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急救能力建設勢在必行,任重道遠

院前急救是整個急救體系中最為重要的環節,時間最短、爭分奪秒,是決定危重傷病員搶救能否成功的關鍵。如何進一步提升院前應急救援能力,聚焦黃金救援時間,提高救治的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和傷殘率。2024年3月30日,國家減災委副主任、原國家安全生產總局副局長閃淳昌教授,原解放軍總後衛生部部長、中華醫學會副理事長李清傑教授,原公安部消防總局副政委尹俊士少將,中國醫學救援協會會長李宗浩教授,原海軍總醫院院長、中國醫學救援協會駐會副會長錢陽明教授,以及來自全國各地的醫療衛生領域各相關學科的專家,公安、消防救援系統、教育、紅十字會、社區工作者和誌願者團隊的專家學者和代表共計120餘人,共同見證中國醫學救援協會基層急救能力建設分會的創立。期間,與會人員就上述問題展開深入的探討交流。

集體合影

主題對話面對面

研討交流採取主旨演講、主題對話面對面和專題訪談等多種形式。與會專家學者、社會名流和有識之士結合自身的專業、行業和職業特點、任務使命以及所在單位的情況紛紛踴躍發言,談體會,講感受,傳經驗,提思路,積極建言獻策,傾情授業解惑,氣氛十分熱烈,產生了許多思想共鳴,廣泛形成共識。

國家減災委專家委員會副主任閃淳昌致辭

國家減災委副主任閃淳昌教授以他多年來積累豐富的救援經驗,站在國家層面意味深長地指出,時間就是生命,救命刻不容緩,當事故和災難迫在眉睫或正在發生的時候,基層應急響應能力水平、第一響應者的行動是否正確合理、公眾的自救互救能力,往往就決定他們在災難中能否生存。故此,不斷提升基層急救能力水平極其重要。他指出加強基層急救能力建設要做到科學普及和技能培訓“五進”即進企業、進農村、進校園、進社區、進家庭;推進基層應急救援隊伍建設要做到“六有”即有班子、有機制、有預案、有隊伍、有必要物資儲備、有培訓和應急演練。

中華醫學會副理事長李清傑致辭

原解放軍總後衛生部部長、中國醫學救援協會第一屆理事會副會長、中華醫學會副理事長李清傑教授作為協會的老領導,對中國醫學救援協會的建設發展情有獨鍾、飽含深情、全力支持,他殷切希望新成立的基層急救能力建設分會一定要充分依託區域性醫院和知名專家教授團隊,在全國範圍內搭建基層急救能力建設的“四梁八柱”,深化消防救援隊伍、誌願者隊伍,以及社區工作者和普通民眾等不同行業、不同內容、不同層次的急救技能培訓,促進基層應急救援向搜救一體化拓展,向社區和家庭延伸,為早日實現《健康中國–2030行動》,為建設健康中國、幸福中國發揮更大的作用。

中國醫學救援協會會長李宗浩致辭

中國醫學救援協會李宗浩會長在視頻交流中指出:院前急救也即基層的醫療急救能力建設是協會始終最為關注的重點工作之一,因為現場急救反映我們國家、我們這個社會、我們廣大的醫務工作者對重大傷害和災難、對急危重症的應急反應能力,以及全體公民的品格素質水準,是現代社會急救醫療的重要標誌,這是我組建基層急救能力建設分會的初心所在、使命所在。提升基層的急救能力,單靠醫療衛生系統不行,需要全社會各階層廣泛參與,需要相關行業和社會團體同醫療衛生領域共同參與,齊心協力才能做好。

中國醫學救援協會駐會副會長錢陽明致辭

新當選的分會會長錢陽明教授在主旨演講時,首先回顧了我國基層急救能力建設所走過的曆程,並就基層急救能力建設分會下一步開展工作的主要目標任務和努力方向做了深刻交流,指出在我國唯一一個從事醫學救援業務的國家級社會團體組建成立基層急救能力建設分會,就是要充分利用協會在國內外醫學救援領域的廣泛影響力和凝聚力,將與基層急救有關聯的醫療衛生領域各相關學科的專家和公安、消防救援系統、教育、紅十字會、社區工作者和誌願者團隊等關心支持參與基層急救的誌同道合的仁人誌士團結在一起,搭建一個多方參與、多元結合、共建共享的綜合性交流合作協同創新平台,並通過多學科交叉、多部門融合、多行業協同的創新體制,廣泛開展國內外學術交流和科技協作攻關、科學製定行業標準規範、大力實施技術培訓及科普宣傳,主動承擔和申請黨和政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組織等賦予的任務事項和專業諮詢,努力推進基層緊急醫學救援標準化、智能化、智慧化、社區化、網絡化和城鄉一體化,切實打通基層急救最後一公里,不斷提升廣大民眾的健康幸福感、安全感,為增進人民的福祉貢獻應有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