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ETF(512480)連續10個交易日獲淨申購,近10日資金淨流入8.2億元,近20日累計淨流入14.3億元

5月27日,半導體ETF(512480)漲3.50%,成交額12.47億元。當日份額增加1.68億份,最新份額為298.33億份。近10日半導體ETF(512480)份額增加11.8億份,資金淨流入金額為8.2338億元;近20個交易日份額增加20.74億份,近20日中有16天資金淨流入,近20日累計淨流入金額為14.2747億元。半導體ETF(512480)最新資產淨值計算值為202.89億元。

半導體ETF(512480)業績比較基準為中證全指半導體產品與設備指數收益率,管理人為國聯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經理為黃欣、章椹元,成立(2019-05-08)以來回報為36.02%,近一個月回報為-1.25%。

消息面,半導體板塊傳來重磅利好,國家大基金三期宣佈已於5月24日成立,註冊資本3440億元,由財政部等共同發起。相較於大基金一期註冊資本987.2億元、募資規模1387億元,大基金二期註冊資本規模2041.5億元,大基金三期的規模進一步得到提升。

國家大基金自設立以來,對中國半導體產業的影響深遠。它通過提供資金支持,加速企業的研發和生產能力建設,為支持國內企業在關鍵技術和設備上實現自主可控提供強有力的支持。大基金的投資策略覆蓋了半導體產業鏈的各個環節,包括設計、製造、封裝測試、設備和材料等,有助於完善國內半導體產業鏈,構建健康的產業生態。

此外,大基金的投資方嚮往往成為行業發展的風向標,對政策製定和產業發展趨勢具有指導意義。國家大基金的介入,不僅分擔了產業的投資風險,也提振了行業信心,吸引了更多的社會資本投入到半導體行業中。大基金三期的成立將進一步推動中國半導體產業的整體進步和國際競爭力的提升。

光大證券指出,大基金三期正式成立,基於註冊資本判斷,其投資規模將有望大幅超過大基金一期、二期投資,將進一步推動國內半導體全產業鏈國產化的正向發展此外,隨著全球半導體市場的逐步複蘇,半導體材料作為行業上遊的重要原料其需求及市場規模也將得以恢復,利好國產半導體材料的驗證、導入、銷售。我們持續關注相關半導體材料企業產品的研發、導入進度,同時也持續關注相關新增產能的落地進展。

國金證券認為,大基金三期金額創新高,看好“卡脖子”環節半導體設備國產替代機遇。大基金一期於2014年成立,註冊資本約為987億元;大基金二期於2019年成立,註冊資本約為2042億元,大基金三期註冊資本顯著高於前兩期,國家繼續加大對於半導體產業鏈投資扶持力度。在兩期大基金的投資扶持下,半導體國產替代第一階段已初步完成,但部分環節仍處於“卡脖子”階段。在光刻機、量/檢測設備、塗膠顯影設備、離子注入設備領域,整體國產化率仍然較低,但在清洗設備、部分刻蝕設備、CMP設備及熱處理設備領域已基本完成國產替代。其中,光刻機是半導體設備中最昂貴、最關鍵、國產化率最低的環節。光學系統是光刻機的核心,光刻機制程越小,對光學系統的精度要求越高,目前僅有少數公司(德國蔡司、日本佳能、尼康)具備光刻機超精密光學系統供應能力,看好國產光刻機光學、量/檢測等環節投資機會。

風險提示: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為AI大模型自動發佈,任何在本文出現的信息(包括但不限於個股、評論、預測、圖表、指標、理論、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為參考,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