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房企“抄底”進擊

來源:東莞樂居

文/樂居財經 王敏

6月7日,高考進行時。

與此同時,房企的“期中考試”也進入倒計時階段。

5月結束,典型房企拿地未能延續回暖之勢,但土拍市場底部複蘇,部分房企正在逆勢“抄底”。

克而瑞重點監測30家房企投資金額143億元,環比下降68%,同比下降82%,單月總投資額僅略高於2023年1月(春節月),為近一年次低;拿地面積為111萬平方米,同環比分別下降82%和49%。

具體來看,前期拿地相對較多的華潤、龍湖、濱江等,5月無新增土儲入賬,招商、綠城、中國鐵建等單月拿地不足10億元。在5月中旬進行的杭州土拍中,深耕杭州的品牌民企濱江也沒有參拍。

重點監測的28個城市中,今年有22城住宅用地供應較去年有所下降,占比接近八成。

5月單月數據,截止到5月27日,全國300城土地成交規模3346萬平方米,與去年同期相比跌幅近5成。前5個月,百強房企中有近七成尚未拿地,拿地房企還是主要集中銷售30強的央國企。

土拍市場上,今年出現過幾次“躁動”,部分城市“地王”再現。進入5月,土拍整體呈現底部複蘇的態勢,供應和成交規模穩步回升。

諸葛找房研究中心最新數據顯示,5月全國主要地級市2024年5月供應、成交規劃建築面積分別為3538.9萬平方米、2224.2萬平方米,環比分別上漲18.3%、2.6%;同比持續下滑,降幅分別為33%、44.1%;成交樓麵價環比下跌27.6%至3768元/平方米。

當然,也有部分企業選擇在行業調整期“抄底”,主動進擊。

例如,5月中旬上海土拍僅推出了4宗地塊,北京國資委旗下的北京城建則報名參拍了其中3宗,打入上海市場的決心可見一斑,並最終以4.98億元的總價拿下了楊浦區長海地塊。

同時,四川邦泰也於5月在長沙梅溪湖拿下一宗宅地,成交價約5.53億元,這是該房企首次在長沙拿地,也是長沙時近隔四年再一次有新房企進駐。

此外,地方國企中國貿地產在上海、廈門積極拿地,1-5月拿地金額、貨值同比分別增長29%和36%。

4月30日的會議上,政治局會議針對“消化存量房產和優化增量住房”提出了措施。

(來源:自然資源部官網截圖)(來源:自然資源部官網截圖)

隨後,自然資源部辦公廳就發佈了《關於做好2024年住宅用地供應有關工作的通知》,明確各地要按照以人定房,以房定地的原則,在編製年度住宅用地供應計劃時,與當地住房發展年度計劃相銜接,嚴格落實“以需定供”,統籌安排全年的住宅用地供應,促進房地產市場供求關係健康穩定。

具體而言,商品住宅去化週期超過36個月的城市,應暫停新增商品住宅用地出讓,同時下大力氣盤活存量,直至商品住宅去化週期降至36個月以下;去化週期在18個月(不含)至36個月之間的城市,執行“盤活多少、供應多少”原則,根據本年度內盤活的存量商品住宅用地面積,動態確定其新出讓的商品住宅用地面積上限。

在業內看來,近期從中央到地方刺激政策密集出台,一定程度上提振了市場信心,但政策落地的效果仍需時間,銷售回暖再傳導至企業投資,同樣需要經曆底部修復階段,因此短期房企投資意願難有大力度的提升,謹慎和聚焦是主旋律。

對於未來房企投資的方向,克而瑞表示,未來地方更加重視供求規模的合理管控,在調整土地質量、優化供地結構、精準供地的背景下,房企選擇收窄、競爭加碼。

同時,未來房企投資將聚焦在核心一二線城市的優質板塊,核心城市郊區以及部分三四線投資或將繼續走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