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龍骨坡古人類 率先開發和利用洞穴資源

2023年11月2日,專家在巫山龍骨坡遺址考察。 據重慶日報 2023年11月2日,專家在巫山龍骨坡遺址考察。 據重慶日報

位於重慶巫山縣的龍骨坡遺址是歐亞地區古人類最早開發和利用洞穴資源的遺址。近日,由重慶師範大學考古學博士生陳育芝與導師武仙竹教授聯合署名發表的《長江三峽及周邊地區早期人類的生存環境與生存行為》一文,在我國古人類學核心期刊《人類學學報》上正式發表,展示出龍骨坡遺址有了最新研究成果。

6月9日,在論文作者之一武仙竹的娓娓講述中,一幅百萬年前長江三峽及周邊地區早期人類的生活圖卷被緩緩打開。“我們發現,中國目前所見最早的古人類遺址,地理範圍在東部季風區,兩百萬年前龍骨坡氣候比現代更加溫暖濕潤,而且同時存在顯著氣候降溫和冷熱交替事件,南北動物群過渡帶曾發生南移。”武仙竹說,這些優渥的自然環境和自然資源,為古人類的繁衍生息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在龍骨坡古人類的“花園”中植被茂盛,不僅分佈有亞熱帶常綠闊葉喬木、暖溫帶落葉闊葉喬木等,還有喜干和喜濕的禾本植物和多種喜溫暖陰濕的蕨類。武仙竹說,他們發現龍骨坡遺址動物群包括大量華南動物區系動物,還有一些橫斷山附近的西南區特色哺乳動物和一定數量的華北區動物。“但我們也同時發現,在這裏,還生活著包括巨猿、湖麂、雙齒尖河豬、印度長尾鼩、攀鼠、絨鼠等在內的與印度、越南相同的南亞動物區系。”

有了如此豐富的動植物資源,古人類是如何進行開發利用的呢?武仙竹說,據他們推測,當時人類的主要生活方式是圍繞靠近水源的森林、草原開展狩獵和採集。武仙竹發現,龍骨坡遺址的古人類在歐亞地區的眾多古人類中,最早開始開發和利用洞穴資源,“當時的龍骨坡古人類已開始主動進入洞穴,並把洞穴作為生產石製品、處理動物資源的生產和休憩場所。”但是,該階段人類所利用的洞穴,主要為小型“天坑”狀垂直溶洞,這類洞穴的共同特點是視線好、活動方便。

既然要找個洞穴遮風避雨,為啥不找個大一點的?武仙竹說,那是因為該階段中國還沒有發現人類用火的證據,所以人類對大型、潮濕或黑暗的洞穴進行開發利用可能還存在困難。雖然只能開發利用有條件限制的洞穴,但是,在遠古原始生境下,人類能夠主動進入洞穴、開發利用洞穴資源,對生存空間進行開拓並對生活條件進行改變,充分說明該階段人類智力和生產力水平已經得以提升。

新重慶-重慶日報記者 李晟 謝智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