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文章:「取代中國供應鏈?不要想了」

【美媒文章:「取代中國供應鏈?不要想了」】彭博新聞社網站3月1日發表題為《取代中國供應鏈?不要想了》的文章,作者是阿尼亞尼·泰利維迪。文章認為,世界上不會有一個取代中國的新工廠,只會出現一種需要我們重新習慣的新全球化模式。全文摘編如下:
不要再說什麼強大的越南供應鏈將取代中國去拯救全球化了。
過去幾年來,分析人士和業界顧問一直在熱烈討論越南這個東南亞國家能否在製造業和出口上趕超其北方鄰國,越南還被視為美中貿易衝突的最大受益者之一。
然而,最近越南作為世界工廠2.0版的吸引力已經大幅下降。對於那些希望擴大現有業務或在越南開設新業務的公司來說,從那裡不斷傳來的消息似乎苗頭不對。1月份的工業生產大幅滑坡,就業人數也大幅下降。製造業出現萎縮,薪金繼續保持低位,通脹更導致收入大幅縮水。
跨國企業這兩年一直在設法克服疫情帶來的困難和干擾,在這種情況下,越南出現的問題使它們面臨的供應鏈難題進一步複雜化。在新冠疫情導致生產和利潤減少之後,企業已經沒有多少耐性來應對更多問題。
將工廠遷往越南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勞動力成本低。低薪金曆來是促使技術向亞洲部分地區轉移的動力之一。現在企業的考慮已經不再那麼簡單。過去的觀點認為,一個國家擁有數以百萬計的滿足於低薪金的勞動力就可以了。它忽視了企業經營對服務業的依賴和通脹給員工及企業帶來的壓力。與此同時,印度和印尼正在成為替代越南的選項。隨著數字化和自動化生產的吸引力越來越大,企業越來越需要更多的熟練工人。
雖然外界一直熱鬧宣傳越南是全球供應鏈中重要的一環,但它仍難以擺脫流水線的標籤,沒能成為生產中心。生產工業設備、機械和零部件仍不是越南的生產主流。製造商們仍然依賴中國提供機械零部件,所以向價值鏈上遊的轉移並不容易。
可以肯定的是,越南的基礎設施——從港口到公路和電力供應——都是圍繞工業園區和經濟區發展完善的,大多數製造業活動也都集中在這裏。儘管如此,只有20%的道路是鋪設完善的,物流能力也沒能配合上貿易活動發展。
如果說作為最耀眼的供應鏈選擇,越南還難當大任的話,那麼全球化的下一步發展將是什麼呢?首先,中國作為世界工廠不會很快被排擠掉。中國企業正在向歐洲和墨西哥轉移它們的供應鏈和生產設施,配合供應鏈近岸的發展趨勢。
世界上不會有一個取代中國的新工廠,只會出現一種需要我們重新習慣的新全球化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