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時基金呂瑞君:債券牛市格局有望延續 超長期債券投資價值凸顯

博時上證30年期國債ETF擬任基金經理呂瑞君

伴隨著債市走牛,債券ETF的工具屬性備受機構資金青睞。截至今年2月,全市場債券ETF共19只,存量規模達816.6億元,環比1月增長7.4%。去年12月份以來,債券市場迎來一輪快牛,各期限債券收益率均迎不低幅度的下行,最受矚目的當屬超長期利率債,尤其是30年國債。3月6日,博時上證30年期國債ETF(認購代碼:511133;交易代碼:511130)正式發行!

超長債利率下行空間不能低估

30年國債緣何出現超預期行情?博時上證30年期國債ETF擬任基金經理呂瑞君表示,驅動因素或有幾個方面——一是市場對於基本面修復預期下,長端利率下行速度相對更快,債券收益率曲線趨平。二是在利率快速下行的情況下,對於配置型機構而言,30年國債相對高的票息收入較有吸引力。在存款利息調降、股市相對低迷導致居民風險偏好降低,壽險保費收入增長明顯的背景下,保險負債端超長久期的增量資金增長明顯,相應帶動其資產端對超長久期資產的配置需求。三是30年國債期貨上市後,期貨市場帶動現券市場活躍度有所提升。

“一方面,超長債的收益率降幅高於5-10年期中期債券,導致超長債的資本利得顯得尤為豐厚;另一方面,超長債的交易活躍度也有明顯的提高,成為最活躍品種之一。”2月28日,30年國債收益率更是擊穿2.5%,創近年來新低,和一年期MLF利率相當。如何看待前景?

呂瑞君認為,後續30年國債利率仍有進一步下行的空間。由於目前國內實際利率仍偏高而海外開始陸續降息,中國彙率壓力正在逐步緩解,可以合理預期。往後來看,國內貨幣政策放鬆的空間大於過去幾年,未來廣譜利率的補降空間都將加大。然後,在城投、地產等高息資產供給進一步縮量背景下,目前市場面臨的“資產荒”格局或比過去幾年要更嚴峻一些,儘管目前30年國債利率已經下行至較低水平,但相對其他資產而言其利率水平仍有一定吸引力。

總體來看,從實際利率視角動態思考負債端利率變動幅度,考慮目前債券供需關係和“資產荒”格局,超長債定價並不貴,未來利率下行空間依然不能低估。

30年期國債ETF四大優勢凸顯

博時基金選擇在當前時點發售30年國債ETF產品,可為投資者提供更多投資選擇和機會。

博時上證30年期國債ETF具有四大優勢——投資價值優,進攻性強,流動性好,工具性佳。首先,在投資價值方面,作為超長期限債券,該只基金在低利率投資環境下的長期投資價值凸顯。二是進攻性強,為投資者長久期策略提供更鋒利的矛——標的指數加權修正久期約18-19年。三是流動性好,標的指數成分券流動性好,成分券在銀行間和交易所均可交易,現有成分券的活躍度、流動性和成交量均足以支持指數操作。四是工具性佳,應用場景豐富。博時上證30年期國債ETF標的指數每季度調樣,投資者無需手動換券即可維持長久期;場內投資者可運用該產品進行股債對衝;同時,標的指數成分券為30年國債期貨近月合約可交割券,可與國債期貨結合、靈活運用策略;此外,產品上市後,或將盡快推動納入質押庫、兩融標的,以及推動融券賣出資金可買入等功能。

超長期債券認購熱情“與日俱增”

鑒於該品種的熱度,談及認購預期,呂瑞君表示,春節後市場對超長期債券的認購熱情仍持續高漲。截至2月末,30年國債ETF資產淨值規模已接近13億元大關,對比去年12月的30年國債ETF產品資產淨值3.53億元來看,已出現較快速的攀升,顯示了目前市場各類資金對於超長期債券的認購熱情“與日俱增”。此次博時上證30年期國債ETF產品的發行將為投資者提供該品種的更多投資選擇和投資機會,預計市場認購熱情或仍將保持高漲,對產品認購情況充滿信心。

那麼,長久期債券ETF適合哪類投資者?呂瑞君表示,“實際上,對於機構投資者和個人投資者都較為適合。”對於機構投資者而言,在貸款、非標和存款等其他固收類資產供給減少的情況下,債券配置成為了重要的緩解‘資產荒’的手段。首先,保險公司在2023年非標供給減少和存款需求減少的情況下,對債券的配置需求有所上升,在壽險保費增長的情況下,險資對於長久期利率債的配置需求也相應增加。再者,對於基金和券商等交易型機構而言,在股市表現偏弱的格局下,為更好的獲得回報,也可增加對彈性更大的超長債的配置。對於個人投資者而言,在商業銀行下調存款利率之後,疊加債券ETF交易便捷、持倉透明、配置成本較低等優勢,配置國債的優勢更加突出。

近期,30年國債與股指存在一定的蹺蹺板效應,呂瑞君分析,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場對於當前經濟基本面修復的預期。從目前政策端的發力情況來看,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發力也相對克製,使得市場風險偏好出現一定程度下降,部分資金從風險資產流入債券市場,支撐債券牛市格局延續。

“在經濟修復仍需進一步政策支持,而海外開啟降息週期使得彙率製約逐漸消除的情況下,我們認為後續貨幣政策出現進一步的放鬆的可能性較大,對債市將會構成進一步利好。因此,儘管目前30年國債利率水平已出現一定程度的下移,但可能仍有較高的配置價值,建議投資者儘早配置。”

今年債牛值得持續期待

“我們認為,今年債券牛市依然值得持續期待”。呂瑞君表示,一是考慮到年內海外貨幣政策大概率會轉向進入降息通道,海外擾動對國內貨幣政策的製約有望逐步得到解除,同時針對當前國內經濟仍在慢修復通道中、實際利率偏高製約內需改善、銀行淨息差壓力偏大等多方面因素和背景來看,央行年內進一步下調短端政策利率的必要性仍然存在,如果短端利率得到進一步下行,也將打開長端和超長端利率的下行空間。二是考慮到“資產荒”格局的延續,“10Y國債利率也大概率會在短端利率下行後,跟隨走低。”

由於近期超長期國債利率已下行較快,部分投資者對於超長債投資會顯得有些糾結。呂瑞君認為,目前投資者對於調整風險的擔憂可能是出於兩個方面的考慮,一是目前債券收益率絕對點位已在曆史低位;二是從機構負債端成本來看,金融機構負債端成本仍相對較高,超長債利率在經曆一輪下行後性價比已經降低。

“但實際上,以上可能無需過度擔憂。從海外發達國家經驗來看,利率水平的回落趨勢是較自然的發展方向,在低通脹環境下我國實際利率水平其實偏高。因此繼續向下引導名義利率是較為可預見的路徑。而對於機構負債端成本視角來說,近年來,每年初,金融機構會因資產端利率低於負債端而導致配置意願受抑製,但在利率下行趨勢中,資產端利率或負債端利率最終都下降。”

至於需注意的潛在風險因素,呂瑞君表示,或為在美國經濟超預期韌性、通脹降溫不及預期等情況下,對美聯儲降息時點的判斷,及其對人民幣彙率和我國貨幣政策的製約需動態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