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融千億巨虧背後!「看門人」德勤被罰,對審計機構監管加碼

時隔兩年,華融「爆雷」的後續終於來了!3月17日,財政部發佈相關的懲處公告,對中國華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融)會計信息質量及其審計機構德勤華永會計師事務所(以下簡稱德勤)作出行政處罰。

其中,德勤總所被予以警告;德勤北京分所經營業務暫停3個月;罰沒德勤北京分所2.12億元。華融等8家機構分別被給予10萬元的罰款處罰,同時,19名在華融相關公司年度財務會計報告上籤字或相關責任人也被給予1萬~5萬不等的罰款處罰。

華融千億淨虧損審計機構德勤存在嚴重審計缺陷

公告顯示,自2021年起,財政部對華融會計信息質量及其審計機構德勤執業質量開展了檢查。

而此次檢查則與華融「爆雷」事件密切聯繫。2021年,華融2020年的年報推遲引發市場關注,直到同年8月,華融披露現報顯示,2020年歸母淨利潤虧損1029.03億元,而2019年同期盈利14.24億元。

上千億的巨虧,市場一片嘩然。這也引起了監管的關注。

公告顯示,對此,財政部成立專項檢查組,對華融和德勤分別開展現場檢查,問詢訪談相關人員,查閱複製相關資料,廣泛調查取證,向華融、德勤徵求檢查意見,對檢查發現問題進行了數次集中審理和專家論證。

2023年2月24日至3月6日,據當事人申請,財政部依法對德勤組織了聽證會,充分聽取了陳述和申辯意見,對有關事實進行了辯論和質證,確保事實清楚、證據確鑿、定性準確、程序合法。

經查,華融2014至2019年度不同程度存在內部控制和風險控制失效、會計信息嚴重失真等問題。而作為華融審計機構的德勤未充分關注華融多項經濟業務實質,未穿透審計底層資產真實狀況,對重大投資事項忽略審批合規性,對已識別的異常交易未恰當發表審計意見,未能客觀評價企業資產狀況,未能準確評估預期信用損失模型參數的合理性,在提供審計服務期間,未保持職業懷疑態度,未有效執行必要的審計程序,未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存在嚴重審計缺陷。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等法律法規,財政部秉持「過罰相當、公正執法」原則,綜合考慮華融、德勤違法行為的性質、程度、持續時間、影響範圍等因素,於2023年3月15日依法作出行政處罰決定。

具體來看,德勤總所被予以警告;德勤北京分所經營業務暫停3個月;罰沒德勤北京分所2.12億元。華融等8家機構分別被給予10萬元的罰款處罰,同時,19名在華融相關公司年度財務會計報告上籤字或相關責任人也被給予1萬~5萬不等的罰款處罰。

不過,德勤方面相關負責人向貝殼財經記者表示,財政部的檢查工作證明德勤華永、北京分所及其註冊會計師在審計過程中均不存在任何不誠信的行為。我們充分配合了財政部的檢查工作。我們尊重和接受財政部的處罰決定。在檢查中,財政部認為我們審計工作的某些方面未能充分達到審計準則的要求,我們對此感到遺憾。

「我們沒有從中國華融收到其準備對相關財務報表進行重述的任何信息。相關審計報告也不需要更正。」上述負責人表示,德勤華永一直致力於遵循審計準則並堅守最高的審計質量標準。我們始終堅持以審計質量為事務所發展的立身之本,服務客戶、資本市場和公眾利益。

四大成員所佔據高收費市場審計機構監管不斷加碼

值得注意的是,對德勤北京分所2.12億元的處罰引起了貝殼財經記者對審計機構費用的關注。

而審計機構收費的謎底我們或許可以從證監會2022年8月發佈的《2021年度證券審計市場分析報告》中找到答案。

報告顯示,截至2022年4月底,我國上市公司為4816家,審計收費共計78.6億元,同比增長10.4%,增幅略低於上市公司數量增幅,審計收費增長主要緣於上市公司數量的增加。

具體來看,2021年年報審計收費均值為163.4萬元,較上年略有下降。

其中,四大成員所年報審計收費共計26.8億元,較上年增長6.8%。從年報審計收費區間看,審計收費在 2000 萬元以上的上市公司共26家,主要分佈在金融、能源、建築和電信服務等行業,26家均為四大成員所的客戶。

500萬元(含) 至 2000萬元審計收費區間的上市公司中,四大成員所客戶數量為 62 家,佔比54.4%,佔據高收費市場多數份額。此外,金融業上市公司中四大所審計家數佔比過半,優勢較為明顯。

近年來,證監會不斷強化對中介機構的監管,保持「零容忍」執法卡奧壓態勢,審計機構「看門人」作用凸顯。截至 2022 年 4 月底,43 家公司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而無法表示意見及否定意見佔非標意見的比例達到17.6%,為近三年最高水平。

證監會指出,多數審計機構能夠保持應有的職業懷疑,有效識別和應對重大錯報風險,恰當發表審計意見,在提高上市公司財務信息披露質量、防範財務造假、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等方面充分發揮自身價值,「看門人」作用凸顯。

不過,部分證券所疏於質量管理,部分註冊會計師缺乏職業懷疑態度及專業勝任能力,未能有效識別和應對重大錯報風險。

貝殼財經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至少已有大華、瑞華、中興財光華、立信中聯、中審亞太、眾華、利安達、蘇亞金誠、北京中天華茂、大信、立信、容誠、天健等數十家會計師事務所收到了來自各地證監局的34份行政監管措施函。

證監會此前表示,將持續強化證券所備案監管、年報審計監管、監督檢查等,加大證券審計違法違規行為懲處力度,提升證券審計市場透明度,加強與行業主管部門及行業協會的專業聯繫和監管協作,切實督促證券所勤勉盡責、規範執業。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胡萌 編輯 嶽彩周 校對 盧茜