芯片。AMD去年12月剛推出MI300X,並稱該芯片在某些工作情境下性能超過英偉達的H100,但英偉達對此提出了異議,稱AMD的測試不完整。英特爾也推出了自己的服務器芯片,並在持續增強其性能。

此外,AI新銳巨頭OpenAI和日本軟銀也都在近期被爆出擁有自己的AI芯片計劃,欲向英偉達發起挑戰。

專注於數字技術的諮詢公司Futurum Research的CEO丹尼爾·紐曼(Daniel Newman)表示:“英特爾曾經是業界的霸主,現在公司們正在聯合起來,以確保英偉達不會變得太強大。”

對此,有外媒報導稱,英偉達已經與Google、亞馬遜、微軟、Meta和OpenAI等巨頭展開談判,提議為他們提供定製芯片。

黃仁勳也在電話會上強調,英偉達的增長還將持續下去:“加速計算和生成式AI已經達到引爆點,全球範圍內,企業、產業和國家的需求正在激增。”

另外,英偉達也指出,對於公司下一代GPU產品的需求遠遠超過供應。黃仁勳在電話會上表示,整體供應關係正在得到改善,但產品仍然短缺,供應限制將持續至全年。

克雷斯也在電話會上表示:“Hopper架構產品的供應正在得到改善,但對Hopper架構產品的需求仍然非常強勁。由於供不應求,預計即將推出的新一代架構(Blackwell)的產品供應也將受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