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期特別國債拚手速!有銀行額度兩分鍾內被搶完,“太火了,等下一期吧”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唐曜華 深圳報導特別國債銷售再次出現“秒光”。5月27日,招商銀行和浙商銀行等少數銀行開售第二期特別國債“24特別國債02”,期限20年,票面利率2.49%。記者瞭解到,招行5月27日上午已售罄5.5億元額度,招行APP顯示上午10點開售“24特別國債02”後,短短兩分鍾後即顯示“已售罄”。浙商銀行在第一批額度售罄後,於上午10點半追加1億元額度,10分鍾內銷售過半。

此次銷售的20年期特別國債,由於期限相比第一期特別國債的期限30年更短,受到更多投資者歡迎。不過大部分銀行目前依然未加入向個人投資者銷售特別國債的隊伍,僅招行、浙商銀行等少數銀行銷售,並且只開放5月27日一天銷售。2分鍾被搶光

“太火了,等下一期發售計劃吧。”招行客戶經理告訴記者。記者從招行APP看到,5月27日上午10點招行APP準時上架了20年期特別國債“24特別國債02”,不過兩分鍾內很快賣完,APP顯示“已售罄”。浙商銀行APP也於同一時間上線了20年期特別國債“24特別國債02”,也在不到10分鍾內售完。

記者諮詢招行網點是否還有額度時,招行網點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此次發售網點和手機是同一個系統,如果手機銀行賣完了,那就是沒有了。記者瞭解到,此次招行全行銷售5.5億,額度已售罄。

浙商銀行則在27日10點30分緊急追加了1億額度,“10點半你再刷新手機銀行看看。”浙商銀行網點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浙商銀行APP顯示,10點30分再次可以購買“24特別國債02”,10點37分即7分鍾後顯示已銷售過半,賸餘可購份額43.15萬份,即銷售金額已超過5000萬元。下午2點37分顯示已售罄。

相比第一期特別國債僅開放櫃檯、網銀渠道銷售,此次發售招行開放了手機銀行銷售,全渠道銷售也提高了銷售速度。

按照銷售計劃,招行和浙商銀行均只計劃銷售5月27日一天,交易時間為上午10點-下午3點半。相比第一期30年期特別國債,此次銷售的20年期特別國債期限更短,顯然更受歡迎,招行的額度更是在2分鍾內被搶光。

大部分銀行仍然未加入面向個人投資者銷售特別國債的隊伍,5月27日大部分銀行APP顯示未有此次發售的20年期特別國債的相關信息。交行客服5月25日在回答諮詢時明確表示,該行不銷售20年期特別國債。特別國債此前曾被炒作

值得留意的是,招行和浙商銀行給此次發售的20年特別國債“24特別國債02”定的風險等級不一樣,招行定的風險等級是R3中風險,浙商銀行定的風險等級是R2低風險。

因有國家信用背書,兩家銀行均在銷售頁面標註該期債券安全性高。作為記賬式國債,特別國債上市後可以交易賣出,流動性較高。此次發售的20年期特別國債將於5月29日上市交易。

不過招行也提示了中途賣出的風險。在該期特別國債手機銀行購買頁面常見問題欄目中,招行對“購買債券有風險嗎”的解答為“持有到期,可獲得承諾的年化收益(根據份數,年限,票面利率計算);如果中途賣出,因賣出淨價存在波動,有可能出現虧損,也有可能獲得出利息之外的差價收益”。

上週發行的第一期特別國債在上市後還一度被資金炒作,第一期特別國債期限30年,票面利率2.57%。行情軟件顯示,“24特國01”在5月22日在交易所上市第一天一度大漲25%兩次觸發臨時停牌,最高漲至125元,不過尾盤最後幾分鍾恢復交易後出現大跳水,最終收盤於101.316元的價格,此後幾天價格小幅走低。

對於認購期未買到特別國債的投資者,去二級市場“追高”買入並不划算。債券價格大漲時買入意味著持有到期的收益率下降,比如第一期特別國債“24特國01”在上市首日大漲至125元時,對應到期收益率降至1.5%左右,此時買入的性價比大大降低。招行APP提示,債券面值為100元,當買入淨價低於100元時,持有到期可獲得高於票面年化收益,當買入淨價高於100元時,持有到期收益率將低於票面利率。

相比交易所市場該期國債的大漲大跌,銀行櫃檯市場的價格走勢則相對理性,招行APP顯示,第一期特別國債“24特別國債01”5月22日-5月24日買入淨價在100.05-100.52,賣出淨價在99.95-100.42之間,浙商銀行APP顯示買入淨價在100.03-100.58之間,賣出淨價在99.9-100.37之間,價格波動較小,對應到期收益率在2.54%以上。所謂淨價為不考慮應計利息因素的債券價格,全價則為淨價加上應計利息。

對於已經持有債券的投資者而言,債券價格上漲則可在利息收入以外獲得差價收益。那麼交易所交易的特別國債大漲,在銀行櫃檯購買的特別國債是否可以從交易所以高價賣出?有銀行客戶經理告訴記者,要看證券公司是否代銷超長期特別國債,需要辦理轉託管到對方系統才行。如果不辦理轉託管,則只能在銀行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