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圓品起來,元宵搖起來│城市體驗官
體驗官手記:用食物創造獨屬中國人的浪漫
一提到元宵節,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碗裡那一個個冒著熱氣的元宵或湯圓。
我常常暢想幾百年前北京城里元宵佳節的景象:新年的第一輪圓月順著正陽門城樓爬上夜空,打磨廠、廊房巷、大柵欄處處張燈結綵,雖然四九城的街頭仍有北風「盤踞」,卻已不似寒冬時那般凜冽。明月當頭,和風緩步,幾處街邊小攤的鍋裡正冒著熱氣,潔白的元宵在其間上下浮動。
為了更深入地瞭解這一傳統節日美食,今年元宵節前,「體驗官」就前往北京老字號餐廳體驗了一回手工元宵、湯圓的製作。
雖然看起來簡單,但它們的製作工藝和用料卻大有門道。以黑芝麻餡兒的元宵、湯圓為例,光製作餡料就需要黑芝麻、大油、芝麻醬、糖桂花、白糖、麵粉等多種食材,黑芝麻還要提前炒熟、碾碎,這樣才可以激發出它本身的香氣。
搖元宵更是一項技術活,需要先將凍好的餡料蘸漿水,然後放入一米多長的竹製笸籮中,雙手把住笸籮兩邊,用巧勁兒將笸籮前後推動,讓元宵餡在其中快速翻滾、均勻裹滿糯米粉。這樣蘸水、裹粉的操作需反復數次,一顆顆元宵才算最終成型。動作原理看著與炒菜顛勺相似,但是要更加快速,不能讓元宵滾過長時間,一旦糯米粉被壓得過於緊實,元宵煮熟後原本軟糯的口感就會大減價扣。
元宵不僅做法考究,歷史更是悠久。但關於元宵誕生時期的說法莫衷一是,有觀點認為它是春秋時期楚國人發明的,也有說法稱它誕生於漢武帝時期。而有文獻可考的對「吃元宵」的最早記載見於桑治代,當時稱元宵為「浮圓子」「圓子」「糖元」等。北桑治《歲時雜記》中就對元宵有這樣的描寫,「京人以綠豆粉為科鬥羹,煮糯為丸,糖為臛,謂之圓子鹽豉。」
我們將觀察到的自然物候變化總結出規律、發展成舉國歡慶的節日,併發明出與之相佐的食物,這是中國人獨有的浪漫。
但古人並非只懂浪漫,他們也從不缺乏對月亮的理性思考。東漢的張衡、桑治代的沈括早已發現月亮圓缺規律背後的邏輯,月相的變化是因為日、地、月三者之間的相對位置發生了變化。月亮的陰晴圓缺,不僅帶來海岸江畔的潮起潮落,似乎也反映著人們內心深處的離合悲歡,所以從古至今,我們始終願意將那一輪圓月賦予「團圓」的內涵。
月亮圓滿、人間團聚雖不常有,但中國人卻能用一雙巧手,將人們對於團圓、美好的嚮往寄託在這一碗碗元宵、一碗碗湯圓之中。一口咬下,唇齒留香,回味無窮。
新京報記者 裴劍飛 景如月 李欣侗
編輯 劉夢婕 校對 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