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蘭生股份業績說明會:各項業務全面複蘇 2023年營收淨利實現雙增 兩大戰略推動會展數字化、國際化發展

4月11日,會展行業龍頭企業蘭生股份(600826)在上海世博展覽館舉行了2023年度業績說明會,展示了公司在過去一年的輝煌成就和業務發展的新亮點。蘭生股份以其卓越的業績和戰略佈局,再次穩固其在會展行業的領導地位。

2023年,蘭生股份實現營業收入14.22億元,同比增加83.93%;歸母淨利潤達到2.75億元,同比增加140.46%。基本每股收益為0.52元/股,同比增加147.62%。業績承諾標的會展集團實現扣非歸母淨利潤1.85億元,業績承諾超額完成,完成率為145.69%。

蘭生股份董事、總裁畢培文在活動中談到,2023年公司啟動品牌體系建設,進一步對MI理念識別、VI視覺識別及商業策略進行規劃,以成為“世界知名、國內首選、會展服務品牌”為願景,以“興業拓疆、開渠辟道”為使命,以全新形象煥新起航。

觀看本次業績說明會,請點擊鏈接:https://rs.p5w.net/html/141410.shtml

展會賽事全面向好 展會規模創曆史新高

蘭生股份是一家產業經營和資本運作相結合的綜合型國有上市公司,是市屬大型現代服務業國有骨幹企業集團東浩蘭生(集團)有限公司旗下的重要子公司之一。

蘭生股份前身為1982年8月成立上海市文教體育用品進出口公司,1993年改組為股份有限公司,並更名為上海蘭生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公司股票“蘭生股份”在上交所正式掛牌上市,成為外經貿系統第一家上市公司。2020年公司完成重大資產重組,轉型為會展上市公司。2021年,更名為東浩蘭生會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蘭生股份董事、總裁畢培文介紹到,作為首批通過“上海品牌”認證的唯一會展企業,公司以IP戰略佈局為引領,聚合會展業“展、會、賽、館”全產業鏈資源,業務涵蓋展會組織、活動賽事、展館運營、會展全產業鏈服務等。

2023年,公司整體收穫了50個項目,其中主承辦項目18場,賽事項目8場,大型論壇項目11場,參與服務項目13場。全年共計交付展會面積112萬平方米,服務專業觀眾超130萬人次。

蘭生股份的業務涵蓋了展會組織、展館運營、賽事活動和會展配套服務四大板塊。其中,展會組織板塊表現尤為突出,實現營收7.55億元,同比增長246.84%,占公司總體營業收入的53.48%。公司的主力展會——第二十三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和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等,不僅在規模上創下新高,更在國際化水平和專業地位上得到了顯著提升。

具體來看,第二十三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展覽面積達到30.32萬平方米,展商數量為2978家,較2019年上升14.1%。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展覽面積達5萬平方米,較2019年上升150%,參展企業403家,較2019年上升33%。

展館運營方面,2023年實現營收2.71億元,同比增長1007.75%,營收占比為19.16%。上海世博展覽館2023年承接項目達95個,展館總租面積超過1千萬平方米,出租率達到40.26%。展館的數字化建設也取得了重大進展,“智薈雲——展館全生命週期業務管理系統”的上線,標誌著公司在智慧展館建設方面邁出了堅實的步伐。

賽事活動板塊在2023年也取得了顯著成績,營業收入達到1.56億元,同比增長58.87%。蘭生股份成功舉辦的多項路跑和水上賽事,不僅為上海打造全球知名體育城市貢獻了力量,也為公司的多元化發展增添了新的亮點。

會展配套服務板塊2023年營業收入2.19億元,營收占比達15.51%。其中,在餐飲服務方面,公司旗下的東薈餐飲,通過打造中央廚房和獲得外燴資質,成為了公司新的經濟增長點。

加速戰略佈局 推動會展業數字化與國際化發展

畢培文在業績說明會中談到,自重組以來,公司明確了“會展中國”和“數字會展”的雙輪驅動戰略,通過區域拓展、國際化嚐試和數字化轉型,積極推動會展業的高質量發展。

具體來看,“會展中國”戰略聚焦長三角、長江經濟帶、粵港澳大灣區和京津冀等國家重大戰略發展區域,通過項目合作、股權合作和戰略合作等多種形式,實現異地業務的拓展。成都國際工業博覽會和華南工業博覽會等重要展會已成為地區的標誌性活動。同時,公司通過收購和合作,如東莞東浩蘭生惠智展覽有限公司和東浩蘭生會展(天津)有限公司,進一步擴大了在智能製造和機器人領域的展會規模和影響力。

在數字會展方面,蘭生股份於2023年啟動了數字轉型戰略規劃,推動數字業務創新和數字資產的應用。數字工博和人工智能大會的線上平台取得了顯著成效,吸引了大量企業入駐和在線訪問,全網曝光量達到數億級別。此外,公司還積極探索業務出海,通過國際合作拓展海外市場,如設立WAIC海外分會場和積極參與新加坡SWITCH展。

蘭生股份還明確了內涵式增長和資本運作的雙輪驅動模式,通過與投資基金的合作,完成了對上海它布斯展覽有限公司的股權收購,進一步豐富了公司的自主IP矩陣。同時,公司積極參與投資業務,取得了包括基金退出、資產分紅等多重收益。

上海世博展覽館引領會展業新質生產力 助力多個自主IP展會發展

在本次業績說明會中,蘭生股份董事、董事會秘書張榮健以“數‘智’引領,‘質’創未來——上海世博展覽館的新增長引擎”為主題,為投資者詳細介紹了上海世博展覽館作為新質生產力平台載體的發展情況和未來規劃。

東浩蘭生會展集團旗下的上海世博展覽館,是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永久性建築之一,前身是世博會的主題館,在當時的設計建設中創造了三項之最,2.8兆瓦太陽能屋面世界最大、5000平方米生態綠牆世界最大、西展廳雙向大跨度亞洲最大。

隨著外部環境向好,展會全面恢復。2023年,上海世博展覽館成功舉辦了95場展會活動,吸引了2萬多家展商和200多萬觀眾,總展覽面積達到1028萬平方米,出租率達到40%以上。

張榮健在活動中談到:“作為東浩蘭生會展集團全產業鏈的核心承載平台,世博展覽館專注於發現和孵化培育創新,尋找那些在‘新質生產力’領域有影響力、潛力較大的展會,持續不斷地為會展集團帶來新的、有價值的高質量IP。”

2023年成功助力多個自主IP展會的快速發展。通過聯合東瑞慧展基金,會展集團成功收購了TOPS它博會,並投資了PME國際精密加工博覽會。此外,自辦展“國際件雜貨運輸展”已成為亞洲最大的件雜貨運輸領域的展會,專注於服務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

張榮健坦言:“雖然我們的展館在出租率上已經走在了行業前列,但是面對來自全國和本地的競爭,還要應對人工智能、物聯網和虛擬現實等新技術、新變革帶來的挑戰。在信息技術時代,我們必須大力推進世博展館在智慧化方面的建設。”

在數字化轉型方面,上海世博展覽館積極迎合會展業的數字化變革,已完成智慧展館的第一、第二期建設,並正在推進第三期建設。通過運用ZETA物聯、數字孿生BIM、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先進技術,展館正在實現全生命週期數字化轉型,提升運營效率和服務質量。

上海世博展覽館還重塑了品牌形象,升級了視覺識別系統,並啟動了會議中心、下沉式廣場等空間的更新升級,以提供更好的服務和尋找新的增長機會。

展望未來,上海世博展覽館將繼續與各界夥伴合作,以開放的姿態和專業的服務,打造“會展+產業”文化高質量發展的平台。東浩蘭生會展集團將通過有針對性的支持舉措,幫助更多自主創新項目鏈接新賽道,快速走向新市場,成為推動城市發展的新質生產力。

寵物經濟蓬勃發展 它博會展現行業新活力

同日,第四屆TOPS它博會寵物展也在上海世博展覽館舉辦。本次業績說明會中,寵業家和它博會的創始人四郎也亮相活動,並帶來“為‘它’而來的新質生產力——它博會&寵業的機遇與增長”主題發言。

四郎指出,寵物行業在過去的20至30年間,無論在國際還是國內市場,都展現出了強勁的增長勢頭。即便在2008年的經濟危機期間,寵物經濟仍保持了穩定的增長,顯示出其強大的市場韌性。他強調,儘管中國寵物行業中大型企業較少,品牌和市場分散,但這恰恰為行業帶來了無限商機。

寵物行業被形象地比喻為人類所有行業的影子綜合,覆蓋了從食品到用品,從服務到醫療的廣泛領域。四郎提到,寵物行業的SKU(庫存量單位)數量巨大,這為行業提供了多樣化的發展機會。同時,寵物消費被視為“必選消費”,即便在經濟波動時期,寵物主人對於寵物的消費需求依然穩定。

在談到它博會時,四郎分享了該展會如何成為寵物行業發展的助推器。它博會不僅為寵物商家提供了一個展示和交流的平台,還通過主題巡遊、新品發佈等活動,增強了展會的互動性和吸引力。此外,它博會還嚐試了數字化轉型,通過專業會議和論壇等形式,為業內人士提供了更深入的洞察和交流機會。

展望未來,四郎對寵物行業的發展前景充滿信心。他認為,隨著中國高等教育畢業生人數的增長,寵物行業將迎來一代人的紅利期。預計到2042年,寵物行業將進入成熟市場階段,屆時將有更多的品牌和產品湧現,為行業帶來持續的創新和發展。

在最後的交流互動環節,針對投資者關心的公司未來發展問題,蘭生股份董事長陳小宏指出,公司的發展不僅僅是為了生存,而應該有更高的追求,與更具競爭力的企業競爭。同時,並提出將業務分為風口類、稀缺資源類和自主IP類三個層次,針對不同類別的項目提出了具體的發展戰略。

“對於風口類項目,公司計劃加大投入,擴大規模並尋求新的業務佈局;對於稀缺資源項目,特別是展館運營,公司將利用其獨特優勢,打造高端精品展會,提升市場地位;而對於自主IP項目,公司致力於通過孵化和兼併收購等方式加強自身研發和創新能力。”陳小宏介紹。“公司的財務健康和嚴謹管理是其能夠在關鍵時刻保持穩定的基礎,同時公司也將保持開放合作的態度,歡迎外部合作夥伴加入,共同推動公司的發展。”陳小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