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駐法大使談氣球事件:若妥善處理「不算事情」,若處理不當則或成「導火索」

【#中國駐法大使談氣球事件#:若妥善處理「不算事情」,若處理不當則或成「導火索」】中國駐法大使盧沙野8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獨家專訪時表示,近期中美間的「氣球事件」發生在兩國缺乏互信的大背景下,原本可以通過溝通以更好的方式解決,但拜登政府把它「搞砸了」。他表示,氣球事件對中美關係的中長期影響取決於雙方接下來如何處理,「如果妥善處理,它就不是一個事情;如果處理不好,它可能會成為一個‘導火索’。」

當地時間2日,美國國防部官員宣稱,一個「疑似中國的偵察氣球」已在美國上空飛行數天,美國對其進行了追蹤。儘管中國外交部很快澄清,該飛艇來自中國,屬民用性質,用於氣象等科研,受西風帶影響因不可抗力意外誤入美國,但美國政府依然使用武力擊落該民用無人飛艇。2月5日,中國外交部副部長謝鋒代表中國政府就該事件向美國駐華使館負責人提出嚴正交涉。

對於這一在中美兩國都引發巨大關注的事件,盧沙野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該事件的發生有一個大背景,即中美間缺乏互信,「本來這種事情可以通過雙方溝通,靜悄悄地解決,不影響兩國互信。實際上,這種事情在過去也是經常發生的,沒有必要誇大其詞、大驚小怪。」

他表示,但現在的情況是,氣球事件發生前中美關係發生了一系列事件,美國對華採取一系列不友好的動作,包括軍事、科技封鎖等等,尤其是在台灣問題上採取了一系列動作,這嚴重破壞了兩國關係的氛圍。

盧沙野認為,另一方面,美國的內政也牽製了拜登政府在處理類似突發事件上的行動空間,「我們注意到,在這個事情處理的前後過程中,美國政府存在著嚴重的不一致性,所以在某種意義上,他們實際上把這個事情搞砸了,變成了一個‘事件’,這更加不利於兩國關係的改善。」

本月3日,美國務院高官在電話吹風會上稱,受中國無人飛艇進入美領空事件影響,美國務卿比連肯已決定推遲訪華行程。隨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在例行記者會上就此事回應稱,事實上,中美雙方都沒有宣佈過什麼訪問,美方發佈有關消息是美方自己的事情,中方予以尊重。

「這實際上反映出兩國關係的一種冷淡。」盧沙野在專訪中對《環球時報》表示,雖然中方沒有宣佈過比連肯國務卿的訪華計劃,但美方宣佈推遲這一訪問,未嚐不是一件好事。在目前的氛圍下,尤其是美國此前採取一系列反華動作的背景下,他的訪華之行實際起不到作用。

他解釋稱,比連肯訪華本應意在落實兩國元首在峇里島會晤達成的共識,但在比連肯啟程前,美方的一系列動作已經破壞了上述共識。「我個人感覺,他(即使)來,實際上也難以起到落實共識的作用了,所以不妨往後放一放,讓美方冷靜一下,把情緒穩定一下,雙方再去談。」他表示,在上述大背景下,兩國防長不通話,也是一個「必然現象」。

9日,國防部新聞發言人譚克非就美國防部稱中方拒絕就民用無人飛艇事件通話發表談話表示,近日,美方提出希兩國防長通話,就中國民用無人飛艇事件與中方溝通。美方執意動用武力襲擊中國民用無人飛艇,嚴重違反國際慣例,開啟了惡劣先例。鑒於美方這種不負責任的嚴重錯誤做法沒有為兩軍開展對話交流創造應有的氛圍,中方不接受美方關於兩國防長通話的提議。關於無人飛艇事件性質,中國外交部已作出公開聲明,中方保留使用必要手段處置類似情況的權利。

在氣球事件發生後,有關中美間是否有「有效的危機管控和處理機制」「護欄」的討論再度成為熱點。更有西方學者認為,氣球事件或將深刻地衝擊中美關係,甚至成為「中美新冷戰」的一個標誌性節點。

對此,盧沙野表示,中美關係確實是影響到國際格局的一對最重要的雙邊關係,一定要處理好,要用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的大方針來處理中美關係,我們也希望美方能夠同中方配合,共同努力。

「美方說要在中美關係中設立‘護欄’,在法文中,護欄叫作garde-fou(編者註:直譯為「用來防止不守規矩的人的東西」)。我們是可以設立‘護欄’,但fou(不守規矩的人)不能橫衝直闖,屢屢衝破護欄。」他表示,我們希望美方不要橫衝直撞,不斷衝破護欄,這樣才能使中美關係真正保持一種和平穩定的狀態。

這名中國外交官對記者表示,此事可能不一定那麼嚴重,就看雙方怎麼處理,「如果妥善處理,它就不是一個事情;如果處理不好,它可能會成為一個導火索。」

他表示,相信中方非常理智,有戰略定力和自信。而美方則需要排除國內黨爭的干擾,從全人類的利益與世界和平穩定的大局出發來考慮問題,而不是僅從旨在維護美國霸權的所謂「美國優先」來處理問題。(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白雲怡 陳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