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節疼痛】痛風不單只痛還須慎防腎功能損害 中醫師推介茶療助降尿酸

 痛風是由血尿酸升高所導致的關節疼痛。

 – 症狀特徵 –

可見發作部位突然紅、腫、熱、痛。
多見於小關節,尤其是足拇指關節(因血運差、尿酸易沉積)。  

誘發因素 –  

(1)飲食因素
又被稱為「王者之疾」,因此症好發在達官貴人的身上,如元世祖忽必烈晚年就因飲酒過量而飽受痛風之苦。(古時達官貴人的高嘌呤飲食模式為導致痛風的重要因素)  

(2)基因因素
有些人的新陳代謝受到遺傳因素影響,體內會傾向於產生過量的尿酸,再加上暴飲暴食,便很容易誘發這個痛症。  

(3)性別因素
男性痛風機率是女性6倍,原因和荷爾蒙有關,雌激素具有促進尿酸排出的作用,而雄激素則抑制腎臟對尿酸排泄,因此女性血液中的尿酸濃度,通常會比男性要來得低,痛風機率也可能因此降低。
 

 – 中醫治療 –

急性發作期:
紅、腫、熱、痛,「急則治其標」,一般採用袪風清熱除濕、通痹止痛之法。常用黃柏、防己、忍冬藤等配合具有降尿酸作用的中藥。
 

緩解期:
「緩則治其本」,採用健脾補腎降濁之法。常用黨參、白朮、茯苓、薏苡仁、綿萆薢等等。
 

 須注意腎臟損害!

尿酸主要透過腎臟代謝,如果體內的尿酸濃度持續過高,腎臟的負擔就很大。當尿酸鹽結晶過大,無法順利由腎臟排出時,會塞住腎小管,導致腎臟間質發炎; 尿酸鹽結晶也會卡在輸尿管,形成尿路結石。此外,當尿酸結晶沉澱在腎臟毛細管血管壁,腎絲球將逐漸硬化,造成腎臟功能失調。  

– 預防調攝

 (1)避免高嘌呤飲食
酒類:啤酒、紅酒、白酒、烈酒
動物內臟:肝臟、腎臟、心臟
魚類:沙甸魚、鯖魚、馬介休、銀鱈魚、銀魚仔、鯷魚
海鮮類:青口、扇貝、蝦、蟹、魚子
經長時間烹煮的肉汁、老火湯  

 (2)多飲水,每天2000-3000ml。  

 – 茶療 –

車前草20g、薏苡仁30g、蘆根20g、土茯苓30g,加水2000ml。
煎水代茶,對降尿酸有一定幫助。
  

鍾沛峰中醫師
香港註冊中醫師
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理學碩士(中醫全科)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學學士及生物醫學理學士(一級榮譽)
前醫管局三方協作中醫教研中心醫師

原文

你或許有興趣
【致癌物】生活中常見的一級致癌物!黃曲霉素毒性是砒霜68倍少量可致癌
【消委會】9款驅蚊劑獲5星評分 一款不驅蚊反吸蚊
【情緒管理】時刻保養身心靈 適合蘋果Apple用家的3個心理健康功能
【茄紅素】茄汁與番茄的健康與味道 附營養食譜瑪格麗特黑麥披薩
【米粉大分析】純米粉與調合米粉有分別!營養師解析營養、口感及選擇技巧

如欲觀看更多相關文章,請瀏覽 Health Conce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